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德戰爭中,正面交戰激烈,蘇聯為何沒有「敵後武工隊」

蘇德戰爭中,正面交戰激烈,蘇聯為何沒有「敵後武工隊」

1941年6月22日,德軍違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發動了閃電戰。由於戰爭的爆發極其具有突然性,蘇聯軍隊準備不足,位於蘇德邊境的200多萬蘇聯軍隊一個周的時間就崩潰了。

德軍此前剛剛在1年前擊敗了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也有採取的閃電戰,法國軍隊的軍事設備保留完整,原本只有2800兩坦克的德軍,又得到了3200輛坦克,軍隊規模迅速增大,加上德軍在此前的爭鬥中獲得了大量的實戰經驗,具備世界上最優秀的陸軍戰略思維,因此對蘇聯前期的進攻猶如秋風掃落葉。

戰爭爆發3個月,蘇聯丟掉了東歐糧倉烏克蘭的首都基輔,沙俄時期的首都列寧格勒以及當時的首都莫斯科也暴露在德軍的火力當中。僅僅三個月的時間,這個世界上國土縱深最大的國家,首都就要不保了。

然而,從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德軍通過坦克的高機動性快速推進,一些沒有被他們消滅的蘇聯軍隊還在後方追趕他們;為了能夠快速的達成合圍目標,很多時候德軍會越過蘇聯軍隊,直接進攻其後方目標。在德國元帥曼施坦因回憶錄中,他所在的第56集團軍為了配合第8裝甲師奪取一個叫迪納堡的蘇聯城市,4天突進了300多公里,結果路上的蘇軍沒有來得及交火,等他到達迪納堡後,那裡的蘇軍也逃跑了。

由此可見,在被德國佔領的大片蘇聯土地上,仍然保存了大批的蘇聯軍隊,德軍來不及將他們擊潰。可是,為什麼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幾乎沒有出現過「敵後武工隊」這樣的偉大力量,組織敵後戰場的抗德活動呢?

要知道,1942年之後,我們的敵後戰場抗擊了大部分的日寇,可見敵後戰場的作用之關鍵。

在根據蘇聯歷史和朱可夫回憶錄總結成的《朱可夫傳》中,蘇聯軍隊在大範圍撤退的時候,曾經將槍支發給了後方的蘇聯百姓,有時候一座城市甚至能夠發放十幾萬槍支。隨後的一幕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反擊白匪時的場景很相似,白匪殺回的時候,蘇俄百姓主動上交了槍支。蘇德戰爭時期,蘇聯百姓們也有大規模上繳槍支的行為發生。

今時今日他們被冠以戰鬥民族,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們懦弱了、放棄了抵抗?

這其中首先有蘇聯方面的原因,蘇聯方面本身上是組織了敵後反抗的,不過卻沒有進行重視,只是派了一些年輕男女為主的特工去刺探德軍情報,對敵後戰場散發了一些傳單和照片,但這些對於組織普通人反抗沒有幫助。

其次,德軍實施了嚴格的管控法律,如果有一名德軍士兵死亡,可能附近的蘇聯居民都要陪葬。

以上兩條都是浮在表面上的原因,日寇當年更加殘酷,但我們的敵後武工隊和民間抗日組織依然活躍。其實,德國元帥曼施坦因曾經總結的兩個更深層次的原因,或許能夠更合理的詮釋德軍後方的蘇聯百姓缺乏反抗的原因:

1、蘇聯的國土擴散比較快,在白俄、烏克蘭、波蘭以及克里米亞等地,存在著數十個不同的民族,大多數連語言都沒有被統一,他們對德國人的入侵概念很模糊。除了東歐居住的猶太人進行了反抗之外,西烏克蘭人、波蘭人、韃靼人、車臣人、土爾扈特人等民族甚至大批加入德軍。

而且在靠近克里米亞,直到俄國母親河伏爾加河附近一帶,還生活了300多萬的德意志人,儘管戰爭一爆發蘇軍就很快將他們遷移到了哈薩克,可遺留下來的德意志人數量也很多,對當地也很熟悉,當地的俄族想要躲進深山打游擊,難度極大。

2、曼施坦因提到了德軍對蘇聯農場的搶劫問題,許多對二戰比較熟悉的人都很清楚,曼施坦因在進攻蘇聯時期行為並不好,執行了一些納粹的種族命令和掠奪命令。

曼施坦因在紐倫堡法庭,以及後來回憶錄中稱,德軍從來不搶劫。他所總兵掠奪的都是一些蘇聯農場,礦場,而這些是蘇聯的國家財產,屬於戰利品,因此德軍在蘇聯從未搶劫,因為這裡沒有私產。

當然,曼施坦因這種說法是有扯淡之嫌疑的,因為當時的德軍幾乎掠奪了法國、荷蘭等國的全部糧食,西歐百姓草木為食----這可是私產。這些掠奪的東西供給前線、義大利和柏林,有些被當成了高官的私產。

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德軍在搶走了蘇聯農場、供銷社、礦場的物資後,蘇聯百姓卻沒有感同身受的痛楚,甚至還會在德軍離開後去撿一些殘渣。德國來之前,沒有一樣東西是自己的,德軍來了之後,反倒是有了點財產,這點蠅頭小利,卻動搖了普通人的抵抗信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天就是歷史 的精彩文章:

皇帝練兵弄假成真,擊退強敵!被群臣否認
史上兩大敗家子,全國百姓數百年積累,不足他們一人燒包!

TAG:今天就是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