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古典傢具——鏡台,「暫設粧奩,還抽鏡屜」

古典傢具——鏡台,「暫設粧奩,還抽鏡屜」

鏡台是古代女子的梳妝台,鏡台的下方還備有小抽屜,用以放置胭脂、妝粉、眉筆等化妝工具,外形大方,實用。嚴格來說,古代並沒有專門梳妝台,用來盛放鏡子的鏡台擺放在桌面之上,加上裝滿各種化妝品的梳妝盒,構成了深閨女子每日梳化的場所,也是女子出嫁的必備嫁妝。

古典傢具——鏡台,「暫設粧奩,還抽鏡屜」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明萬曆·黃花梨五屏式鏡台

陪嫁是指女子出嫁時,從娘家帶到婆家的財物。妝奩本是指古代婦女專用的梳妝盒,「妝」為修飾、打扮之意,「 奩」為盛放梳妝用銅鏡的器具。奩中放有一面銅鏡,所以梳妝匣又稱「鏡匣」, 亦稱「鏡奩」。「奩」作為女子梳妝用鏡的匣是陪嫁中的必備物,故成為陪嫁的同義詞,「陪嫁」又被稱作「嫁奩」、「妝奩」或「嫁妝」。「奩資」「妝資」指新娘陪嫁財物,「奩田」為陪嫁的田產。

古典傢具——鏡台,「暫設粧奩,還抽鏡屜」

黃花梨寶座式鏡台

妝奩主人的社會階層、身份決定了妝奩製作的繁複和華美程度。陪嫁傢具的精緻綺麗與否也與當時婦女的生活水平緊密相關。

從結構上看,明式傢具鏡台的許多小抽屜是用於放置胭脂、香粉、油缸、粉盒等,以及梳蓖、簪、釵等。至於官皮箱、提盒上的小抽屜功用也是如此。它們都是女子化妝用品,也都是陪嫁品。

古典傢具——鏡台,「暫設粧奩,還抽鏡屜」

雙螭龍紋鏡台

大漆柴木鏡架、鏡台的出現、發展自然早於明式傢具,其不同式樣的初始出現一定是代表著不同的發展階段:

1、「拍子式」鏡架以縱橫木條攢接成框架式,最具純粹的功能性。

2、台式摺疊鏡架,攢木為框,嵌絛環板,無疑是由單純「鏡架式」發展而來。已現「觀賞面加大」的製作心態。

3、當人們不滿足以上兩種摺疊式鏡架觀賞面的「小氣」時,高端上檔次的屏風式(寶座式)鏡台便應運而生了。在明萬曆(崇禎)《魯班經匠鏡》中已見到屏風式鏡台。

古典傢具——鏡台,「暫設粧奩,還抽鏡屜」

清·黃花梨螭龍紋鏡台

鏡台流行於秦漢時期,東晉顧愷之著名的《女史箴圖》中,就有女子對鏡梳妝的畫面。在那個年代已經出現放置在地面的簡單的鏡台,不過,當時鏡台還是貴族宦家的「御用品」。後來,隨著坐具、桌具的普遍使用,鏡台也發展出放置於檯面的經典樣式,並逐漸走向民間,在宋明時期得到廣泛使用。在當時,高門大戶陪嫁一個綺麗華美的黃花梨鏡台,似乎就像今天有錢人家女兒出嫁時陪送一架好車一樣風光。

對於胸中富滿詩情畫意的古代人來說,傢具不僅僅是用品,更因其與生活一脈相承的關係,承載著不同的情感和領悟。見證著深閨歲月悄然無聲地度過,鏡台也被賦予了一種充滿閨房怨慢的獨特情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品木先生 的精彩文章:

一個外國人,被稱為「中國古董教父」——他叫:安思遠
看看紅木市場早市,木材的菜市場!

TAG:九品木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