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讀懂《心經》,你會明白人生再難也有希望

讀懂《心經》,你會明白人生再難也有希望

我們為什麼有那麼強的執著

「想」是對感受進行判斷,讓我們產生行為並通過「身語意」三門表現出來。這是關乎每個人的生命科學,也是我們生命的麻煩所在。

「色、受、想、行」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卻是我們生命背後的一雙黑手。它起於小小的「色」,成就於一個行動。它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加速,不斷增長力量,直到我們不可控制的地步。

我們為什麼有那麼強的分別?為什麼有那麼多嗔恨?是因為我們雖然平等地感受到一切,卻對它起了自我執取,產生了相對的行為。因一切的想法產生的一切行為,形成了生死疲勞。

不同的看法造成不同的命運

這些痛苦的根源就是我們的「看法」。我們認為一切現象是實有的,不知道所謂的「有」是業的感召。業的感召是什麼?我們認可一個價值,外界就出現與這個價值相應的現象讓我們執取。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的原因所在。

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不一樣,每一種執實的看法會產生相應的認知,所以對同樣的現象大家的看法都不一樣。由於對世界的理解各異,每個人的命運也千差萬別。

色即是空

觀世音菩薩在《心經》中提出了他對這個世界的看法:「色不異空」。我們認為現象是真實的,觀世音菩薩卻認為它不存在,菩薩告訴我們,色和空是一樣的。

我們認為所有的事情是真實的,但是我們經歷之後會發現,過去認為真實的事情,在後知後覺中又會感到它好像沒有那麼真實。就如小孩子有一個玩具:哇,這是我的,它很好玩。而老年人卻覺得一點意思都沒有:我小時候怎麼會喜歡這個東西呢?

悲智雙運才能避免危機

心是無常變化的。在心見到對境,以自己的視角去看一個現象時,它暫時是真實的。所謂的「暫時」就是真相,「暫時」就是觀世音菩薩告誡我們的:一切法沒有本質。不要凡事斷然下結論,事情要慢慢來。這是觀世音菩薩給予我們看待事物的不同視角。

比如面對時代的困境,大家給出來的解決方案都不同,只有少數人能將問題看清楚,他們並不認為現實無可救藥,智慧和信心成就了他們的信念。最為重要的是,這種信念是從對眾生的慈悲而來,如果沒有慈悲就不會生出解決困局的方案。

佛教中有這麼一句話:「有佛法就有辦法,有慈悲就有方便。」人類正是在這樣的慈悲和智慧下永不放棄地探索,於實踐中不斷調整,從而避免了一切危機。

凈化「識」是生命的希望所在

觀世音菩薩非常清楚地提出論點:色是如此,基於色的受是如此,基於受的想則更加自我與虛無縹緲。「識」它來源於我們過去分別心的累積,是可以改變的。如果從現在開始我們賦予它另外一個角度,「識」就會被凈化,這正是我們生命的希望所在。

我們為什麼修行?因為識可以用智慧凈化,可以變得有序、穩定,觀世音菩薩提出般若的真相來教誡我們世人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這就叫「般若」。

《心經》書法:繼程法師

未完待續

編輯:法地

預告

——

不知「空相」,我們將一生都活在錯覺中

敬請關注《心經》系列連載(六)

連載五:本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放下情緒與對錯,安然面對一切
般若是無上的,是光明的,大家向光明去吧,不要在無明裡待太久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