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安門屹立601年,而它最初叫什麼呢?今天才真的知道

天安門屹立601年,而它最初叫什麼呢?今天才真的知道

原標題:天安門屹立601年,而它最初叫什麼呢?今天才真的知道


文|二壯


天安門屹立601年,而它最初叫什麼呢?今天才真的知道

說起來,出生於60.70.80年代的人來說,天安門是出生於這三個年代的人心目中最壯觀、偉岸的一個存在了。很多人來到北京,肯定要去的地方,一定包括天安門,去一睹這棟建築及主席畫像的風采,並一定要看一次升旗儀式。從建造到現在,天安門屹立了601年,而它最初叫什麼呢?今天才真的知道,原來這座雄偉的建築竟然有這麼多的歷史。



天安門的地理位置,一是處於北京城的市中心,也正好處於全京城的中軸線上,它的北邊隔著天街就是故宮,可以說是一座藝術價值和政治地位都很崇高的建築。更進一步說,它可以說是中國的象徵了。但天安門在建造之初,並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承天門。


作為華北平原上的一座城鎮,北京三面都有山,一面俯瞰中原,在風水之說中是一塊坐擁天下的寶地,並且它還是金、元兩朝的故都。朱棣受封燕王時,其所領受的封地就在北平,燕王府也設在北平,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後來明朝建立,朱元璋其實是一直想把都城遷到北方地區的,但因為條件所限,最終沒有成行。



當時明朝皇宮所在,最初是一片大湖,因為位置居於中心,因此就排水用土填平之後,修建了明朝皇宮。因為時日久遠,地面下沉,因此整個皇宮在京城中就矮了幾分,在風水之說這乃是不祥之兆,因此朱棣登位以後,就下詔在北平重建皇宮,準備遷都。從永樂四年永樂十五年,北京的皇宮建成,明朝正式遷都。同時繼續召集工匠修建皇宮的正門。一直到1421年,永樂第十九年,承天門完全竣工。



那時的建造承天門的樣子和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大致差不多,規模卻沒有那麼大。只是承天門從建成後,卻幾經磨難。1475年夏天,受雷擊著火被焚燒過半,八年後,又重新修建為9開2層,是整個京城裡最大、最高的一座門樓建築。明末,因為天下反明,李自成攻佔京城皇宮,導致這座門樓又一次被燒毀。一直到1651年,清朝順治皇帝下令對它進行重新修建,並改名為「天安門」,這個名字也一直延續到今天。


幾經磨難的天安門,在八國聯軍侵犯中國的時候,又一次被炮火轟擊毀壞。這一次,一直到近50年後,它才重新得到修整,再次屹立在世人面前。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而天安門也以全新的面貌一起展現在全世界面前。這座雄偉莊嚴的建築,不僅僅是歷史的見證,還代表著數百年的中國文明,是中國人民心目中不朽的代表。

本文由二壯說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壯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太后想當清朝的女王,做法讓人哭笑不得,足以看出大清的愚昧
老人生病無錢治療,女兒無意間的「發現」,上級:安排最好的!

TAG:二壯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