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阿拉伯不可或缺的獨特文化——優雅純粹的阿拉伯劍舞

阿拉伯不可或缺的獨特文化——優雅純粹的阿拉伯劍舞

原標題:阿拉伯不可或缺的獨特文化——優雅純粹的阿拉伯劍舞


寶劍是阿拉伯人不折不扣的寶物。古時,不僅上層人士均身佩寶劍,下層百姓也千方百計想得到寶劍,以此感到驕傲。今天的阿拉伯人依然在家中珍藏寶劍,並將寶劍作為饋贈親友的最佳禮品,許多孩子被命名為寶劍,寄託著長輩希望後代能變得勇敢和英武的宏願。此外,沙特、阿曼等國的國旗上,還有長劍的圖案,象徵信仰、正義、力量以及捍衛信仰的決心。


▲阿拉伯劍舞也是阿拉伯地區歡迎遠方來客的儀式之一


事實上,對阿拉伯人來說,寶劍不但是「百刃之君」,充當著開疆拓土的利器角色,而且已演化成了他們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阿拉伯歷史上最有名的「草莽詩人」尚法拉在詩中寫道:「雄心、寶劍和彎弓,三者伴我足矣。」阿拉伯人還用寶劍來總結諺語,如「忍耐是不可顛覆的騎乘,是不可折斷的寶劍」,等等。



▲哈里王子在與耍阿拉伯劍舞的舞者互動

可以說,寶劍已不單為戰鬥和防身的工具,而且成了阿拉伯民族文化的一個載體。阿拉伯大學者肯迪著有專門論述阿拉伯寶劍的書,他認為,阿拉伯寶劍有25種之多。主要有葉門劍、內志(沙特)劍、大馬士革劍、庫法(伊拉克)劍、埃及劍等。不同地區的劍規格、大小、長短、式樣、花紋和裝飾等都有區別,在造型和型號等方面沒有統一的要求,這也使阿拉伯寶劍呈現出多元風格。



阿拉伯人喜愛寶劍,還擅跳「劍舞」,劍舞是阿拉伯人雄風的體現。


劍舞是伴隨著古代阿拉伯人的對外征戰而興起的。戰鬥之餘,為了放鬆精神,負責宣傳鼓動的士兵持劍在手,興奮地跳將起來。有時是純粹的即興或滑稽表演,有時扮成敵我雙方,以打敗和擒獲敵人而告終。


▲查爾斯王儲


阿拉伯劍舞是頗具英雄氣概的舞蹈,顯示了驍勇善戰的阿拉伯人的「尚武」精神。劍舞有雙人舞,也有集體舞。跳舞的全是男人。舞者們一般身著白色的阿拉伯長袍,5至10人手持寶劍在露天翩翩起舞。鼓手們首先敲擊出富有節奏的鼓聲,打破舞蹈開始前的寧靜,一名舞者高聲誦讀出一首阿拉伯傳統詩歌,拉開了整個舞蹈的序幕。舞者時而將寶劍高高舉起奮力砍殺,時而獨自彎腰向前拼刺,時而數劍集於一人鼻樑之上,展現高超的平衡絕技。



在一些並非特別正式的場合,劍舞更多是舞者即興發揮與展示,可能沒有過於花哨的動作,但其質樸的表演往往會帶給觀眾與眾不同的感受。有時還會有樂手站在舞者身後,演奏著或慷慨激昂、或低回婉轉的樂曲。


▲觀看劍舞表演


在阿曼、阿聯酋等海灣國家,劍舞通常會同女子的「頭髮舞」一道上演。隨著劍舞開場,不一會兒,一群女子用舌頭髮出獨具特色的阿拉伯「嘟嘟」的顫音走上台來,她們手牽著手,舞動著柔軟的腰肢,擺動著飄逸的長髮,隨後在劍舞的隊列中穿插,與持劍的舞者一同為觀眾奉獻上一場美妙的視覺盛宴,而阿拉伯民族的陰柔之美與陽剛之氣也在舞蹈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三個日本浪人欺負盲女,沒想到女孩是劍術高手,以一敵三怒斬流氓
令人防不勝防!鋒芒被隱藏在手杖里的偽裝型兵器——杖刀

TAG:中華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