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天文學家怎樣判斷天體的距離?動輒幾十億光年靠譜嗎?

天文學家怎樣判斷天體的距離?動輒幾十億光年靠譜嗎?

在天文學中,不同的宇宙距離尺度會通過不同的方法進行測量。至於誤差肯定是避免不了的,只是大小的問題。一般而言,天體距離地球越近,測量誤差也會相應小一些。

對於太陽系附近幾百光年內的恆星,可以通過三角視差法進行測定。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測距方法,天文學中最常用的長度單位「秒差距」就是來自於此。再遠一些的恆星,可以通過主序星擬合法、造父變星法進行測定。

至於那些數十億光年外的遙遠星系,目前只有兩種方法可以測定,一種是Ia型超新星法,還有一種是紅移法。

在宇宙中,超新星的來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大質量恆星發生爆炸,它們的亮度取決於恆星自身的質量,質量越大亮度也就越高。

還有一類是白矮星通過引力吸引伴星的物質,直至質量達到錢德拉塞卡極限,約為太陽質量的1.44倍,結果就會導致白矮星核心中的碳發生核聚變反應,造成熱失控,從而爆發成Ia型超新星。由於正常的Ia型超新星爆發時所具有的的質量都是一樣的,所以它們的亮度(絕對星等)都是相同的。通過其他測距方法標定出這種標準燭光的光度和距離關係,就能利用它們測出其他遙遠星系的距離,其誤差僅5%。

不過,Ia型超新星在宇宙中比較少見,測量遙遠星系距離的更為普遍方法是紅移法。根據哈勃定律,宇宙空間均勻膨脹導致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V與距離D成正比,比例係數為哈勃常數H:


V=H·D

通過測定星系的紅移值,可以算出它們的退行速度,進而利用哈勃定律就能算出遙遠星系的光行距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分鐘科學 的精彩文章:

人類目前有能力挖穿地球嗎?

TAG:分鐘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