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宇宙奧秘:能爆發的恆星

宇宙奧秘:能爆發的恆星

能爆發的恆星

新星,全稱為「經典新星」。我國古人稱它們為「客星」。它是能爆發的一類恆星。爆發時,光度能暫時上升到原來正常光度的數千乃至上萬倍。在爆發後的幾個小時內,新星的光度就能達到極大,並且在數天內(有時在數周內)一直保持很亮,隨後又緩慢地恢復到原來的亮度。這種恆星爆發前一般都很暗,肉眼看不到。當爆發時,光亮的突增會使它們在夜空中很容易被看到。對於觀測者來說,這種天體就好像是新誕生的恆星。所以稱之為新星。新星爆炸幾年、幾十年或者幾百年後又會觸發新的爆炸。

在銀河系中,目前已觀測到的新星大約是200個,在其他星系中也找到了不少新星。通常是在星座前面加英文字母N,在後面加爆發年代來給新星命名的。例如,1975年發現的天鵝座新星用NCyg1975來表示。新星有時也用變星命名法來表示,如上述新星也可用V1500Cyg來表示。(Cyg是天鵝座的略號)。爆發不止一次的新星叫再發新星,再發新星比較少見,到目前為止,已知的再發新星僅約10顆。

會眨眼的恆星

在晴朗的夜晚看星星時,怎麼數都數不過來。我們眼睛能看到的星星絕大多數都是恆星。它們都和太陽一樣,本身能發光發熱。恆星看上去就像一群調皮的孩子在眨眼睛一樣,一閃一閃地跳動。恆星為什麼會「眨眼」呢?這是由於地球周圍的大氣造成的。地球周圍有一層厚厚的大氣,各個地方的疏密程度不一樣,而且大氣又不是靜止不動的,總有氣流在流動,這就使得各個地方大氣的疏密程度都在變化。

光線是直線傳播的,但是光從一種物質中傳播到另一種密度不同的物質中的時候,它的傳播方向就會改變,也就是光線走的路會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恆星發來的光穿過大氣層的時候,由於各個地方的大氣密度不同,就會折射。

同時,又由於各個地方的大氣密度在不斷變動,這就使得星光偏折的方向不是固定的,一會兒左,一會兒右,一會兒前,一會兒後。這樣,到達你眼睛中的星光就會一下強,一下弱了。所以你就會覺得恆星忽明忽暗,一眨一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五號 的精彩文章:

TAG:火星五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