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勞木:跟非洲人結婚幸福不幸福?

勞木:跟非洲人結婚幸福不幸福?

原標題: 勞木:跟非洲人結婚幸福不幸福?


跟非洲人結婚幸福不幸福?這是個自流行跨國婚姻以來被問了幾十年的老問題。


如今,中國人找個歐美人結婚,早已不是新鮮事。但要說到跟非洲人結婚,很多人仍會不由得從心底發問:這樣的跨國婚姻圖個啥?能持久嗎?會幸福嗎?

這不奇怪。中國人對跨國婚姻的傳統觀念是,即使它不能成為人往高處走的跳板,至少也要講個門當戶對,性情相投。目前,大多數非洲國家經濟落後,生活水平遠不如中國。因此,中非青年聯姻,理想中的條件顯然有所缺失,婚姻基礎不夠牢靠。


近些年,隨著中國同非洲國家交往日增,這種傳統世俗婚姻觀受到很大挑戰,中非跨國婚姻呈上升趨勢。一對對中非年輕人衝破各種傳統觀念,頂住有形無形的壓力,為了愛情和幸福,勇敢堅定地走進了婚姻殿堂。


幾年前,我所在的《非洲》雜誌曾做過中非青年婚姻狀況調查,雜誌社的記者為此走訪近十個中非跨國婚姻家庭,發現狀況大不相同。他們或定居中國,或住在非洲,有的雖然經濟上拮据,但夫妻恩愛,攜手奮鬥,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有的因種種原因在「圍城」里掙扎,有的已勞燕分飛,留下了酸甜苦辣的複雜記憶。


同其他跨國婚姻一樣,中非跨國婚姻不管成功與否,都不值得大驚小怪,生活本來就是這樣,婚姻從來沒有十全十美。但需要指出的是,涉及跟非洲人的婚姻,一定要謹慎一些,不能太感情用事,受浪漫的想像主宰,用玫瑰色塗抹未來。因為畢竟中國與非洲離得太遠,文化、語言、生活習慣都存在很大差異。有位受訪者說的一句話很有警示意義:嫁給他,就等於嫁給他的社會關係的總和。一旦婚姻破裂,就會被拋到舉目無親的「孤島」上,對自己造成傷害。

對這番話,可以看作是過來人的由衷之言,也可以理解為旁觀者清。


很多年前我在非洲工作時,就目睹耳聞過兩起中非跨國婚姻失敗的事例,令人唏噓。


第一件發生在坦尚尼亞。有一天上午,我們記者站來了一位兩眼紅腫的中國女青年,她說自己是上海人,同一位坦尚尼亞留學生相戀、結婚,一周前隨丈夫來到了婆家。她哭著抱怨:他們家不做飯,每天就吃芭蕉和玉米粉做的「烏嘎里」,她快餓死了。她哪裡知道,這正是當地人的主食。她已經懷孕,但決計不要這個孩子,想打胎,但當地法律不允許;打算離婚,但手續必須在結婚地辦理,但男方很難跟她去上海。我們見過她丈夫,小夥子長得不錯,人也老實,沉默寡言,只會說「一切聽她的」,很是無奈。在中國大使館的幫助下,她回國了,後來的事我們不得而知。


第二件事出在烏干達。情節大體相同,一個中國女孩子跟一位在當地留學的非洲青年相識、相愛、結婚,然後帶著彩色的夢想隨夫到了萬里之外的烏干達。不幸的是,美好的夢幻很快被嚴酷的現實擊碎,接下來是齟齬,離異,淪落風塵,成為當地有些名氣的「高級妓女」。聽說她不願同中國人接觸,或許是「無顏見江東父老」?這大可不必,你的親人,你的父母之邦,在等你回家

人們常說「愛情無國界」,這聽起來浪漫,溫情,有詩意。但現實狀況是,跨國婚姻的成功率很低,很多是露水夫妻,中國人與非洲人的婚配尤其如此。而齟齬,離異,中途夭折的婚姻,很難同幸福扯上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美參議院通過就刻赤海峽事件譴責俄決議 但無約束力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