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第一書記」挖掘銀杏資源 做好鄉村旅遊文章

「第一書記」挖掘銀杏資源 做好鄉村旅遊文章

山東臨沂市郯城縣是「中國銀杏之鄉」,今年4月份10家單位的12名市派「第一書記」到郯城任職,他們立足各村優勢資源,為助推郯城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郯城縣重坊鎮宋園村緊靠國家4A級景區中華銀杏園,土地面積2290畝,其中銀杏種植面積1600畝,佔到耕地面積的95%,銀杏資源豐富。該村還是遠近聞名的知青村。

宋園村因「園」而得名,「第一書記」到村後,從「園」上下功夫,深挖知青文化和銀杏森林兩大優勢資源,讓「小園」變「大園」,大力發展「五園」一體產業模式。

宋園村依託國家4A級景區中華銀杏園,把村集體所擁有的銀杏樹以入股形式併入中華銀杏園,預計每年實現入股分紅3.6萬元;建設知青文化園,並與賽石集團法雅旅遊公司進行合作,作為重坊鎮中華銀杏園景區的配套旅遊項目,每年為村集體收入5萬元;依託藍莓園,投入資金45萬元打造「第一書記榛子園」,屆時將形成藍莓節、榛子節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採摘增收項目帶,預計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1萬元左右;以爭創省級美麗鄉村為契機,打造「園林式村莊」,發展特色旅遊及民宿旅遊,預計每年為村集體增收5萬元以上。

「第一書記」 姜自華介紹,不久的將來,這個小村莊將打造出「知青文化園」「第一書記榛子園」「園林式村莊」「中華銀杏園」「藍莓園」,「五園」一體的發展模式,預計每年將為村集體增收30萬元以上。

港上鎮王橋村是三國曹魏時期重臣、經學家王朗的故里,這裡的龍鳳灘公園是亞洲最大的雄性銀杏樹公園。「第一書記」季偉說,挖掘利用好這些文化旅遊資源,是因地制宜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最好路子。

在前期規劃論證的基礎上,第一書記工作組計劃對村原龍鳳灘公園進行重新設計規劃和提升改造,著力打造王朗故里文化公園綜合旅遊項目。目前開工建設的是第一期工程,一期工程投資130萬元,已於9月29日開工建設,預計2019年5月份全部完工,主要是打造服務中心和文化活動廣場。

季偉介紹,該中心集黨群和遊客服務中心為一體,按照實用、夠用、耐用的原則精心設計施工,有效避免了資源浪費,完工後能夠較好發揮服務群眾場所、黨員活動陣地和文化娛樂場所的功能,並可以通過場地租賃部分實現集體增收。

季偉忙著打造王朗故里文化公園綜合旅遊項目的同時,勝利鎮新三合庄村「第一書記」李海濱也在以「銀杏文化」「賈狀元」文化為主題,全面實施鄉村文化振興工程。目前該村是2018年度省級美麗鄉村示範創建村、郯城縣銀杏田園綜合體和全域旅遊的重要節點村。

臨沂市第一書記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市民政局副局長孫孝建表示,截至11月底,市派郯城縣「第一書記」已經累計協調投入資金4796萬元,幫助解決實際問題36件,硬化新修道路76571平方米,新建或改建黨群服務中心5個。(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綠洲食物銀行與上海家樂福攜手暖冬行動
一新技術將有效發現傳染病菌,防止大規模傳染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