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零壹新金融日報:央行最快今天公布11月信貸數據;ofo遭9家公司起訴

零壹新金融日報:央行最快今天公布11月信貸數據;ofo遭9家公司起訴

【數據洞察】

上周13家金融科技公司共計獲得約107億元融資

據零壹數據不完全統計,上周(12月3日~12月9日)全球金融科技領域公開披露的融資事件有13筆,融資總額約為107.03億元(按12月10日開盤匯率換算為人民幣)。其中,中國7筆102.04億元,美國4筆3.76億元,馬來西亞、英國各一筆,分別為0.69億元及0.55億元。區塊鏈公司或項目相關的融資達到9筆,融資總額在3.55億元左右。

【公司動態】

螞蟻區塊鏈在保險理賠、發票報銷等方面實現突破

今日,全國首單區塊鏈理賠、首張「一條龍」區塊鏈電子發票分別在浙江台州、廣東廣州誕生,背後均引入的是螞蟻區塊鏈技術。這兩個新場景共同的亮點在於,它們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整個流程的閉環。保險對象從申請到收到理賠款,全程只需要5秒鐘,消費者從開發票到報銷到賬,也只需要一分鐘。此前,這些流程動輒要一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

海航出售新生支付100%股權含全國預付卡、互聯網支付和五省收單牌照

日前,海航物流集團舉行資產轉讓首期推介會,集中推介了10項優質資產,涵蓋寫字樓、酒店、商業地產等多領域,其中就包括出售新生支付100%股權。據中國支付網消息,此次出售新生支付100%股權的作價約9億元。新生支付是海航集團旗下的眾多支付機構之一,也是首批獲得央行支付牌照的27家支付機構之一,其支付業務許可類型是互聯網支付和全國的預付卡發行與受理,能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預付卡業務。在獲牌五年後的第一次續展中,新生支付因實際控制人相同,被央行要求合併了盛炬支付,由此增加了五個省的收單業務許可,這五個省分別是浙江、江蘇、海南、福建和四川。

微信支付與韓國濟州道達成合作

今日,騰訊與韓國濟州特別自治道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推動濟州道的傳統行業與微信支付的全面合作,加快當地產業數字化升級,提升中國遊客體驗。根據協議,騰訊還將為濟州道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供諮詢,同時推進濟州道當地擁有相關技術的IT企業參與,帶動當地市場的數字化建設能力。數據顯示,相比2018年初,目前韓國接入微信支付的商戶數同比增長超過300%。

特斯拉擬用現金加股票方式償還9.2億美元債務

12月7日,彭博社獲得的一份結算通知副本顯示,如果特斯拉的債券持有者同意債轉股,該公司就將以一半股票和一半現金的方式償還明年3月到期的9.2億美元債券。該通知的落款日期是11月30日。

ofo至少遭9家公司起訴,資金情況不容客觀

據有關媒體報道,2018年以來,至少有9家公司因合同糾紛將ofo告上法庭,涉及物流運輸、房屋租賃、廣告費用、拖欠貨款等多種事由,部分案件已達成和解,尚有多起仍在審理之中。此外,ofo還涉及多起勞動合同糾紛。東峽大通在深圳、杭州、唐山等地的分公司因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繫,曾被工商部門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

【行業動態】

騰訊雲、富途證券及香港電訊宣布推出三方聯合的首個香港金融專有雲端服務

騰訊雲、富途證券及香港電訊今日共同舉辦傳媒發布會,宣布深度合作推出三方聯合的首個香港金融專有雲端服務(下稱「金融專有雲」),憑藉騰訊雲的雲計算優勢技術能力與香港電訊的優質網路技術及設施,結合富途全自主研發的軟體平台,為用戶提供更為快速及安全穩定的金融服務體驗。

廣東升級區塊鏈電子發票平台,已成功在廣州試點

12月9日,記者從廣東省稅務局獲悉,為解決消費者開票難、納稅人領票繁、歸集難等問題,實現發票自動領用、自動歸集,避免發票重複報銷等,廣東省稅務局在原先成功試點經驗基礎上,於近期升級了「稅鏈」區塊鏈電子發票平台,並成功在廣州試點,實現了區塊鏈電子發票(通用類發票)的開具,打通「支付-開票-報銷」全流程。

野村、摩根大通兩家外資控股券商有望近期獲批

截至12月9日,摩根大通與野村證券設立外資控股券商的申請材料均已獲得證監會反饋意見,預計有望於近期獲批。(證券日報)

央行最快今天公布11月信貸數據

據彭博調查所得預估,央行最快今天公布11月信貸數據。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料從10月份的7288億元增至1.35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料從10月份的6970億元增至1.2萬億元。中國央行數據顯示,本周無逆回購到期,周五將有286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

【國際要聞】

歐盟區塊鏈論壇建議各國儘快建立數字身份識別系統

近日,歐盟區塊鏈論壇(EUBF)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為更好地實現區塊鏈的技術潛力,政府機構應該重點關注兩個領域:數字身份識別系統與國家數字貨幣(CBDC)系統。同時該報告也指出,在建立機構區塊鏈之前,應該首先建立數字身份識別系統。換句話說,EUBF將區塊鏈視為用戶具有「可信」數字身份的地方,而且區塊鏈身份系統應該是具備「自我主權」的,並由用戶管理。

研究表明,在線平台同樣難以避免借貸歧視

隨著在線申請貸款的人越來越多,人們本希望貸款行業能夠變得更加公平。按理來說,如果借貸機構沒有面對面見到借款人,就不會因為借款人的膚色而產生歧視。比如,與傳統借貸機構相比,自動化借貸機構更容易批准少數族裔借款人的貸款。但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的最新研究"金融科技時代的消費借貸歧視"表明,演算法也可能像貸款人員一樣,對借款人產生偏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楊凱生:需儘快建立區塊鏈統一行業標準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