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淵明後來以乞討為生,還留下這首古詩

「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淵明後來以乞討為生,還留下這首古詩

從初中時學過的課文《桃花源記》到著名的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讓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陶淵明。如今對於陶淵明,我們也了解他的一則很著名的故事,那就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當官時間很短就回歸田園。

在古典詩人的視野當中,一直推舉陶淵明是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在李白、蘇軾等很多人的唐詩宋詞當中,都表達出了要學習陶淵明回歸田園的願望。

但是一個真實的陶淵明,晚年生活卻非常凄慘。「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淵明後來以乞討為生,還留下這首古詩。且看: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這首詩歌的題目是《乞食》,寫於陶淵明62歲的時候。此時的陶淵明距離他離開人世只有一年的時間,而且基本上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這首詩歌寫的就是他面對飢餓無能為力,只能出門乞討的悲涼遭遇,讀來讓人心疼不已。

開篇就是「飢來驅我去」,飢餓感催促著我要出去,但是「不知竟何之」,不知道哪裡才能找到吃的。「行行至斯里」,一路上漫無目的的來到前面一個村落,卻「叩門拙言辭」,站在門前卻不好意思敲門乞討。

很幸運的是,陶淵明遇到了一個心地善良的主人,「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他看到陶淵明很可憐,就慷慨解囊拿出很多吃的,讓陶淵明飽餐一頓。飢餓的時候,面對這麼多吃的,而且也遇到了一個能夠說的上話的人,陶淵明「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推杯換盞,很是心滿意足。

酒飽飯足之後,面對這個新交的朋友,陶淵明內心充滿感激賦詩一首。「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結尾的四句詩歌就是陶淵明為滿足他乞討需求的好心人送上的祝福。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借用當年漂母接濟韓信的典故,自謙自己沒有韓信的才能無法之後報答對方。「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不知道如何才能致謝你如此寬頻,就讓我死後來生做牛做馬相報吧!

陶淵明創造出了古代士大夫的一個精神境界,其「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多麼詩意,其「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多麼令人欽佩,可惜的是後來卻有如此境遇,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若故鄉有出路,何苦遠走他鄉!明代一首20字古詩,引多少思鄉情
詩人有組詩四首入選唐詩三百首,我們只要記住這兩句就可以了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