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上周你的家鄉發生了這些經濟大事!速來圍觀

上周你的家鄉發生了這些經濟大事!速來圍觀

廣東:進一步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出台

12月3日,廣東省召開新聞發布會,出台《廣東省進一步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通過加大促進就業的工作力度,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預計2019年可為企業減負100多億元。此次出台進一步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與已出台的相關政策協同聯動,針對經濟環境變化打出促進就業的政策組合拳,在回應企業關切穩定預期、多渠道培育就業增長點、促進重點群體就業、積極應對經濟環境變化四個層面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湖南:力推就業扶貧車間建設

12月4日,湖南省印發《關於加快就業扶貧車間建設促進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的意見》,旨在促進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意見》指出,就業扶貧車間是指以促進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實現靈活就業或居家就業為目標,從事農產品加工、手工工藝、種植養殖等業務的生產車間或場所。到2020年底,該省將建成就業扶貧車間2000家,開發各類就業崗位3萬個。

山西:就業創業證電子證書啟用

山西省日前正式啟用就業創業證電子證書,加蓋電子印章的電子證書與紙質證書具有同等效力,可作為享受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的憑證。電子證書啟用後,勞動者、用人單位、有關部門均可通過手機APP和互聯網兩種方式實現隨時查驗。

河南:將篩選培育20家左右「小巨人」企業

河南省近日發布《關於篩選推薦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通知》,計劃利用3年時間(2018年至2020年),在全省篩選培育20家左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並推薦至工信部,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篩選條件包括基本條件、重點領域、經濟效益、專業化程度、創新能力和經營管理等。

貴州:推動企業沿「一帶一路」「走出去」

日前,《貴州省推動企業沿著「一帶一路」方向「走出去」行動計劃(2018—2020年)》印發,明確到2020年,加強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貿易合作,力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營業額突破15億美元。貴州省明確,將組建一批聯合體,發揮企業各自比較優勢「抱團出海」。聚焦東南亞和南亞、東歐和中東歐、中亞和非洲等地區,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和雙向投資、貿易等全方位合作。

甘肅:千億元級新型鋁加工產業園開建

12月6日,蘭州新區西北綠色新型鋁加工產業園開工建設,這是蘭州新區打造的又一個千億元級產業園區。該項目規劃建設用地1萬畝,投資200億元,以鋁箔、建築鋁材、交通鋁材、電子電器鋁材、民用鋁材為主,由年產200萬噸液態鋁製備項目、年產100萬噸鋁板帶材及精深加工項目等17個子項目組成,將全力打造綠色新型鋁產業完整供應鏈,形成高端化、終端化、高效益新型鋁加工產業園。

黑龍江:成立生態遙感中心加強生態保護

為做大做強黑龍江省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項目,近日黑龍江省成立了生態遙感中心,將在解決生態環境領域中的突出問題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該中心將綜合運用遙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等手段,構建生態環境監測和遙感數據共享平台,實現與全國生態遙感信息資源互聯共享。

12月6日,「八縱八橫」最北「一橫」樞紐高鐵站——牡丹江新站正式竣工,預計今年底與哈牡高鐵同步開通運營。

陝西:農民工返鄉創業不斷升溫

陝西省通過出台鼓勵扶持政策、示範帶動、搭建創業孵化平台等多種手段,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全省農民工返鄉創業不斷升溫。據陝西省勞務交流指導中心測算,近3年來全省返鄉創業農民工人數逐年增多。2015年至2017年全省農民工返鄉創業人數累計分別為41.05萬人、45.21萬人、48.1萬人,年均新增創業人數3.5萬人,年均增長8.25%。

河北:27個縣市提前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任務

福建:技改基金助力民營經濟發展

日前,福建省工信廳對外發布了該省企業技術改造基金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的情況。目前,省技改基金共簽約省內73家製造業企業,簽約總金額95.12億元,帶動全省簽約項目技改總投資超過660億元,實現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投資的比例超過1∶30。其中,已簽約民營企業50家,簽約合同金額52.8億元。

湖北:三峽樞紐多式聯運獲批

近日,湖北宜昌長江三峽樞紐「大分流、小轉運」水鐵公多式聯運示範項目獲國家批准。宜昌市將系統推進三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力爭把宜昌建成全國重要的多式聯運樞紐。此次獲批的多式聯運示範項目,包括白洋港和茅坪港兩個三峽樞紐核心港,依託三峽大壩上下組合港的優勢,緩解三峽船閘通航壓力,暢通長江黃金水道。

江西:創新機制建設高標準農田

江西創新機制,建設高標準農田,從省級層面統籌整合資金,啟動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將投入標準由畝均1200元左右提高到3000元,不僅大大提升了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還推動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有力助推鄉村振興。統籌整合資金後,基本達到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要求,預計新增糧食產能5.8億斤左右。

天津:首個靜止同步串聯補償器運行

12月6日,天津石各庄220千伏靜止同步串聯補償器科技示範工程順利完成168小時試運行,標誌著全球首個靜止同步串聯補償器正式投入運行。該設備是我國在柔性輸電領域又一次重要的創新實踐,帶動了我國電力電子裝備製造產業技術升級。

新疆:國際班列帶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

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的消息,今年1月份至11月份,中歐班列—新疆西行國際貨運班列開行913列,同比增長31.7%;運輸貨物約135萬噸。西行國際貨運班列已成為新疆轉化資源優勢、引導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重要支撐。

西藏:民航事業發展邁上新台階

12月4日,隨著國航4401航班順利降落,民航西藏區局迎來了今年保障的第500萬名旅客,標誌著西藏民航事業發展邁上了一個新台階。目前,西藏共運營拉薩貢嘎、昌都邦達、林芝米林、阿里昆莎、日喀則和平5個運輸機場,3個機場在建;航線88條;通航47座城市;每日進出港航班最高130架次。

浙江:31項舉措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近日,浙江省召開新聞發布會,將出台實施10方面31項舉措,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這10個方面包括創新、融資、用工、用地、降成本、「走出去」、產權保護等。浙江計劃3年統籌千億元各級政府性資金,著力在技術改造與實體經濟發展、產業創新平台建設與研發、優化企業融資環境、開拓海外市場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為民營經濟增氧、造血、強體。

吉林:保障科技項目順利落地

吉林省出台的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方案,自12月4日起實施。到2020年,以國家技術轉移東北中心為資源積聚與轉化服務核心、吉林省長吉圖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為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引領的雙核心構架技術轉移體系基本建成,統一規範的技術市場和互聯互通市場網路初步形成。

四川: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改試點擴圍

四川省科技廳、發改委等8部門日前共同印發《關於擴大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擴大改革試點範圍,將試點單位由20個擴大到45個。《意見》明確將圍繞6個方面開展改革試點,包括探索深化「先確權、後轉化」的有效模式;探索確權後科技成果處置管理的有效方式等。

雲南:電力裝機達到9315萬千瓦

寧夏: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

寧夏全面啟動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實施突出品德業績、能力和貢獻的最新人才評價機制。在進一步推動用人主體自主評審的基礎上,在評價手段上採用科學靈活的方式,提高評價針對性、科學性和準確性。人才評價機制年底前已在自治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三甲醫院、大型骨幹企業全面推行。

江蘇:促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出台《關於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通過進一步加強統籌謀劃和政策引導,圍繞產業鏈加快部署創新鏈,把產業集群打造成為創新集群,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質的提升。根據《意見》,要提升關鍵技術的控制力、產業集群的帶動力、產業鏈條的整合力、信息化對製造業的引領力和國際行業標準制定的主導力。

北京:高精尖產業登記目錄將出爐

近日,北京市經濟信息化局與市科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聯合研究制定了《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登記指導目錄(2018版)》,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按照高精尖產業發展系列指導意見,共分10個大類、197個行業新興小類。

內蒙古:冰雪旅遊季正式啟動

12月6日,阿爾山國際養生冰雪節新聞發布會在呼和浩特召開,內蒙古冰雪旅遊季正式啟動。第十三屆中國·阿爾山國際養生冰雪節期間,提供25種常態化旅遊產品、15項節慶賽事論壇活動和4條精品線路,滿足廣大遊客冰雪旅遊需求。

安徽:首款國產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誕生

12月6日,國內首款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在合肥高新區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誕生。它將主要應用於量子晶元的測試研究與量子計算機原理搭建,既能提供量子晶元的運行環境與介面,也能提供量子晶元所需的信號生成、採集、控制與處理,同時還能應用於精密測量、基礎科學研究、雷達探測等更廣泛的領域。

上海:跨國公司總部集聚

12月6日,上海市政府向3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15家外資研發中心頒證。至此,上海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65家,其中亞太區總部85家,外資研發中心440家。在外商投資企業總體經營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全球著名跨國公司總部集聚上海,反映出中國經濟的感召力持續增強。

重慶:「清水綠岸」治理提升工作啟動

近日,重慶市正式啟動主城區「清水綠岸」治理提升工作,具體包括對主城區範圍內,原31段黑臭水體涉及的清水溪等20條河流開展全流域治理,旨在進一步消除黑臭水體,建設海綿城市,提升城市水環境,重構城市水生態,保護城市水資源,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增強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山東:將全面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

近日,山東公布《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作戰方案(2018—2020年)》提出,將全面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對工業企業、畜禽養殖、污水集中處理等固定污染源核發排污許可證,落實企業治污責任,強化證後監管和處罰。2019年底前,山東各設區市建成區全面實施污水處理廠持證排污,其中濟南、青島市建成區污水處理廠提前一年完成。

海南:提升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能力

近日,海南省水務廳發布消息,海南城鎮內河湖污染水體60個水體(64個斷面)目前已全部開工治理,監測斷面已達標40個。其中,住建部與生態環境部監控的全省城市29個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28個,黑臭水體消除率達到96.5%。為全面提升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海南通過採取截流、調蓄、截污納管等措施,收集老城區和城鄉接合部生活污水。

廣西:實現村村通光纖寬頻

12月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通信管理局宣布,北海市潿洲島鎮斜陽村光纖寬頻項目開通。至此,全區14282個行政村全部開通光纖寬頻,提前兩年實現目標,標誌著數字廣西基礎設施建設再上新台階。這對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數字廣西建設、促進全區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青海:高海拔高電壓實驗室高壓試驗大廳建成

來自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的消息稱,總投資9900萬元的青海高海拔高電壓實驗室高壓試驗大廳日前順利通過驗收。這標誌著我國凈空高度最高的高壓試驗大廳全面建成。試驗大廳主要具備開展交流1000千伏、直流±1100千伏外絕緣試驗和±800千伏換流變出廠試驗能力。

遼寧:提前完成棚改及公租房分配任務

來源 / 經濟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陳羽凡吸毒警示!如何用科學的手段檢測你身邊的人是否在吸毒?
1.45萬億!高額商譽危機,誰來買單?

TAG:政商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