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伊朗打關鍵牌,油價更不可控,海灣各國面臨難題

伊朗打關鍵牌,油價更不可控,海灣各國面臨難題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後,由於宗教派別、政治立場等原因,伊朗在國際上長期處於被孤立的狀態,美國和沙特方面在80年代趁機壓低石油價格,並且支持了兩伊戰爭,伊朗的局面一度非常危險。長期遭受制裁,伊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對抗制裁的方法艱難度日,後期伴隨著伊拉克政權更迭,伊朗大有苦盡甘來的意思,區域影響力開始擴大。2015年美國等世界六大國與伊朗簽署了《伊核協議》,準備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但是後來由於美國內部發生變化,該協議被撕毀,但是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站在伊朗一方,譴責毀約者。

為了能夠壓低油價,逼迫伊朗就範,美國方面故技重施,對伊朗實施石油封鎖。然而卻由此引發了2018年的石油價格暴增,國際原油一度在90美元的高位,伊朗雖然石油產量大幅度降低,但是比起前幾年30美元每桶的情況,反而依靠各大國為維護條約而進行的特殊支持,以及打開國際原油私人買家市場而賺了一筆額外之財。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美國一方面要求沙特繼續加大石油產量,希望能直接取代伊朗原油,一方面美國自身也瘋狂的提升石油產量,不僅開採頁岩油,連此前塵封大半個世紀的墨西哥灣原油也開始開採。

到今年12月,美國已經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原油凈出口國,日出口原油21萬桶,並且在源源不斷的增加,美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以此來壓低原油價格,實現對俄羅斯和伊朗的制裁。這種制裁事實上主要是針對伊朗的,因為首先美對俄並沒有實質想動一下的意思,其次俄羅斯自身資源豐富,到今年11月份幾乎已經是國際制裁101周年了,根本不懼外部制裁。但是此次針對伊朗的制裁,卻讓海灣所有的產油國開始著急了。海灣國家與俄國不同,多數國土是沙漠戈壁,有綠洲的地方都建設了城市,沒有工農業,石油價格過低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OPEC組織12月7日決定,要聯合俄羅斯等國對原油進行減產操作,以恢復原油價格。作為OPEC龍頭的沙特,卻因為美國的壓力對此猶豫不決,因為美國要求的是沙特原油增產。這樣的情況下,海灣各國對沙特的不滿情緒開始增加。然而伊朗方面在關鍵時刻也打出了一張牌,稱自己也不打算減產。毫無疑問,伊朗長期承受制裁,忍飢挨餓的能力非常強勁,如果油價下跌,國內抗壓能力要比周邊幾個土豪國家強得多。反倒是沙特,不僅要承受夾板質疑,過低的油價讓這個超級富裕國家也非常的苦惱。各小國不滿沙特的同時,認為伊朗的減產是可以商量的,因此開始進行央求。

過去幾年,為了能夠打壓美國的頁岩油開發,沙特領導OPEC成員進行過一次增產操作,以降低石油價格打擊高成本的美國頁岩油開採工業。結果美國的頁岩油開採工業非但沒有退縮,反而被低價格市場倒逼,不斷的更新新技術,大大降低了成本,從此崛起。沙特自身則在2017年出現了40年的首次財政赤字,受葉門戰爭的影響,是年赤字高達2000多億。石油價格繼續下跌,海灣各國會面臨同等的壓力,伊朗由於工業基礎好,長期被制裁鍛煉,對此不慌。如果油價上升,伊朗可以賺一筆,如果油價暴跌,受苦的海灣各國則把政治壓力甩給沙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長的國際視野 的精彩文章:

俄敘聯軍追擊IS,前方多架F16出現!戰力超俄軍
美軍也儘力了,3天115次空襲,IS仍然佔據哈金鎮

TAG:村長的國際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