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原來AI+還有這些骨感?

原來AI+還有這些骨感?

以 AI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興起,無形的AI之戰已然開篇,而「AI+」也將是國內AI發展的主旋律,「政策、技術、需求」將共同推動該戰略深化和落地。業界要思考的是如何順勢而為,加強火力?

文|艾檬

校對|范蓉

圖源|網路

無形的AI之戰已然開篇。隨著AI在硬體、演算法以及應用領域的不斷發展,其正在爆發驚人的影響力。據麥肯錫研究數據顯示,AI平均每年有可能推動 GDP 增長約 1.2 個百分點,足以比肩歷史上工業化、電氣化和信息化帶來的變革性影響,以 AI 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興起。而「AI+」也將是國內AI發展的主旋律,「政策、技術、需求」將共同推動該戰略深化和落地。業界要思考的是如何順勢而為,加強火力?

全面補給

從本質上來說,AI之戰的過程即是資本、技術、人才的博弈,而中國的表現可圈可點。據清華髮布的《中國AI發展報告2018》指出,雖然中國在AI方面的人才擁有量上排名全球第二,但傑出人才佔比偏低;在吸金能力上,中國AI投資更是憑一己之力佔到了全球的60%;在全球AI專利布局上,中國已超美國和日本。

而從生態角度來看,在AI的基礎層、技術平台層以及應用層面,仍或多或少地要加強「補給」。

在基礎層方面,無論是技術架構如GPU、FPGA、ASIC、類腦晶元等,還是雲側與端側的訓練與推理功能,國外晶元巨頭均佔據領先優勢,國內雖百家爭鳴,但恐雲側機會寥寥,或將圍繞端側逐鹿。

而國內AI要實現突破性發展,還需要解決若干問題。平安證券分析指出,一是我國在晶元領域的研發還相當薄弱,在 GPU、NPU 以及晶元模塊等領域還需不斷發力,提高自主可控能力;二是平台建設方面存在較大差距,AI的發展離不開平台和生態的建設,Google、IBM等巨頭在這方面的投入巨大,已形成了TensorFlow、Caffe、CNTK 等開源深度計算技術平台,並吸引了大量的開發人員進行模型的學習和訓練,國內雖然有一些類似平台,但差距依然較為明顯;三是國內在人才體系建設和培養方面缺口也較大,國內在該領域的教育和培訓積累較少,人才不足的問題也在制約著AI向行業滲透。

而應用也是業界最為倚重的,畢竟與場景結合才意味著能產生現金流。

應用推進

AI的應用層較為豐富,包括終端產品以及行業解決方案(AI+)。可以說,AI應用知易行難。如華芯通CEO汪凱所言,目前中國在AI領域投了更多的精力,但AI不是簡單地做產品,最大的問題是必須要有應用場景,無論是圖像識別、語音識別,還是自動駕駛等,一定要先定義出應用場景。

而在各種AI技術分支中,應用也在深淺不一地推進。

計算機視覺已在安防、金融、智能終端、工業製造、醫療影像、自動駕駛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平安證券指出,尤其是在安防市場,隨著各地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項目的推進,視頻監控等產品的市場在持續擴大,圖像識別、目標檢測等計算機視覺應用明顯增多。

而智能語音的交互功能在汽車、智能家居、醫療、教育等行業都存在大量的應用場景。除了科大訊飛在該領域耕耘時間較長之外,百度、騰訊、雲知聲等企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在機器人領域,由於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人機交互和圖像識別等技術融合較為成熟,在教育、娛樂以及智能家居等方面都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

從Gartner最新發布的技術成熟度曲線可樂觀估計,除了目前已經成功落地的語音識別之外,計算機視覺、自動駕駛等有可能在未來 5 年內實現大規模產業化,正在與安防、交通、醫療、教育等傳統領域深入融合。而能否藉此產生可促進AI晶元不斷迭代和優化、形成供應鏈正循環體系的殺手級應用,也將影響未來的走勢。

AI+仍需拓展

而隨著互聯網+和工業 4.0兩個戰略的推進,國內企業也開始認識到,單純解決連接、信息化和自動化,已難以滿足未來企業發展的需要,企業需要實現智能化的決策能力,即尋找「互聯網+」和「工業 4.0」的「大腦」,AI+成為最好的選項。

因而,「AI+」將是國內AI發展的主旋律,「政策、技術、需求」將共同推動該戰略深化和落地。預計到2020 年,我國AI核心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而融合發展帶來的相關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但平安證券指出,國內的發展還是側重於AI產品,而在與傳統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領域,尚處在試水階段。

在融合應用方面,我國同國外企業布局方面依然存在較大的差距,未來需加強拓展。按照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國外77%的企業都在關注 AI+,即AI與傳統行業的融合應用,而在國內這個比例僅為46%。在消費互聯網提振乏力的情形下,產業互聯網已成下半場的逐鹿之地,AI+仍有極大的潛力產生作為。

而AI+在安防、醫療、金融、自動駕駛中落地的變數,已潛伏著無數的暗礁。醫療的困境在於AI需大量共享數據,而醫院和患者的數據如同孤島;與智能醫療面臨相同數據問題的金融領域,利用知識圖譜挖掘潛在客戶、進一步深挖客戶潛在需求的技術已較為成熟,而如何撬動數據源的問題以推動金融科技的創新仍是挑戰。而自動駕駛何時能「上路」進而推動整個產業變革的答案仍然存疑。或許,AI+應用的深入不僅涉及技術、成本以及數據源,傳統行業的開放與融合亦是生態成形的關鍵。

平安證券最後指出,在基礎層方面,建議關注國內伺服器、高性能計算企業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在算力提供上的市場機會;在應用層方面,則關注語音、計算機視覺、自動駕駛等技術;在AI+市場上的應用,建議關注科大訊飛、海康威視、蘇州科達、衛寧健康等標的。

更多重磅新聞:

1.谷歌科學家宣布:再過十年,人類就可以嘗試長生不死了! ;

2.蘋果供應商泄露秘密:老款iPhone在北美仍然很好賣 ;

3.金立供應商成最大輸家:我人生的安排被徹底打破! ;

4.比特幣一天再跌11% 王牌礦機買三送一後再打5折 ;

5.降低電源IC自身耗電流 鈕扣電池應用續航力大躍升 ;

6.馬雲最新研判:中國還有三次巨大的機會 ;

7.孟晚舟保釋聽證將在10日繼續 外媒稱美方反應微妙 ;

8.vivo NEX雙屏版現身GeekBench:10G內存/屏幕指紋 ;

9.胡錫進:我為什麼用蘋果手機在微博發帖挺華為 ;

10.外交部召見加拿大駐華大使:不放人,必將造成嚴重後果 ;

11.法國財長勒梅爾表示歡迎華為在法投資 ;

12.韜蘊凍結賈躍亭FF持股訴求獲法院支持?賈躍亭稱沒收到裁決 ;

13.蘋果供應商泄露秘密:老款iPhone在北美仍然很好賣 ;

14.三星Galaxy A8s配置揭曉:挖孔屏/驍龍710 12月10日發布 ;

15.北京推動277億元科研設備向社會開放共享 ;

16.升級iOS 12.1.1:用戶稱iPhone XS信號變好、還有雙4G;

17.中國移動: 4G與5G資源存矛盾,5G商用臨四大挑戰 ;

18.工信部要求運營商1月1日起提供全國異地銷戶服務 ;

19.知情人透露銀隆隱情:董明珠發現造假 堅決不允許上市 ;

20.摩根士丹利:iPhone銷量低主要怪中國市場 ;

21. 中國移動全面啟動17城市進行5G測試,2019年實現5G預商用 ;

22.嫦娥四號升空探月 開啟中國深空探測大門 ;

23.蘋果剛剛發布的 ECG 心電圖功能已經開始救人了 ;

24.5G資費基本確定:1GB五毛錢,但5G手機更貴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投資聯盟 的精彩文章:

過於依賴DRAM等半導體產品,韓國經濟恐陷入崩潰
蘋果和英偉達跌跌不休?

TAG:半導體投資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