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如何應用急診腹部CT診斷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

如何應用急診腹部CT診斷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

作者:段立偉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胃腸內科及消化內鏡中心

大多數急性胃炎表現為無癥狀或臨床癥狀輕微,所以大部分患者不會選擇就醫。但有少數就醫患者表現為上腹陣發性劇痛,這部分患者腹痛性質劇烈,與其他急腹症很難鑒別,如何應用現有的各種檢查手段快速、正確地診斷這類患者呢?

其實,對於急性腹痛的患者,臨床醫生習慣於急診行腹部CT檢查。這部分表現為急腹症的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患者在腹部CT掃描時可見到以下典型的徵象:1.病變主要位於胃竇部,胃竇部胃壁瀰漫性增厚,薄厚均勻,各層解剖結構完整、清晰;2.增厚的胃壁有分層現象,從內向外依次為高密度、低密度、高密度影,其中兩層高密度影之間的低密度影非常明顯;3.低密度帶是引起胃壁增厚的主要原因,其CT值在18HU-28HU,呈液體樣密度,即胃壁水腫征,CT值接近液體密度,增強掃描時因黏膜層強化而水腫帶變得更加明顯。CT下胃壁的異常部位與胃鏡下病變部位相一致,糜爛、出血及淺潰瘍主要位於胃竇部,分析這層低密度影是炎症侵犯黏膜下層引起黏膜下層水腫和出血所致。

圖1病例1:胃竇部胃壁明顯增厚,中央呈低密度水腫;

圖2病例1:胃鏡可見胃壁廣泛糜爛,淺潰瘍,較多血痂覆蓋。

圖3病例2:胃壁明顯增厚,分層明顯,中央呈低密度,CT值為18HU;

圖4病例2:胃鏡可見胃壁廣泛糜爛、白苔,褐色血痂覆蓋。

圖5病例3:增強掃描黏膜層強化明顯,水腫低密度帶更明顯;

圖6正常胃壁內可見小氣泡影、疏密相間,胃竇部胃壁厚度0.2cm。

但對於接診醫生,看到胃壁增厚,除了想到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外,還要注意與胃惡性腫瘤鑒別。在沒有對比劑充盈下,隨機掃描胃,正常胃壁在胃底、胃體部位由於皺襞內可以夾雜多少不等的小氣泡,胃皺襞呈毛刷狀、等距齒梳狀、車轍樣,胃壁密度呈疏密相間,厚度約1.0至2.0 cm,胃竇皺襞不明顯,而呈線性走行,厚度約0.1 cm至0.3 cm。胃底部胃壁由於有皺襞而顯得最厚,其次為胃體,胃竇部最薄,但胃壁厚度過渡平緩,無明顯增厚及變薄處,更沒有分層現象。而胃惡性腫瘤胃壁增厚多為局部,厚薄不均,表面多凹凸不平,有的呈結節狀,黏膜有中斷,增厚部位在平掃及增強掃描時一般沒有分層現象,癌症腫瘤的CT值呈軟組織密度,為35-55 HU,增強掃描時腫瘤在各期會有不同程度強化;中晚期病例多伴有周圍淋巴結增大、胃壁外脂肪線消失、鄰近臟器侵犯。而發生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時其胃壁增厚部位均勻、規則,胃壁水腫,中間的低密度水腫帶CT值接近液體CT值,為18-28HU,更不會伴有周圍淋巴結增大、脂肪線消失、鄰近臟器侵犯等現象。

圖7病例4:胃低分化腺癌,胃竇局部增厚,表面不平,密度均勻。

圖8病例5:胃黏液癌,胃竇增厚,CT值42HU,可見點狀鈣化,無分層現象。

當然,對於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急診腹部CT只是使診斷有明確的方向性,節省了確診時間,減少病人的痛苦,該病的最終確診仍需要儘快行胃鏡檢查來確定,同時需胃鏡檢查排除惡性病變。

關注消化,攜手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咽喉部異位胰腺致喉梗阻一例
12 種抗菌葯合理使用寶典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