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您的孩子沉迷手機嗎?警惕:大腦皮層過早改變,思維語言能力降低

您的孩子沉迷手機嗎?警惕:大腦皮層過早改變,思維語言能力降低

如果您有孩子,想知道他們不停的玩手機、打遊戲,拍照和發信息,是否會影響他們的大腦,那麼你有必要認真閱讀以下內容。

據美國一檔名為《60分鐘》的電視節目報道,美國聯邦政府通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發起了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青少年大腦發育研究。科學家們正試圖了解目前沒有人在做的事情: 孩子們花在屏幕上的所有時間,是如何影響他們大腦的物理結構,以及他們的情緒發展和心理健康的。

這項耗資3億美元的研究初步結果顯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子遊戲正在改變青少年的大腦,電子屏幕的衝擊對年輕人的影響是變革性的,但卻沒有變得更好。

美國21個地方的科學家們已經開始對9到10歲的兒童進行調查,並且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掃描。他們將對11000多名兒童進行為期10年的跟蹤調查,以了解童年時代如何影響大腦、情感發展和心理健康。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蓋亞道林博士在節目中簡要介紹了他們到目前為止的研究成果。

在對4500名兒童進行的核磁共振腦部成像掃描顯示,研究人員發現每天使用電子屏幕超過7個小時的兒童的大腦皮層,與使用屏幕時間較少的受試者相比,存在顯著差異,上圖圖片中的顏色差異對比顯示出了9到10歲兒童大腦的不同,紅色部分代表皮質過早變薄。大腦皮層是處理來自現實世界信息的最外層,他們負責處理五種感官的信息。

蓋亞·道林

大腦皮層變薄意味著什麼呢?這通常被認為是一個大腦成熟的過程。然而科學家預期中較晚時候出現的事情現在更早地發生了。這是不是意味著家長應該對此擔憂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主任蓋亞·道林警表示,還不能得出結論,「我們不知道這是否由屏幕時間引起的。我們不知道這是不是件壞事」。研究人員需要長期跟蹤,才會發現是否存在與這個單一掃描差異發現相關的結果。

該項名為「青少年大腦認知發展」研究的早期結果表明,每天看屏幕超過兩個小時的兒童在思維和語言測試中的得分較低。該研究的主要的數據計劃在2019年初發布。研究人員希望當研究完成時,不僅能夠了解孩子們平均在電子屏幕上花費多長時間以及他們如何看待屏幕花費時間的影響,還能了解一個所有家長都關注的問題:閱讀電子屏幕是否會導致沉迷。

西雅圖兒童醫院的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博士,是美國兒科學會最新的《屏幕使用時間指導建議》的主要作者,他們現在建議家長,「18到24個月以下的孩子,除了視頻聊天,不要使用數字媒體」,使用IPAD的嬰幼兒,它們不會將他們從iPad學到的東西轉移到現實世界。也就是說他們可以用應用程序玩積木,但是真正的積木擺在面前,他們還必須從頭開始。這不是一種可轉移的技能,他們不會把知識從二維轉移到三維。

克里斯塔基斯博士是少數幾個已經針對屏幕對兩歲以下兒童的影響做過實驗的科學家之一。兩歲以下是人類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他說:如果你擔心十幾歲的少年沉迷手機,那麼嬰幼兒更容易收到手機的傷害。因為應用程序更容易讓嬰幼兒得到滿足,他們更容易愛不釋手。

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發現對於電子屏幕的專註會刺激大腦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在激發人類熱情和慾望中起著關鍵作用。它會導致人們更容易衝動行事,也會讓人痴迷刷社交媒體,而不是更多的反省自己。另外科學家還發現青少對於電子屏幕的痴迷,和孤獨感和沮喪感的增加有著一定內在聯繫。

還有重要的一點:電子屏幕用久了傷眼睛,小心近視眼,乾眼症等頑疾。智能手機是個好東西,但要用之有度。特別是身體發育未完全的兒童,頻繁使用電子屏,風險還是太大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馬星球視野 的精彩文章:

銀河系飛快自轉卻為何未撕裂,研究:宇宙中存在95%負質量暗流體
好奇號火星上新發現一塊閃亮的東西,NASA科學家很好奇

TAG:茶馬星球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