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國古代的一個「蟋蟀皇帝」你未必知道!

我國古代的一個「蟋蟀皇帝」你未必知道!

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南宋有個大奸臣叫賈似道,他除了不學無術、禍國殃民之外,還痴迷於「鬥蟋蟀」,後人戲稱他為「蟋蟀宰相」。可你知道嗎?我國還有一個皇帝也是酷愛此道,他就是明宣宗朱瞻基,老百姓稱之為「蟋蟀皇帝」。

朱瞻基(1398年——1435年)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的長子。幼年時,他就非常受祖父朱棣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永樂九年(1411年),他被祖父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朱棣征討蒙古。 洪熙元年(1425年),朱瞻基即位,一干就是十年。

朱瞻基做皇帝期間,總體上還是有些作為的,史學家們稱:「功績堪比文、景」。但朱瞻基最大的毛病就是酷愛「鬥蟋蟀」,簡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即位之後,他曾經下詔書、派專人讓各地採辦上等的蟋蟀來京供其玩樂,其昏庸可見一斑。問題是這位皇帝是個玩蟋蟀的高手,蟋蟀的需求量不但大,而且品質還要求的高,不是那麼容易矇混得了的。而地方官員為了取悅皇帝,都變本加厲地下達任務,要老百姓全員出動,抓捕品質上等的蟋蟀,這無疑給百姓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和生活上的負擔。

明朝蘇州人呂毖(1611年——1664年)撰寫的《明朝小史》,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原文是:帝酷好促織之戲,遣取之江南,其價騰貴,至十數金。時楓橋一糧長,以郡督遣,覓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駿馬易蟲,必異,竊視之,乃躍去。妻懼,自經死。夫歸,傷其妻,且畏法,亦經焉。故事的大意是:因為宣宗派人到江南要蟋蟀,以至於上等的蟋蟀價格上升到幾十兩銀子一隻。楓橋地區一糧長受上司的委託購買蟋蟀時,發現了一隻特別好的蟋蟀,就用自己所騎的駿馬來換。他的妻子以為駿馬換來的蟋蟀一定不同尋常,就偷偷地打開罐子看,結果蟋蟀跳出來,被旁邊的一隻雞給吃了。糧長的妻子非常害怕,就上了吊。糧長回家看到妻子死了,很難過,也上了吊。這個故事與我們上學時讀過的蒲松齡所寫的《促織》大同小異,都是小故事揭示大主題。

除此之外,朱瞻基還有一些不德的表現,比如,他好房中術,曾向太醫院一位太醫索要這方面的書。這位太醫比較正直,告訴他:我是看病的,先輩(指太醫院)傳下來的也都是些醫書,沒有那類的書。這讓朱瞻基極為不滿,於是就派人把這位太醫偷偷的抓起來關在監獄裡,不讓外人知道。太醫的家人感到蹊蹺,就託人打聽。得知真相之後,太醫的家人也不敢聲張,只能苦苦的等。那位太醫被關了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有屈服,直到朱瞻基死後才被放了出來。

至於朱瞻基「鬥蟋蟀」的戰績如何,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戰績再好也於治理國政無關。宣德十年(1435年) ,朱瞻基在短期患病後意外地死去,終年38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探秘大全 的精彩文章:

原來雷厲風行的朱元璋也是個愛美之人,從他的這個舉動就能看出來
作為梁山好漢中唯一的皇族,為什麼不去和宋江爭奪梁山老大的位置

TAG:歷史探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