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紅軍時期 我軍的對空鬥爭

紅軍時期 我軍的對空鬥爭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沒有空戰和防空能力的工農紅軍在敵機的侵襲下吃盡了苦頭,由此,廣大蘇區軍民因陋就簡構築起了一道嚴密的防空安全屏障,用非對稱武器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

敵機兇猛,欺人太甚

1930年年底,蔣介石揮聚10萬人馬南下直取江西蘇區,空軍也被編入作戰序列,3個航空隊共7架戰機分別進駐南昌、樟樹和吉安機場。次年4月又增加了一倍的兵力和戰機,執行對蘇區的偵察、轟炸任務,但因航程短,載重小,只能勉強飛到吉安東固和興國等地上空投擲少量炸彈,並沒有對紅軍主力構成威脅。

兩次軍事「圍剿」均遭敗績。1931年7月,蔣介石親任海陸空總司令,調兵遣將30萬,指揮、發動了第三次軍事「圍剿」。開戰不到10天,5個航空隊45架戰機投擲重磅炸彈上千枚。興國高興圩一戰,擔任主攻的紅三軍團傷亡2200餘人,折損了2名師長,紅3軍軍長黃公略也在吉安東固六渡坳遭敵機掃射陣亡。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當天,國民黨南昌行營航空處派出10多架轟炸機,飛臨瑞金和鄰縣長汀境內投彈百餘枚,炸毀民房幾百棟。

1932年5月,蔣介石把軍政部航空署劃歸軍事委員會管轄,大量購買西方先進飛機擴編成7個航空隊,並在南京、武漢、南昌等地另設23個航空站;軍政部航空學校升格為中央航空學校,蔣介石自任校長,高薪聘請外籍教練訓練飛行員。次年2月,航空署實行標識、軍銜改革,空軍正式脫離陸軍成為一個獨立的軍種。在宜黃草台岡戰鬥中,紅一軍團前沿指揮所被敵機投彈擊中,總指揮林彪險遭毒手。4月,敵機偷襲了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和紅一方面軍總部駐地,其中一顆啞彈就落在毛澤東主席辦公地附近,臨時中央政府被迫從葉坪遷址沙洲壩;另一顆炸彈則把紅軍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當場炸暈,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

9月,蔣介石陳兵百萬,投入戰機200多架,開始從四面夾擊中央蘇區。眼看著包圍圈越縮越小,紅16軍軍長兼湘鄂贛軍區司令員孔荷寵見勢不妙,帶著沙洲壩中央機關分布圖叛變投敵。國民黨空軍按圖索驥,對沙洲壩地面建築物連續轟炸了3天,迫使臨時中央政府再次搬遷到雲石山。

1934年9月30日,中央蘇區東線最後一道安全屏障——福建長汀松毛嶺失守,中央紅軍主力被迫全線撤退,踏上了漫漫萬里征程。沿途國民黨軍隊對紅軍圍追堵截,所有戰機起飛,超低空輪番轟炸、掃射負重前行的紅軍隊伍,每投下一顆重磅炸彈、射出一梭機槍子彈,就有大片紅軍戰士倒下,僅湘江一役,8.6萬中央紅軍大幅減員至3萬餘人。

避害就利,遁跡潛形

當時,紅軍既沒有防空作戰經驗,也沒有遠程高射武器,更沒有自己的飛機。軍民大多孤陋寡聞,不知飛機為何物,對飛機參戰的威力認識不足,以至於敵機來襲時不僅不躲避,反而奔走相告,爭相競睹。在吃了幾次虧後,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針對這種情況,紅軍總部建立和制定了一套空襲預警機制和應急預案,規定部隊行軍一般選擇在夜間、拂曉或陰雨大霧天氣,白天必須披戴防空偽裝;統一防空信號,一旦發現敵機,或吹號放炮,或敲鑼鳴鐘、燃放煙火報警,引導軍民就地疏散、隱蔽。紅一方面軍還利用戰鬥間歇,在興國等戰地搶挖了一批俗稱「飛機洞」的簡易防空設施。

第四次反「圍剿」大獲全勝,紅軍繳獲了一批火炮和新式機槍,經軍工部門改造成對空射擊武器配備到各軍團。紅軍大學增設了重機槍和防空連,結合實彈射擊演練,重點傳授高射機槍的性能與射擊原理、防空陣地的選擇與構築、敵機機型的識別等專業知識。

1933年8月,中央軍委頒布《嚴密防空防毒,粉碎敵人五次「圍剿」》訓令,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人防工作政策和組織法規,蘇維埃各級政府紛紛設立防空防毒委員會,村村設號炮所,家家挖飛機洞,掀起了群眾性人防戰備基礎建設熱潮。10月,中央軍委成立防空科,自編教材,自製高射架、瞄準器和活動飛機靶等教具,對12個排400多名學員進行為期3個月的防空強化訓練。結業後,其中9個排分配回各師部,3個排留在軍委,擔負首要機關的防空警衛職責。

中央紅軍主力在長征轉移途中,敵機一路上如影隨形咬著不放,防空、反空中偵察成了一項事關生死存亡的重要任務。遵義會議後,毛澤東重新執掌軍事指揮權,他採用高度機動靈活的運動戰術,忽東忽西,若隱若現,牽著國民黨軍隊的牛鼻子在窮山惡水間捉迷藏,並不時地抓住有利戰機,迎頭痛擊空中飛賊,一舉扭轉了長期被動挨打的局面,奪得了戰略主動權。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1931年4月,一架國民黨軍用飛機因迷航、油料耗盡,意外落入鄂豫皖蘇區,飛行員龍文光經勸降棄暗投明,飛機取名為「列寧號」。在此基礎上,1931年5月,鄂豫皖蘇區蘇維埃政府航空局成立,龍文光擔任局長。9月8日,龍文光在紅四方面軍政委陳昌浩的指示下,駕機飛臨武漢上空偵察、散發傳單,迫使當局實行燈火管制,震撼一時。11月7日,「列寧號」再次帶彈升空,轟炸了黃安縣城國民黨69師指揮所,挫動守敵軍心,棄城不戰而逃。

1932年4月20日,紅一軍團攻佔福建漳州城,繳獲了國民黨閩南航空處的一架教練轟炸機,經修復正常後,正式取名為「馬克思」號,並奉命轟炸了贛州軍事目標。但隨即遭到粵軍空軍報復,3架敵機轟炸、掃射了設在瑞金的紅軍學校演兵場,炸死三四名正在實彈演練的學員。該校師生義憤填膺,紛紛舉起手中武器對空反擊,其中一架敵機被3期步兵科學員王文禮準確擊中油箱後墜毀,另外兩架也受了輕傷,倉皇逃遁,王文禮由此創下了紅軍用步槍擊落敵機的先例。

1934年9月7日,紅六軍團17師先頭部隊挺進到廣西全縣時,被一架桂系空軍AVPO-637號輕型偵察巡邏機發現。該機按下機頭就是一陣俯衝掃射,打死打傷十幾名紅軍戰士。前衛連官兵立即集中火力將其鎖定、擊落,2名飛行員負隅頑抗被當場擊斃。11月24日,紅一軍團2師突破敵3道封鎖線,兵臨湖南道州城下,國民黨空軍3中隊8架戰機從郴州機場趕來增援。師長陳光一面指揮部隊疏散隱蔽,一面組織神槍手對空狙擊,一架編號為「709」的驅逐機被擊中油箱,墜落於白芒鋪鄉小甲圩境內,飛行員被活捉,飛機被燒毀。

1935年3月,中央紅軍三渡赤水,攻佔黔北名鎮茅台。國民黨空軍3架偵察、轟炸機尋蹤覓跡而至,輪番攻擊、騷擾中央縱隊駐地。軍委警衛營防空連連長葉蔭庭採用3根木頭做活動支架,配上簡易瞄準鏡、測遠器,用4挺漢陽造重機槍改造成的高射機槍成功擊落一架德國造「非爾卡」偵察機,嚇的另2架敵機一溜煙逃回了清鎮機場。

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後軍威大振,對空鬥爭越戰越勇,接連在四川黑水、松潘和天全境內擊落3架敵機,擊斃國民黨空軍3中隊副隊長朱嘉鴻、5中隊隊長王伯岳等人。國民黨空軍折戟沉沙,懷疑紅軍掌握了秘密武器,從此再也不敢輕舉妄動。10月7日,紅軍三大主力解除了空中威脅,輕裝上路,全速向北挺進,安然抵達甘肅會寧,歷時兩年的長征至此宣告勝利結束。

■王衛斌

來源:解放軍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