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學術論文要不要免費開放?中國的回答是「YES」

學術論文要不要免費開放?中國的回答是「YES」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在本周於德國召開的 Open Access(開放獲取)2020 會議上,來自中國的圖書管理中心及學術研究資助機構明確表示,正在考慮支持讓公共資助的研究成果在出版後能立即免費閱讀。

學術論文要不要免費開放?中國的回答是「YES」

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戰略規劃組組長張曉林(Xiaolin Zhang)在會上表示,自 2014 年以來,中國的資助機構和研究機構一直鼓勵並資助科學家以開放獲取的模式發表論文,並在線公開歸檔稿件。

他表示,中國政府正在敦促中國資助機構、研究機構和學術圖書館,儘快讓公共資助的研究成果達成免費閱讀和分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NSFC)、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 (NSTL) 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NSL) 都會支持中國政府的要求,並且很快進行落實。

此外,會上中國也宣布對「S 計劃」的支持,這是一項要求所有受資助發表的科研文章到 2020 年要實現開放獲取的開放獲取活動,在今年 9 月份由 11 個歐洲國家的 11 個研究資助機構聯合發起。

論文出版壟斷困境

據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了解,由於學術出版行業被寡頭壟斷,導致期刊的售價不斷飆升,很多時候超出了圖書館的承受範圍。

比如在 2010 年 7 月,知名出版商 Reed Elsevier 曾給中國用戶發出一個新的訂閱方案,表示全文資料庫將在下一個合同期(三年)內每年漲價 14%以上。中國圖書館界對此感到異常憤懣,因此發出了一封公開信表達了中國圖書館界面對超出預期與承受能力的「漲價」的憤怒,也表達了願意以積極和負責任的態度與各國際出版商找到共贏方案的願望。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了發表在國際期刊上的大約 70%的中國研究論文,但還是必須以全價或高價購買這些文章,這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都是錯誤的。」張曉林在會上如此表示道。

這個想法與「S 計劃」不謀而合,開放獲取運動的人士同樣認為許多科學研究都是由政府(用稅金)資助的,付費學刊讓科學成為了一個需要納稅人與科學家雙重付費的產品。

中國的表態讓人感到意外

對於中國的表態,Springer Nature 首席執行官 Daniel Ropers 在 Open Access 會議第二天的問答會議上說道,「我們的先前印象是,中國的開放獲取運動並不像歐洲和美國那樣緊迫。如果確實如此,我們非常樂意參與其中。」同時他補充說道,Springer Nature 已經提供了廣泛的開放獲取期刊,並正在考慮在所有科學學科中進一步發展開放獲取。

「S 計劃」的關鍵組織者 Robert-Jan Smits 也表示「中國能如此迅速、並毫不含糊地加入我們,是一個巨大的驚喜。」

無論如何,更多科學家擔憂的是這種變化對自身職業生涯可能造成的影響,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將持續為大家持續跟進這一趨勢的最新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LifeSmart雲起:智能家居的現象級產品與降維打法
蔚來ES8已交付8030輛,李斌贏何小鵬「板上釘釘」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