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和張飛為何會被人害死?只因他們各有一致命缺點

關羽和張飛為何會被人害死?只因他們各有一致命缺點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爆發,二十四歲的劉備應召起兵,鎮壓黃巾軍。關羽、張飛是他的左膀右臂,三人究竟有沒有結義,史書上並無記載,只說他們情同手足。因劉備是漢室後裔,關張二人尊劉備為兄,關羽比他還大了一歲,仍然以兄事之。

劉備從鎮壓黃巾軍起事以來,六次創業,六次失敗,最凄慘的時候連老婆孩子都顧不上。關羽和張飛對他忠心不二,誓死跟隨。關羽被曹操所擒,面對高官厚祿不為所動,千里迢迢從許都趕往河北尋找劉備。劉備也沒有讓他們失望,第七次創業終於成功,向孫權借來荊州,又攻下益州、漢中,成就了一代霸業。

可惜關羽並沒有享福太久,劉備進位漢中王,封他為前將軍、襄陽太守,還不到半年,便兵敗被殺。關羽敗亡的原因,很多人認為是他驕傲自大,才招來殺身之禍。其實關羽的驕傲也是分人的,史書記載他「重小人而輕君子」。關羽出身寒微,最看不起士大夫,不止對敵人,也包括他的同僚馬良、糜芳、傅士仁等人,但是對待同樣底層出身的周倉、廖化卻是極好的。

關羽鎮守荊州時,但凡徵收賦稅,大戶總是佔大頭,而民間有訴訟糾紛,判決又多偏向小民。久而久之,荊州世家對他多有怨言。呂蒙白衣渡江時,糜芳、傅士仁果斷獻城投降,荊州世家紛紛主動歸附。關羽在襄樊前線得知消息後連忙撤軍,剛走到半路,手下三萬士兵便一鬨而散,只剩下千餘士兵跟隨。關羽一生仁義,最後卻落了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關羽死後的第三年,劉備稱帝,封張飛為車騎將軍、司隸校尉、西鄉侯,令張飛出兵江州,為關羽報仇。張飛是屠戶出身,屬於豪強,他的作風與關羽截然相反,敬愛君子而不恤小人,經常鞭笞士卒,卻喜歡和士大夫交往。劉備曾告誡他: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張飛不聽,後來果然被部下范強、張達所殺。

關羽和張飛三觀嚴重不合,根本不是同一個階層的人,居然還能情同兄弟,共事三十餘年,實在不可思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往今來 的精彩文章:

五代十國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國家,因皇帝痴迷於唱戲而葬送
三國第一叛將,比呂布更無恥,一生三次叛主

TAG:史往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