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的武器並非大刀,我們被小說欺騙了,他的武器,其實普通尋常

關羽的武器並非大刀,我們被小說欺騙了,他的武器,其實普通尋常

「秉燭達旦真君子,夜觀春秋第一人」,提到關羽關雲長,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名著《三國演義》及相關影視劇和遊戲作品的普及,更是讓「頭戴綠巾、面如重棗,五縷長髯,身披鸚哥綠戰袍,手中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的關老爺形象深入人心。

關羽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重達八十二斤。桃園結義後,為了對抗來犯的黃巾軍,由劉備請良匠用鑌鐵打制而成。關老爺以此武器揚名立萬,威震華夏,破黃巾,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無數強勁的敵人都命喪刀下。而青龍偃月刀這件沉重的兵器,成為關羽的形象標誌,向人們述說著關老爺的赫赫武功,所以青龍偃月刀在民間也被稱為「關刀」。

關羽

實際上,關老爺持用的「青龍偃月刀」原型,在宋代時才出現。宋代的《武經總要》中「刀八色」,有偃月刀(掩月刀)此項兵器。在三國時代,當時冶鐵和鍛造技術,還無法保證打造成這種寬刃厚脊大刀。當時東漢三國時代,使用的戰刀多為摺疊鍛打的環首刀,這種曾經伴隨兩漢軍隊擊敗周邊強敵的致命武器,在漢末三國時代已經全面普及,替代長劍,成為當時士兵裝備的主要武器。

刀八色

在尚未發明馬鐙的漢末三國時代,對於騎兵和騎將來說,最好最實用的騎戰武器,莫過於槍矛、馬槊這種突刺類武器。雖然利用馬速劈砍是騎兵的常規作戰方式,但動輒像小說中那種幾十斤的大刀,雖然厚脊薄刃利於劈砍,但更容易讓坐在高橋馬鞍上的將領和騎兵失去重心,所以《三國志》中,出場的武將們大多是「挺槍持槊」,而非「拍馬拎刀」。

在馬上使用槍槊類武器,可以更好的利用馬匹的身高和戰馬的速度,對敵人發動一次又一次的衝擊。所以在魏晉南北朝時代,裝備矛槊的「甲騎具裝」開始成為中原地區戰場的主宰者,而這個時代的馬槊才是將領和精銳騎兵的標配武器。

關羽

現在很多地方,都出現過明清時代武舉們使用的大刀,這些沉重的武器可達一百多斤,但這些兵器並非上陣殺敵使用,跟現在的啞鈴一樣,是供當時武舉們鍛煉體力使用的(還有石鎖)。當然,在《明史》上也有兩位在馬上使用大刀的猛將——劉鋌和盧象升,至於他們的兵器真實重量,是否能達到史書中的上百斤,現在這些都有待考據。

大刀

歷史上的像偃月刀這類的大刀,或是用來作為儀仗禮器,或是在減輕分量後,成為重裝步兵手中克制騎兵的利器。兩宋為了對抗遼、西夏、金等裝備冷鍛甲的重甲騎兵,向步兵配發了大量的長矛、大刀闊斧,用以對付騎兵。所以在關二爺生活戰鬥的時代,無論是可操作性,還是武器製作層面,是不可能出現偃月刀這種重型砍斫類武器。

關羽

頂盔摜甲,罩袍束帶,全副武裝的關老爺,如果手持幾十斤重的偃月刀,即便胯下的赤兔馬再怎麼神駿,單憑自身重量,也不能在戰場上衝突往來幾個來回。作者羅貫中之所以「安排」關羽使用偃月刀這類武器,無非是突顯關二爺的身強力壯,高大威猛,武藝高強的形象,而非歷史的本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錦衣如是說 的精彩文章:

TAG:錦衣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