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農民打井挖出奇物引中央重視,深入發掘驚現世界第八大奇蹟

農民打井挖出奇物引中央重視,深入發掘驚現世界第八大奇蹟

原標題:農民打井挖出奇物引中央重視,深入發掘驚現世界第八大奇蹟


作者:M·辰


(位於秦嶺驪山北麓的秦始皇帝陵)


秦始皇帝陵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秦始皇帝陵為秦王嬴政之陵墓,始建於其繼位之初,選址於秦嶺驪山之北麓(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約5公里處)。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病逝於河北沙丘,同年9月下葬於秦始皇陵。


(第一張秦始皇陵照片,由日本攝影家攝於1906年)


秦始皇,生卒於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姓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13歲繼位;38歲時(前221年)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完成統一大業;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


像所有的帝王一樣,秦始皇也想能長生不老壽比南山。為了實現得道成仙的願望,秦始皇嘗試了各種「方士煉丹」、「徐福入海求仙」等長生之術。然並卵,這些都沒能成全他的永生之夢。


按照古人「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觀,秦始皇同時又把「長生」的希望寄托在了死後的世界裡——他為自己營造了一座「形制規範、布局如都城一樣龐大的建築群,並對生前的一切進行了巨細無遺的模擬——規模宏大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帝陵遠觀)


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


1974年春,陝西臨潼縣(現西安市臨潼區)西楊村農民在村南打井,不料想井水沒打出來,卻意外地挖到了「瓦神爺」(當地人最初對「陶俑」的稱呼)。


說來也巧,當年五月,一位就職於新華社的記者回鄉探親,聽自己在臨潼文化館工作的妻子無意中說起「挖到了瓦神爺」的事,出於職業的敏感,該記者走訪了有關人員。


回到北京後,該記者將自己在臨潼的所見所聞撰寫成文——《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文章一出,便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並立刻做了批示。

隨後,1975年7月15日,秦始皇帝陵秦俑考古隊進駐到當地現場並開始對秦始皇陵進行考古勘探、試掘與發掘工作。



(秦始皇陵一號坑。作者拍攝)


秦始皇帝陵佔地總面積約為50平方公里,歷時37年修建完成,用工達70餘萬人次,是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埋葬最為豐富的一座大型帝陵。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對秦始皇陵的地宮做了這般描述:「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意思是說:地宮中(存放秦始皇棺槨與陪葬器物的地下陵墓)布有大量水銀,就好似被江河湖海環抱一樣;在地宮的天頂和四壁上繪有象徵著日月星辰與山川大地的壁畫;由於地宮深處地底,因此以人和魚的油脂製成長明燈,以保持地宮中永遠明亮如世。司馬遷對地宮的描述讓後人對它產生了無限的遐想。


(另,地宮中的大量水銀同時還起到了遺體與陪葬物的防腐以及防範盜墓者的作用)



(秦始皇陵一號坑陶俑。作者拍攝)


目前,在秦始皇帝陵區已發現各類陪葬坑多達149處,陪葬墓196座。其中「兵馬俑陪葬坑」是最早發現的秦始皇帝陵陪葬坑,坑內埋藏有和真人、真馬大小近似的陶俑、陶馬7000餘件,其磅礴的氣勢與精美的雕塑藝術令人嘆為觀止!它因此被譽為「世界之第八大奇蹟」。



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大事記


1974年3月,秦兵馬俑破土面世;


1975年,國務院決定在秦兵馬俑坑遺址建立博物館(上圖);


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成開放;


1987年12月7日,秦始皇帝陵(含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8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獲評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2009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宣告成立;


……


(註:本文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秦始皇陵官方出版物)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搜狐號「走遍世界博物館」,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遍世界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TAG:走遍世界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