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胃潰瘍和胃糜爛哪個更為嚴重?

胃潰瘍和胃糜爛哪個更為嚴重?

在消化科的門診上,經常可以見到病人的胃鏡結果單上顯示胃糜爛即糜爛性胃炎或者是胃潰瘍,甚至兩種情況均可以見到。病人就會想要了解這兩種疾病究竟誰的損傷程度更為嚴重。門診上病人較多,也許醫生並不能予以詳細的講解,只能就患者個人出現的疾病進行大概講解。今天我就這個問題詳細的給胃病患者講解一下,以消除大家的恐慌心理,從而更加準確的對待疾病。

胃壁的結構由內向外依次分為:粘膜層、粘膜下層、肌層以及漿膜層四層結構。胃糜爛的病變部位較淺,其病變不會超過粘膜層,是淺層的病變;胃潰瘍的病變多超過黏膜肌層,甚至可達肌層,當潰瘍深度超過漿膜層時,就會出現胃出血的癥狀。

胃糜爛分為急慢性,胃鏡下又將其分為平坦型和隆起型。平坦型多見於急性胃糜爛,隆起型多見於慢性胃糜爛。隆起型糜爛分為兩型,非成熟型多是炎症充血水腫引起的,胃鏡下為散在點狀糜爛;成熟型的是炎症反覆發作,病灶纖維組織增生而隆起的,又被稱為疣狀胃炎,很多人在自己的胃鏡檢查單上見過該名詞。

胃潰瘍有兩類,急性潰瘍病位較淺;慢性潰瘍病變較重,潰瘍一般深且大,是由於反覆發作而引起的。以慢性潰瘍為多見。

糜爛性胃炎發生的病因首先是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平素飲食結構失衡、十二指腸反流,其他因素如飲酒、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葯等;其病變多呈點狀或散在分布。急性糜爛性胃炎常並發上消化道出血的癥狀,多為少量出血;慢性糜爛性胃炎也可發生少量出血。它發生癌變的風險小,但是疣狀胃炎由於病程反覆而容易發生癌變。其治療首要是殺菌治療,同時予以制酸劑和胃粘膜保護劑。經規律治療多數能夠痊癒,但是與平素飲食、藥物有關,容易複發。疣狀胃炎單純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目前還未有針對該病的規範化治療。

胃潰瘍產生的病因首要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葯、吸煙飲酒、不規律飲食、胃酸分泌過多,其他因素如患心血管疾病、肝硬化等疾病,情緒等。胃潰瘍多為單發,也會誘發出血,出血量較大,且潰瘍較深時容易發生胃穿孔危重症;該病如果不積極規律治療是有癌變風險的,本病只要積極正規治療,多數能夠被治癒。

一般來看,胃潰瘍是較胃糜爛嚴重的,但對於急性糜爛性胃炎和疣狀胃炎也要引起積極的重視。臨床上無論是何種疾病我們都要積極治療,不可拖延,以防發生不必要的併發症。

(文中配圖均為資料圖,僅供參考)

(作者 王倩倩,醫學碩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杏花島 的精彩文章:

只要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就會發病嗎,應該怎麼預防呢?
慢性腎臟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TAG:杏花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