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瞄準都市中的亞健康人群,「良醫」推出能「望聞問切」的中醫AI機器人

瞄準都市中的亞健康人群,「良醫」推出能「望聞問切」的中醫AI機器人

關注並標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閱讀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聯網商業

━━━━━━

AI能與中醫理論結合嗎?

文 | 夢想家菜菜

隨著亞健康人群的日益擴大,以及老齡化趨勢的日益加深,人們對家庭日常健康管理的需求有增長趨勢。數據顯示,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比例已經接近11%,而且主流城市中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其中接近6成比例處於過勞狀態,真正健康的人的佔比不到3%。

36氪近期接觸的「良醫」,認為中醫調理是針對亞健康人群的一種有效方法,因此想專註於全家人的日常健康管理的場景。而目前市場上中醫醫師供不應求,技術精湛的名醫更為缺乏。因此,「良醫」打算把人工智慧切入中醫領域,推出能「望聞問切」的中醫AI機器人,作為用戶的家庭醫生,從而提高中醫的行業效率。

「良醫」智能問診

「良醫」的中醫AI機器人具備「望聞問切」的功能,機器人會在手機端詢問患者病情,並請患者上傳舌頭、手掌照片。隨後,機器人則給出舌診、手診報告,並智能開具藥方。藥方交由醫生人工複核後反饋給患者。如果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機器人會邀請患者到合作的藥房、社區醫院進行線下診斷,「良醫」線下設置了智能脈診機器人,可以智能檢測脈象。平台上問診的客單價約為50元。

目前該平台已經覆蓋了腹瀉、腰腿疼、咳嗽、感冒發燒、中醫內科、婦科、兒科常見病等病種,未來會擴大病種範圍。

藥方開具後,「良醫」提供的延伸服務是網上藥店。患者可以直接在商城下單,患者家附近的合作藥房就會接到訂單,按方抓藥並快遞送到患者家裡。同時,患者也可以選擇在商城下單,然後在實體藥店取葯。

「良醫」的智能舌診、智能問診以及智能脈診均為自主研發。其人工智慧是基於800萬醫案數據條、500萬舌診病例搭建的。此前,該公司曾做過一次準確率測試,請1000名患者同時被「良醫」中醫AI機器人和100名中醫醫師問診,對比機器和人工的診斷誤差,得到機器開藥準確率為95%。「良醫」智能手診的種子客戶包括國家游泳中心(智能體檢艙)和慧虎手診。

平台會對中醫醫生做篩選,只選擇在醫院從業的醫生。目前平台選擇的醫生來自東直門醫院、東方醫院、廣安門中醫院等全國醫院。

「良醫」在線體檢

至於盈利模式,該公司沒有明確透露,但表示目前的重點是提高診斷準確性、擴展渠道,先擴大流量。未來,該公司會集中於北京和上海兩個城市擴展。

從核心團隊來看,公司聯合創始人武小榮,是數學系學士、人大計算機軟體碩士,曾就職於大連華信、中國數碼、京東等互聯網公司,負責研發過大型互聯網系統和醫療信息化系統。 聯合創始人陳占春是太原理工大學副教授、Stony Brook University訪問學者,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具有多項實用發明專利。 聯合創始人祁利斌是首都師範大學博士,曾在新加坡ETH實驗室交流學習。醫療方向的核心成員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山西中醫藥大學,其中教授8人,在讀博士、碩士15人。負責人工智慧開發的團隊共16人,其中博士4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駒馬集團陳黎:物流業也造車,未來行業經營模式會發生質的變化
一周消費新聞Vol.13 | 娃哈哈將推出黑茶飲料,限量版彩妝盤;看懂阿里組織架構調整;HTC Vive 中國首家VR旗艦店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