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內經》對心身醫學的貢獻

《內經》對心身醫學的貢獻

楊俏田 山西省忻州市中醫醫院

《內經》對心身醫學的貢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心身醫學又稱心理生理醫學,是醫學與心理學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心理與軀體相關的醫學問題。《內經》是我國現存醫學文庫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較系統地涉及心形(心身)關係,心形(心身)疾病,而且自成一體。

奠定心身醫學的生理學基礎

1.提出心身合一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能形與神俱,而盡修其天年。」這裡的形是指軀體、臟腑,神主要是指心理活動。《靈樞·天年》說:「五臟安定,血脈利和,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指出了生命活動和精神(心理)活動有共同的物質基礎。

中國古代關於心神關係的理論,雖然是一個哲學問題,但卻包含深刻的心理學思想。「形神合一」和「形身合一」的生命觀,就是現代心身醫學的「心身合一」觀。這種「心身觀」影響著中醫基本理論的形成,不僅是中醫理論的指導思想之一,而且比西方醫學心身概念的提出早了近2000年。

2.強調心主神明論 在形神合一理論基礎上,為了進一步闡明心身關係,《黃帝內經》又提出了「心主神明」論和五神臟學說。《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古人之所以特彆強調心主神明論,就是認為在生理活動與心理活動的過程中,所有的活動都是在心神的統帥下協調進行,並各司其職,以維持人體的正常的生理功能。

3.闡述臟象五志論 對心理活動與生理基礎的關係,《黃帝內經》進一步認為心理活動是各臟腑的一種功能,把特定的心理活動(情緒)的產生歸於特定的臟腑。如《素問·宣明五氣》說:「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臟所藏。」又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在《內經》的其他篇章里,情志的分類又被歸納為「喜、怒、憂、思、悲、恐、驚」,後世稱為「七情」。不論五志(氣)還是七情,都是對情志(緒)應激的一種描述,是對情志與臟腑、情志與人體生理平衡的一種解釋。因此對「臟象五志論」的理解,要看到在心神的主導下,臟腑既是情志活動的生理基礎,又存在情志變化對臟腑產生的反作用。

構建心身醫學的病理學理論

現代心身醫學的病因觀點認為,一是「心理應激」對軀體疾病存在因果關係,二是某些人格變數及特殊行為對個體疾病有易感影響。

中醫理論以生命活動的整體觀為指導思想,認為人體的生理、心理活動及與外界環境之間動態系列的平衡遭到破壞,就會產生疾病。為心理因素可致心身疾病構建了中醫心身醫學的病理學理論框架。

1.五志七情致病論 五志七情作為一種心理因素,可使心身失調而致病。《靈樞·口問》說:「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說明消極(負性)情緒影響心神會造成人體臟腑的損害。《靈樞·百病始生》說:「喜怒不節則傷臟,臟傷則病起於陰也。」《素問·舉痛論》說:「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進一步闡明情誌異常變化傷及臟腑,主要機制是影響臟腑氣機,使氣機升降失常,氣血功能紊亂而致病。對於一些具體的病症如厥證、飧泄等,《內經》也認為情志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苑於上,使人薄厥。」《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則飧泄。」噎嗝證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胃癌、食道癌,也是情志困擾所致。正如《素問·通評虛實論》說:「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七情中的思,是指抑鬱情緒,常導致氣機阻滯而致病。如《素問·痿論》說:「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馳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這是因情緒抑鬱,淫慾太過,造成性功能紊亂(如陽痿、滑精等病證)的最早記載。

中醫還認識到軀體疾病也可以導致心理活動的異常。《素問·調經論》說:「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喜忘。」《素問·宣明五氣篇》說:「五精所並,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是謂五並,虛而相併者也。」《靈樞·本神》說:「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靈樞·經脈》說:「氣不足則善恐。」這些闡述揭示了中醫對心身關係致病的全面認識,即心身兩方面可以互相作用,既可維持人體心身健康,又能導致心身疾病的發生。

《內經》對心身醫學的貢獻

2.社會因素致病論 《內經》不僅認識到心理因素致病,而且還認識到社會因素致病。《素問·疏五過論》說:「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敗必亡。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僵,痿躄為攣。」說明由官而民,由富變窮,由順利轉為失意等社會因素等刺激,都可對機體造成氣血臟腑等傷害,引起疾病發生。

3.人格特點致病論 人格特點與疾病的關係,在現代心身醫學中是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內經》將人格特點按陰陽五行分類,並闡述各類人群的行為特點、體格差異及易患疾病,這種對人格與疾病關係的認識,甚至今天的醫學也未能超脫。

《靈樞·通天》說:「蓋有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凡五人皆,其態不同,其筋骨氣血之各不同。」這五種分類是中醫根據人體陰陽的多少來劃分的,進而與人的行為、體格、疾病相聯繫。如《靈樞·通天》說:「太陽之人,無能而虛說,志發於四野,舉措不顧是非,為事如常自用,事雖敗而常無悔,此太陽人也。」這是說太陽人的人格特徵為:在生活中喜歡錶現自己,洋洋自得,好說大話而志大才疏,好高騖遠,常自以為是,舉動不顧是非及影響,不能吸取失敗的教訓。「太陽之人,其狀軒軒儲儲,反身折腘,此太陽人也」,這是說太陽人外表的行為特點為表情傲慢自大,挺腹仰腰,舉動不可一世。《靈樞·通天》又說:「太陽之人多陽而少陰,必謹調之,無脫其陰,而瀉其陽,陽脫者而狂,陰陽皆脫者,暴死不知人也。」講述了太陽人的生理特點和易患疾病。同時,《內經》又對少陽人易患氣虛、氣脫之諸疾。金型人易患肺經病變,木型人易患肝病等進行了闡述。

《內經》對心身醫學的貢獻

從上可知,中醫心身疾病的發病原因是由內傷七情、不良人格、社會因素三個部分構成。其中內傷七情和社會因素是發病的重要條件,不良人格是發病的內部環境,與現代心身醫學的認識基本一致。

提出心身疾病的實踐綱領

《內經》始終運用心身相關思想指導臨床實踐。表現在診斷、治療、組方、預防四個方面。

1.診斷中強調心理因素 《內經》十分強調四診中的心理因素,嚴肅批評診斷時忽視心理因素的錯誤。《素問·疏五過論》指出診斷中的五種過失,其中有四種涉及心理診斷失誤。第一種過失是不問病人的社會經濟狀況,謂「嘗貴後賤不知」,漏診「脫營」病;第二是忽略暴樂暴苦,始樂始苦,不懂「暴怒傷陰,暴喜傷陽」,造成誤治;第三是不察社會心理,未了解「貴賤」,「封君敗傷,及欲侯王。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第四是不知情緒「憂恐喜怒」。

2.心理治療內容豐富 《內經》反覆強調「上工守神」的治療原則。其心理治療有一定的系統理論:一是情致制約法,如《素問·陰陽大論》說:「悲勝思……恐勝喜……喜勝憂……思勝恐……怒勝思。」二是開導法,如《靈樞·歸傳》「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便,開之以其苦。」三是暗示法,《素問·調經論》以針灸語言暗示「我將深之」。四是靜志安神法,《素問·至真要大論》「必清必靜」之說。五是祝由法,《素問·移情變其論》「祝由而已」。六是轉移注意法,《靈樞·雜病》治噦「大驚亦可已」。這些心理治療方法至今仍有實用價值。

3.藥物治療簡要立方

運用藥物治療疾病,《內經》雖然只有十三方,但治療心身疾病有專方和兼方。如著名的生鐵落飲即是。《素問·病能論》指出「有病怒狂者……治之奈何?……使之服以生鐵落飲為飲,生鐵落者,下氣疾也。」其理法方葯齊全。同時還提示了治療失眠等病的方劑。

《內經》對心身醫學的貢獻

4.養生調神思想深刻 《內經》中養生調神(調心)的思想極其深刻,內容相當豐富。從篇首的《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足以見到《內經》預防心身疾病思想對養生調神的重視。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恬惔虛無」和《素問·四氣調神論》提出的「四氣調神」等,都體現了《內經》未病先防的思想。

綜上所述,《內經》對中醫心身醫學思想的認識在兩千多年前就較為成熟了。它對心身醫學生理學、病理學理論的貢獻,是現代心身醫學理論建立的基礎。它對心身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亦較西方心身醫學全面。有些內容雖然不能與現代心身醫學相提並論,但卻有著源流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中醫 的精彩文章:

鮑姑——首創我國艾灸術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