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頸型頸椎病「初認識」

頸型頸椎病「初認識」


頸型頸椎病「初認識」

頸型頸椎病「初認識」

撰文 【股骨頭壞死】微信公眾號

編輯 保健君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山大,

「頸肩腰背痛」這些不速之客,

悄然走進了我們生活和工作,

並有時佔據了首要地位,

「箇中滋味」我們多數人都有體味。

今天,我們先認識、了解一下「頸型頸椎病」。

「頸型頸椎病」是頸椎病大家族中的一員,也稱局部型頸椎病,具有頭、肩、頸、臂的疼痛及相應的壓痛點,影像學無椎間隙狹窄等明顯退行性改變,但頸椎生理曲線改變,椎間不穩定及輕度骨質增生等。


頸型頸椎病「初認識」

相對來說,「頸型頸椎病」發病較早,影響人群數量最多,受累人群年齡跨度最大,罹患時間長度最長,但總體而言,可防、可控、可緩解,預後較好。

頸型頸椎病「病因」

「頸型頸椎病」在臨床上極為常見,不少患者以「落枕」的形式來就診多由著涼受風、枕頭不合適、睡姿不當等誘發,實際以久坐(開車、辦公室、伏案工作等),頸部長時間單一姿勢或姿勢不良,導致頸肌慢性勞損、頸項部軟組織不平衡為主要因素,並伴隨頸椎關節失穩,從而誘發一系列癥狀與體征。

慢性勞損

工作姿勢不當

「低頭族」

扭傷、拉傷等

年齡因素

精神因素

頸型頸椎病「初認識」

頸型頸椎病「表現」

1 、頸部癥狀


頸型頸椎病「初認識」

頸部不適感:頸部疼痛、頸部酸脹、頸部發僵,活動或者按摩後好轉;晨起、勞累、著涼或受風后加重。

頸部活動受限:活動時自覺「嘎嘎」響聲,肌肉「板、僵」發板、僵硬,活動時不靈活。

頸項部壓痛:局部觸摸肌肉「發硬」,壓迫酸脹感明顯,但自覺按壓後「舒服」。

2 、肩部癥狀

頸型頸椎病「初認識」

肩部沉重感,自覺「提肩」活動費力,局部酸脹感,按壓後舒適感油然而生,肩部肌肉軟組織緊張,有時疼痛劇烈,甚至自覺雙上肢「串、麻」,卧床或倚靠某處後減輕。

3 、背部癥狀

頸型頸椎病「初認識」

肩背部肌肉發緊、發僵,局部壓痛點,活動後或者按壓後好轉、舒適,癥狀與肩部相似。

4、頭部癥狀

頸型頸椎病「初認識」

有時感覺半邊頭部或者整個頭皮部發緊,悶痛不舒服,單純休息後緩解不明顯。

頸型頸椎病「檢查」

頸椎X線檢查

正位:輕度增生退變,並隨年齡增長程度加重,出現椎體緣、Luschka關節及小關節等增生。

側位:頸椎生理曲度減弱、變直,甚至反曲等。

斜位:椎間孔增生、狹窄等。

過伸過屈位:頸椎穩定性不良。

頸椎CT/MRI檢查

多提示不同程度退變,伴隨間盤及椎管病變。

頸型頸椎病「初認識」

頸型頸椎病「防治」

預防頸椎病的發生,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保持良好的坐姿或者體位。

久坐後適度鍛煉,如頸椎保健操。

通過頸椎運動,避免肌疲勞、痙攣;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適當休息,避免睡眠不足。

改變用枕習慣,避免過高/過低。

仰卧者枕頭高度為自己一個拳頭的高度即可

側卧者枕頭高度為自己一個半拳頭的高度為宜

積極鍛煉,增加頸椎穩定性及全身肌肉協調性。

頸型頸椎病「初認識」

頸椎病治療:

適度活動,必要時頸托固定;

理療:聲、光、電、熱、磁等理療形式均可,注意避免損傷皮膚。

推拿按摩:需要諮詢專業人員,由專業人員操作。

外用藥物:藥膏、膏藥,避免皮膚過敏。

口服藥物: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肌松葯、營養神經藥物等

文章轉載自【股骨頭壞死】微信公眾號

專家簡介

頸型頸椎病「初認識」

孫偉 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教授。中日友好醫院衝擊波醫學負責人、骨壞死專業組組長。國際骨壞死與骨循環協會(ARCO)資深會員,國際醫學衝擊波學會(ISMST)顧問委員會亞洲唯一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衝擊波醫學委員會骨循環與骨壞死委員會主任委員、衝擊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長期從事體外衝擊波治療骨科疾病特別是骨壞死的臨床與科研工作。主持和主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衛生部部屬臨床重點學科及省部級課題多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文章120餘篇、國外SCI雜誌發表50餘篇,主編及參編骨科專著10餘部,獲中華醫學獎二等獎。

歡迎關注中老年保健官方微信(ID:zlnbjzz)

點擊網址即可訂閱2018年紙質雜誌: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中老年保健雜誌全國郵局訂閱:郵發代號 82-221

轉載授權請聯繫我們:010-6421664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老年保健雜誌 的精彩文章:

天天喝茶養生,您知道哪種茶最適合自己嗎?

TAG:中老年保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