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放軍大炮兵火力猛,發射88萬3千發炮彈打贏對越反擊戰

解放軍大炮兵火力猛,發射88萬3千發炮彈打贏對越反擊戰

現代戰爭實際上就是比工業,比科技,比火力,火力決定論是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在解放軍的歷史上,長期同優勢敵人作戰,火力上處於劣勢狀態,儘管最終克敵制勝,但付出了巨大代價。因此,我軍對發展工業、提高科技、加強火力有著極為強烈的渴求,坊間甚至俗稱其為「火力不足恐懼症」。

然而,到了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我軍卻結結實實打了一場以火力制勝的戰爭。這次作戰歷時28天,我軍全線出動50多萬部隊,投入各種火炮9300餘門,發射炮彈883000多發,消耗彈藥2萬噸,用排山倒海般的炮火打垮了越軍防線,支援步兵殲敵57000餘人,勝利實現了作戰目標。

建國以後,在蘇聯的幫助下,我國軍事工業得到長足發展,建立起了自己的國產武器裝備體系。其中,炮兵是我軍裝備發展的重點,研製生產大量火炮,列裝了相當規模的炮兵部隊,成為一支具有較強地區威懾力的武裝力量。

以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為例,可以管窺我軍炮兵力量的發展程度。

在這次作戰中,我軍炮兵按照預備炮兵和隊屬炮兵的隸屬關係進行集結,並加破建制靈活編成,以炮兵群的形式直接支援步兵作戰,起到了較好的火力打擊效果。

先看預備炮兵,我軍共投入2個地炮師、3個高炮師和1個自行火箭炮營。其中地面炮兵為主要打擊力量,編製有10個團另1個營,轄152毫米加榴炮、130毫米加農炮、130毫米火箭炮(自行)、122毫米榴彈炮、122毫米加農炮共計378門。

再看隊屬炮兵,我軍共投入38個地炮團和29個步兵師以下團營屬火炮分隊。其中師以上地面炮兵為主要打擊力量,38個團轄152毫米加榴炮、122毫米加農炮、107/130毫米火箭炮、122毫米榴彈炮、85/76毫米加農炮共計2118門炮。

實戰中,我軍將師以上炮兵所屬2496門大口徑火炮集群編組,分層部署,靈活支援步兵作戰。其中最遠第一層炮兵群部署152毫米加榴炮、130毫米加農炮、122毫米加農炮,用以壓制10-20公里內的敵人陣地目標和步兵集群;中間第二層炮兵群部署122毫米榴彈炮、107/130毫米火箭炮,用於對8-10公里內的敵人陣地目標、步兵集群進行壓制和面積殺傷;第三層炮兵群部署85/76毫米加農炮,並有團營屬炮兵協同,近距離支援步兵作戰。所謂「大炮上刺刀」的戰場傳奇,即指85/76毫米加農炮跟隨步兵前進,冒險在幾百米距離內以直射火力壓制敵人的英雄事迹。

在我軍如此密度的火力打擊下,越軍的防線被一段段粉碎,根本無法抵擋,只能化整為零鑽山逃跑。有跑得慢的越軍被抓住,只能哀嘆道:「中國的炮彈像下雨一樣砸到我們頭上,跑都跑不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一個團60門炮痛打越軍一個團24門炮
解放軍一輛坦克孤膽突擊,沖入越軍陣地9公里才被擊毀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