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冠博:京劇是藝術品,也是文化名片!

馮冠博:京劇是藝術品,也是文化名片!

誤入白虎堂、棒打洪教頭、風雪山神廟、雪夜上梁山……《水滸傳》中與豹子頭林沖有關的這幾個故事和戲曲唱段,在民間廣為流傳。

貴州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馮冠博,上周就為我們演繹了一出關於林沖的唱段——京劇《野豬林?大雪飄》,他扮相英俊瀟洒,唱腔優美,向觀眾充分傳達出了林沖的那份孤獨和憤懣。

被觀眾戲稱為「明明能靠臉吃飯,卻偏偏要靠實力說話」的馮冠博,生活中是個非常謙虛的人。面對《戲碼頭》的鏡頭,見慣無數大場面的馮冠博竟然害羞了,覺得自己沒有化妝,形象不太好,用他自己的話說:「太原始了!」

但是小戲迷負責任的說,馮老師您太謙虛了,咱們觀眾就愛看原始的,您明明就是個大帥哥!

馮冠博一直說「上天眷顧我,賞我這口飯吃,我感謝所有人對我的幫助」,生活中他也是這樣踐行著這句話:

這次來到武漢《戲碼頭》表演,前一個晚上剛剛演出過的衣服還沒有晾乾,於是趕緊去找道具老師熨衣服,接連向道具老師致謝。

他說:「京劇是門綜合的藝術,整個後台的舞美、服裝道具盔箱、戎妝,每一樣單拿出來都是一門藝術,這些(幕後)老師們真是很了不起!」

的確如此,幕後的工作都是默默無聞的,但正是因為這些人的付出和支持,才有了台上精彩的舞台表現!

面對《戲碼頭》對戲曲文化的傳承,馮冠博讚賞有加。他介紹說,貴陽也有一個這樣的戲曲演出場所,叫方舟戲台。

方舟戲台365天每天都有戲,主要是作為一種戲曲普及。也不是為了賺多少錢,就是為了做文化形象,支持戲曲的發展。

他自己也身體力行地在方舟戲台推廣京劇,努力做好京劇傳承。不僅注重本土傳承,他們還將京劇推廣到了國外。

馮冠博與貴州京劇院院長侯丹梅院長排演了一出中西合璧的京劇版《堂吉訶德》,到西班牙進行文化交流演出。

獨特的表演方式,讓西班牙人覺得非常神奇,特別可愛的桑丘一出場,他們用傳統的矮子功來表現個頭不高的桑丘,西班牙人看到人物還能這樣表演,震撼了。

馮冠博介紹說,我們不僅有矮子功,還用京劇表演里的特色,像《三岔口》里摸黑的打……用這些原創的技巧展現給國外的觀眾,引起了轟動。他們以一種生動的方式讓讓當地人更多地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大受歡迎。

正像馮冠博自己總結的,「京劇藝術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一個文化名片」。

因為有了他們這樣的戲曲人努力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才能夠源遠流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揭秘 的精彩文章:

馮冠博:學京劇,永遠都要懷著一顆學徒的心
楊俊:黃梅戲,湖北安徽一家親!

TAG:大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