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若豐子愷還在世,會成為小區里怒吼的老父親嗎?

若豐子愷還在世,會成為小區里怒吼的老父親嗎?


澎湃新聞/李勤余

2018年,是豐子愷誕辰120周年。他是一位通才,在文學、繪畫、書法、音樂、翻譯等領域均有很深造詣。「子愷漫畫」與「緣緣堂隨筆」,更是他留給國人的兩件瑰寶。時至今日,豐子愷的作品仍然讓我們回味無窮。童心未泯、閑散雋永,是他的創作風格,要用今天的網路語言來形容,那就是佛系。這種風格的形成,當然和豐子愷的人生觀有著密切的聯繫。這位文藝大家,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關注兒童心理、兒童命運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成就,自是有目共睹。只是,豐子愷先生的教育觀在時下的教育環境之下,是否還能吃得開呢?

深受西方現代藝術啟蒙並有五個孩子的豐子愷,用「喜歡兒童」來形容已然不夠。或許我們可以說,豐子愷先生一生都是「崇拜」兒童的。在他的作品中,兒童是永遠的主角。因為在他看來,兒童是「身心全部公開的真人」,和不免世故虛偽的成人比起來,要可愛得多。

1927年,他在《緣緣堂隨筆·告母性》一文中寫道:

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所謂赤子之心,就是前文所說的孩子的本來的心。這心是從世外帶來的,不是經過這世間的造作後的心。明言之,就 是要培養孩子的純潔無疵,天真爛漫的真心。使成人之後,能動地拿這心來觀察世間,矯正世間,不致受動地盲從這世間的已成的習慣,而被世間所結成的羅網所羈絆。

豐子愷對赤子之心的推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李贄的「童心說」。這是一種久違了的教育觀。如今,如何讓孩子儘快適應社會規則,似乎才是家長們更關心的問題。久而久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越來越多,而擁有「童心」之人,反倒會成為社會中的異類。

《緣緣堂隨筆》

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兒童,呵護好珍貴的「童心」呢?早年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豐子愷,極為欣賞康德的「審美無利害關係」。在他看來,只要能引導孩子以一種非功利的審美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控制自身的佔有慾,就能保有一顆赤子之心。

然而,這未免太過理想主義。須知,在無憂無慮的校園生活中,如此教育或許可以奏效。但在利益關係無處不在的成人世界中,我們又如何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豐子愷認為,唯有藝術,才能救世人於水火之中。在《關於學校中的藝術科———讀〈教育藝術論〉》中,豐子愷寫道:

我們誰都懷著這苦悶, 我們總想發泄這苦悶, 以求一次人生的暢快, 即「生的歡喜」。藝術的境地,就是我們大人所開闢以泄這生的苦悶的樂園, 就是我們大人在無可奈何之中想出來的慰藉、享樂的方法。所以苟非盡失其心靈的奴隸根性的人,一定誰都懷著這生的苦悶,誰都希望發泄,即誰都需要藝術。我們的身體被束縛於現實,匍匐在地上,而且不久就要朽爛。然而我們在藝術的生活中, 可以瞥見生的崇高、不朽,而發見生的意義與價值了。

欣賞藝術自然是無功利的。更重要的是,藝術創作來源於情感,反過來,藝術作品又可以產生情感。在藝術的海洋里,個體不僅可以暫時忘卻俗世的煩惱,更可以得到品性上的提升。

值得玩味的是,時下孩子所受的教育中並不缺乏藝術的成分。相反,彈琴、跳舞、繪畫、書法……如今的孩子可謂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可與豐子愷的教育理念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現在的藝術教育中隨處可見功利的痕迹。孩子們所接受的藝術熏陶,為何脫離了豐子愷先生的設想?這實在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呵護童心也好,反對功利也罷,豐子愷教育理念的最精要處還不止於此。杜威曾經說過:「教育的最大毛病,是把學科看作教育的中心。不管兒童的本能、經驗如何,只要成人認為一種好的知識經驗,便煉成一塊,硬把他裝入兒童心裏面去。」也就是說,傳統教育只是把兒童當作幼稚的成年人來教育,而沒有尊重兒童獨有的個性和心理。而豐子愷的兒童本位觀反其道而行之,認為兒童的真性情是可以匡正成人社會的一劑良藥。這對數千年來尊崇儒家等級制文化的中國來說,無疑具有顛覆意義。

不過,假設豐子愷先生今天還在世,他能否頂住重重壓力,踐行自己的教育觀?眼見著孩子的成績直線下降,溫潤如豐子愷,會不會也淪為小區里怒吼的老父親?不能否認,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因為在豐子愷的教育觀中,也有兩大缺陷。

豐子愷漫畫

一是,對舊式生活的懷戀容易讓豐子愷過度浪漫化。在《車廂社會》一文中,豐子愷曾寫道:「我巴不得乘火車的時間延長,常常嫌它到得太快,下車時覺得可惜。我歡喜乘長途火車,可以長久享樂。最好是乘慢車,在車中的時間最長,而且各站都停,可以讓我盡情觀賞。」先生的小資情調很足,但在強調效率的當代社會,這種愜意的生活方式就未必適合了。從本雅明的《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不難看出,當代工業社會的藝術正在不斷向大眾化的方向靠攏。高雅藝術尚且面臨生存危機,豐子愷的教育理念,恐怕也是曲高和寡。

二是,對社會差異認識不足。前文談到,豐子愷先生很注重生活情趣,說到底,還是與其家境優越不無關係。這也直接影響到了他的創作觀。因此,在《「藝術」的逃難》一文中,他認為是「緣」操縱人的命運,左右人的生死,而且這些生死之命全非人力所能把握。在《秋》中,「覺得生榮不足道,而寧願歡喜讚歎一切的死滅」。概而言之,豐子愷先生更願意相信宿命論,而看不清社會階層差異對個人生活造成的影響。

拿今天的教育環境來說,豐子愷先生的藝術教育觀固然高大上,卻不是每一個普通家庭都能負擔得起。無論從經濟還是時間角度上來說,家底不夠殷實,都無法實踐豐子愷的先進教育理念。

當然,以豐子愷先生的個性和底蘊,因為教育問題而大動肝火的可能性極低。事實上,真實的歷史顯得更加殘酷。「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人到中年的豐子愷在1935年2月4日寫下了《談自己的畫》。他的孩子終究沒有完全保住「童心」,受到了社會的束縛與制約,而他也遭遇了理想幻滅和中年危機。自此以後,豐子愷很少再創作兒童散文及漫畫了。他在文章裡頭哀嘆,「無心再來讚美那曇花似的兒童世界了」。天真、淵博如豐子愷先生,都禁不起現實生活的蹉跎,不由令人擔憂,孩子們的赤子之心是否註定會在成長中丟失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3歲小女孩竟得乳腺癌 半世紀以來全球第三例
「逆來順受、堅決不離婚」 豈能讓女德班荼毒00後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