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外攝影對著拍」北京巡展掀熱潮

「中外攝影對著拍」北京巡展掀熱潮

12月7日,正值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也是北京今年入冬以後氣溫最低的一天。然而天寒地凍的日子絲毫沒有阻擋住熱愛攝影的人們走進位於北京中華世紀壇的中國攝影展覽館的腳步。當天上午,由中國攝影家協會、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攝協對外聯絡處、《中國攝影》雜誌社、中國攝影出版社、本報和鄭州市文聯承辦的「中外攝影對著拍」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年攝影大展在北京拉開巡展帷幕。這是一場融匯中西,有高度、接地氣的攝影展,展覽當天招攬來了四方來客,氣氛高漲的展覽現場讓這個寒冷的冬日顯得溫馨而熱烈。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按動本次攝影展的啟動快門。 圖鳴攝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出席影展開幕式並為本次攝影展開幕按下啟動快門。

開幕式上,李前光為入展作者代表頒發榮譽證書。徐曉剛攝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和鄭州市文聯副主席李國昌為入展作者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李舸在開幕式上致辭。 徐曉剛攝

中國攝協主席李舸在致辭中表示,1978年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國策,到2018年已經走過了40年。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著中國,也深刻影響著世界。「中外攝影對著拍」的理念隨著徵稿與展覽的陸續推進,在業界引起了極大的關注與熱議。展覽以獨特的策劃、新穎的形式、創新的角度、巧妙的呈現、鮮明的反差,給攝影界和普通觀眾帶來了回憶、感動、啟發、指導。這一展覽充分地體現了改革開放40年歷程的歷史縱深感、群眾獲得感、發展成就感。

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主持開幕式。 徐曉剛攝

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主持開幕式。

中國文聯辦公廳副主任胡英軍,國內聯絡部副主任楊發航,國際聯絡部主任董占順、副主任薛伶,理論研究室副巡視員王亞春,人事部副主任岳穎,離退休幹部局副巡視員孫德華,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巡視員顧立群,中國音樂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王建國,中國文聯曲藝藝術中心主任項雲,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范宗釵,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中心副主任邵志軍、機關服務中心副主任趙新玉、網路文藝傳播中心主任謝力、文藝研修院常務副院長傅亦軒,中國文聯出版社社長、總編輯朱慶,中國藝術報社副總編輯余寧,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秘書長向雲駒,中國攝協顧問羅更前、副主席陳小波、柳軍,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杜金、彭文玲以及在京團體會員負責人等出席活動。

中國攝影師代表吳波在開幕式上分享了她的感悟。 徐曉剛攝

作為入選展覽的中國攝影師代表,女攝影師吳波在開幕式上發言說,「中外攝影對著拍」活動激勵我作為一名攝影人更加勤奮努力,讓我知道要想成功必須創新。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必須要從泛泛拍攝中確立主題,有目的地去積累,厚積總有薄發日。「中外攝影對著拍」把40年用影像連接在一起,給攝影人提供了一次用攝影技藝提升自我、回報社會的好機會。

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為全面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崢嶸歲月,展現改革開放在推動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以東西方攝影人不同的視角徵集作品,以中外作品對比形式呈現展覽,以跨越時空的影像對話時代變遷,「中外攝影對著拍」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年攝影大展在中國攝協展覽歷史上可謂首創之舉。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部分外國攝影師來到中國,用他們有限的視角記錄下了當時社會的生活點滴,為後來人留下了一個時代的珍貴記憶。中國攝影家協會經過近一年的精心策劃與籌備,挑選了伊芙·阿諾德(Eve Arnold,美國)、馬克·呂布(Marc Riboud,法國)、布魯諾·巴貝(Bruno Barbey,法國)及閻雷(Yann Layma,法國)、阿德里亞諾·馬達羅(Adriano Màdaro,義大利)5位攝影家的40幅40年前的作品作為藍本,在全國範圍內公開徵集與其匹配的「新作」,引導攝影人拍攝當下相同地點、相近場景、相似內容的影像,用對比的手法再現中國社會的發展變遷,展現改革開放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次巡展既立意高遠,又著眼現實,新舊對比的各40幅作品以兩兩並列的形式展出,既體現了世界對中國的認知,又呈現出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社會的發展巨變。東西方攝影家對同一景象或相似景物的跨時空呈現,相隔數十年的物象變遷,更體現出了中國社會的日新月異,蒸蒸日上。展覽現場,除了跨越40年的社會圖景變遷的影像呈現外,「中外攝影對著拍」在國內外的多次大型展出及各大媒體的報道也被截圖掛上展牆。各大媒體的高度關注、不斷刊登、及時推送、多次轉發讓「中外攝影對著拍」從徵稿之初就備受關注,熱度不減。

領導嘉賓一同觀展。 徐曉剛攝

入選作品攝影師與觀眾互動。 劉慎庫攝

展覽現場 劉慎庫攝

開幕式現場。 崔新剛攝

展覽當日,正值中國攝協第三期中青年攝影人才培養工程培訓班結束,學員們在離京前自發來到展場參觀。

軍旅攝影師彭希認為展覽的對比形式鮮明,極大突出了攝影的記錄功能,讓觀者有代入感,特別是生活的巨大改變濃縮到兩幅照片中,極易讓人產生共鳴。

來自重慶的職業攝影師石濤對自己錯過了這次「命題作文」表示遺憾,他的一個長期專題就是圍繞著嘉陵江展開的,展覽中關於家鄉重慶的題材讓他格外關注。提到策展層面,他認為該展覽融入了「互聯網思維」,比如選擇國內外照片時的主題性、新老照片的對應標準、展覽定位的社會性等。

來自民航系統的攝影師陳松在展廳開門前就早早趕到現場。他精心籌劃拍攝的數幅投稿中有一幅入選,他說能參展如此重要的大型活動非常開心,更重要的是他要仔細地觀看其他入選作品,尋找差距,認真學習。回想起之前「特約中國攝影師」們的討論,他說有些畫面看似簡單,其實要將幾十年的巨變融進一張照片並非易事,準備階段、構思過程的艱難只有親歷過才能切身體會。

北京攝影師王彥高的鏡頭一直對準首都,拍了十餘年紀實題材的他對於參展「中外攝影對著拍」展覽倍感興奮。他坦言,在參與過程中,最讓他開心的是,活動建立的微信群使得他跟更多外地的優秀攝影師交流、溝通,這對於他的攝影來說是難得的教育和歷練。

自今年4月中旬啟動徵稿以來,大展前後通過自由投稿和招募「特約中國攝影師」兩種方式進行,在全國上下掀起的以各種形式慶祝改革開放40年的大潮中,「中外攝影對著拍」活動從徵稿之初就備受關注,一路走來更是收穫了不少熱點話題。

5月中旬,在2018中國國際攝影藝術節上,中國攝協和鄭州市人民政府推出的以「中外攝影對著拍」為主題的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攝影展中,伊芙·阿諾德、馬克·呂布、布魯諾·巴貝、閻雷、阿德里亞諾·馬達羅5位國際知名攝影家的作品首次集中展示了外國攝影師鏡頭下的我國改革開放前後的珍貴影像。以此為起點,經過數月的公開徵集,最終遴選出了72名「特約中國攝影師」進行專項拍攝,並繼續公開徵稿。經過嚴格把關的層層優選,來自33位中國攝影師的40幅反映當下中國的作品,與外國攝影師的藍本作品比肩展出,彙集成一幅幅再現改革開放40年來社會發展、時代變遷的廣闊圖景。

俄羅斯當地時間10月31日、11月4日,2018「今日中國」藝術周分別在俄羅斯南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市和莫斯科市蓋達爾文化宮開幕,以「中外攝影對著拍」樣式呈現、反映中國改革開放40年發展變化的「影像中國40年」攝影展亮相展出,備受關注。北京巡展展場中,一台液晶顯示器重複播放著「中外攝影對著拍」在此次俄羅斯展出的盛況。

11月17日,「中外攝影對著拍」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年攝影大展正式亮相鄭州升達藝術館。到場的中國攝影師和國外攝影家分別在配對作品前握手合影,成為見證這一獨具特色的影展價值意義的重要環節。

11月18日,「中外攝影對著拍」還以「一對多」的全新樣式在河南三門峽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攝影藝術節期間展出。

「中外攝影對著拍」通過中外攝影家的不同視野、穿越時空的碰撞,追溯發展足跡,銘記壯麗時代,用影像的語言敘述改革開放40年的飛越發展和成功經驗。展覽於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在國內外多地亮相展出,旨在用影像傳遞著跨越時空的光影魅力,講述著時代變遷里的中國故事。

部分展出作品

1980年,上海黃浦江上的帆船。布魯諾·巴貝(法國) 攝

2018年8月14日,上海市公平路過渡江渡輪站黃浦江上的游輪。秦智淵(中國)攝

80年代,開封市中心的街邊攤。阿德里亞諾·馬達羅(義大利) 攝

2018年9月26日,河南開封寺后街,原來的路邊攤已搬進商業廣場店面里營業。張治國(中國)攝

1980年8月,上海一對新人在拍結婚照。布魯諾·巴貝(法國) 攝

2015年9月18日,北京天壇,時下拍婚紗照並非要去照相館。外景就是最好的選擇。李軍(中國)攝

1986年,北京長安街。上海牌轎車。閻雷(法國) 攝

2018年8月5日,北京國貿橋附近。開著敞篷跑車的青年路過CBD核心區。吳波(中國)攝

1987年,北京前門。路邊電話亭。閻雷(法國) 攝

2018年攝於北京,前門。一對戀人邊打手機邊走過已經廢棄的電話亭。李阜東(中國)攝

文字 | 張曉寅

編輯|唐瑜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佳能出EOS R專微是革了自己的命嗎?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