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醫生的故事》:姑娘去掉大腫瘤,哭著說,我沒有瘦衣服穿啊

《一個醫生的故事》:姑娘去掉大腫瘤,哭著說,我沒有瘦衣服穿啊

《一個醫生的故事》:姑娘去掉大腫瘤,哭著說,我沒有瘦衣服穿啊

近幾年,關於醫患關係鬧出的社會新聞層出不窮。病人有病人的焦慮,醫生有醫生的苦衷,主要的矛盾還是雙方的溝通和理解上。郎景和也在書中調侃道,深夜外出行醫若是掛出醫生出診的牌子求方便或許反遭麻煩,細想來,這是多無奈、多辛酸、多失常啊。

普通人大都有過大醫院的就醫經歷,排長隊挂號、花半天時間候診、各項檢查都要排隊等等,見了醫生卻三言兩語就結束了。也難怪從來都是病人認得醫生,醫生不記得病人,體制如此,人之常情。所以醫生和病人的溝通是個難題,病人雖交出身體、吐露隱私,卻難以和醫生建立起情感,甚或對這個職業產生偏見。借著作者之筆,我們得緣窺見醫生的想法,能夠了解醫生的情感和思慮,也算是某種形式的互通有無吧。

《我是狼大夫,不是熊大夫》這篇就講述了醫患的緣分,忍俊不禁之餘又有些感動,時隔數十年還能記起病人特徵的醫生應該是為數不多吧。不獨是醫生這個職業,接觸的人多且雜的職業都未必能把人記得真切,只有極度認真、投入工作、甚至要傾注感情的人才做得到。求醫或是住院,病人總以為託了關係好辦事,作者見病房中惟有一個老太太沒有關係,生怕她遭到另眼相待,隨口把她說成自己的關係,醫者仁心讓人動容。

健康大事,病人都是重視的,選擇知名大醫院圖個安心,自是信賴其醫術。然而更多時候,妙手易尋,仁心難得。醫生們工作繁忙閱人無數,病人眼中的大毛病在他們看來大都不是疑難。很多醫生在意的是把病治好了,得心應手地對症下藥就罷了,卻沒想過理解病人的心理。和醫生相比,病人的醫學知識總是匱乏,有些病人頂真,想要知道每一步的所以然;有些病人膽小,想要得到些許寬慰;有些病人顧慮,需要醫生的鼓勵;有些病人年幼,需要替未來留點餘地。此類人文關懷又該從何處獲取呢?

讀著作者筆下一個個溫情小故事,讓人找回了這種日漸式微的人文關懷。被作者感動並不在於他身居高位著作等身,不在於他獲得過多少榮譽,也不在於他做過多少手術拯救過多少病人,而在於他有一顆真摯善良的心,懂得體恤病人、關愛病人。身居高位而心繫病人,能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寬容地面對不友好的聲音,信奉科學而人文的醫學,除了作者平日所受文藝熏陶,應該也是老協和醫務工作者一脈相承的傳統吧!

早些年在央視《大家》節目中看到過一個婦科腫瘤的故事,一個姑娘肚子大得像孕婦,經檢查發現那是一顆巨大的子宮肌瘤,手術風險極高。後來經專家手術,順利切除,肌瘤重達18公斤,相當於6個足月的嬰兒。手術第二天病人就能下地了,竟然因為無法適應瘦子的生活而不會走路,並拉著郎景和說「糟了我沒有衣服穿了」。

作者年輕時在鄉下給牛接生的奇特經歷,幫助產婦分娩時突逢地震的驚險場面,主治的小女孩面臨死亡卻只怕家人傷心的感傷故事;作為婦產科醫生,他在迎接無數新生命來到這個世界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生命逝去的悲切與哀痛。他以「醫者的仁心」見證著一幕幕震撼人心的人生悲喜劇,也在穿梭於手術台與病房的間隙中,生髮出了關於生命與哲學的萬千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的精彩文章: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林特特,名媛,她為人洗衣撫養兒女
《見證》:肖斯塔科維奇,大哥注視著你,大哥才是一切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