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阿來登名人大講堂妙讀深解蘇東坡:具有強健人生觀、豁達世界觀

阿來登名人大講堂妙讀深解蘇東坡:具有強健人生觀、豁達世界觀

封面新聞記者張傑 攝影 雷遠東

穿著紅色毛衣,緩緩走上台的阿來,一上場就給大家表示自己的歉意。「講蘇東坡,我本應該站起講的。而且,為了這次演講,我此前還特別添置了一套新衣。可惜前幾天爬山,腰受傷了,今天只能坐下來,穿著便裝講。」12月10日晚,由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承辦的「名人大講堂」,繼11月「杜甫月」之後,迎來「蘇東坡月」的首場講座。獲茅獎、魯獎的四川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阿來,帶來一場主題為《東坡在黃州》的演講。在演講中,阿來對蘇東坡這位被公認是典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活標本,有「萬人迷」之稱的千古文人,其身上折射出的人文光芒,人生哲學,進行了精彩的探尋式剖析。

全程演講,阿來完全脫稿,侃侃而談,其中涉及大量的人文、歷史、經濟知識,而且多次進行古今對照,連接歷史與當下。他援引詩詞,隨手拈來,尤其是對《寒食帖》《前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記承天寺夜遊》等蘇東坡在黃州所作的多篇不朽之作,進行了細緻的文本分析,甚至還附帶普及了不少植物學內容,顯示出其強大的知識結構、敏銳的人文解析力和深邃的思考能力。

阿來的語言表達能力也相當不凡,在演講中,他也不乏調侃、幽默之詞,引發眾人多次會心一笑。對蘇東坡有如此深刻的認知,除了對其文本的閱讀,為了更深刻地貼近蘇東坡的心境,阿來還曾經兩次專門到黃州、赤壁去追尋蘇東坡的足跡。演講時至寒冬深夜,現場卻蕩漾著溫暖的人文氣氛。

「公元1086年正月初一,蘇東坡被人押著到流放之地——黃州。」阿來首先講到蘇東坡被流放到黃州的歷史背景、事件緣由。他講到蘇東坡在北宋的政治遭遇,蘇東坡與司馬光、歐陽修等人的歷史淵源,以及蘇東坡作為優秀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當時對知識分子的要求,並不僅僅是寫文章,而是要有能力關心國家,關心社會,關心百姓,具備儒家知識分子的典範素質。蘇東坡的文章價值,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達到極其受歡迎的程度。但蘇東坡不僅僅滿足於文學成就,他存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情懷。比如他對王安石變法有自己的看法。」

在談到蘇東坡到黃州當團練副使經歷時,阿來將蘇東坡到黃州,與杜甫來成都的情況進行對照。特別提到,蘇東坡遭受到從名動京城到開荒種地「懸崖式降級」的經歷,並沒有徹底頹廢。「一般人有這種遭遇,很容易就被壓垮了。但蘇東坡胸懷很豁達,他出去交朋友,談禪聊詩,也自得其樂。」

在黃州,蘇東坡寫出了《赤壁賦》前後篇,《念奴嬌·赤壁懷古》,詩書雙絕《寒食帖》,以及《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記承天寺夜遊》等不朽之作。「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雖然腰部有傷,但阿來還是站起來,為大家逐字講解蘇東坡的書法作品——《寒食帖》。「這不僅僅是一件書法精品,還是一部文學佳作。」講及此,阿來也忍不住提到當下一些書法家,缺少原創寫作能力,書法內容往往只會抄寫別人的詩文作品。

「壬戊之秋,七月既望。」蘇東坡《前赤壁賦》千古流傳,魅力無窮。阿來也根據其中一些尤為精彩的句子,解析蘇東坡深刻的人生哲學。在《念奴嬌·赤壁懷古》這篇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名篇中,阿來則點出蘇東坡從自然去體會生命的短暫與永恆。從詩詞風格入手,阿來又對蘇東坡的詩詞風格中表現出的豪放、曠達、直率,同時也能做到婉約深情,表達了深深的欽佩。 由此阿來也得出:「蘇東坡不僅僅是一個有知識的文人,更是一個具有智慧,具有強健人生觀、豁達世界觀的大知識分子。」

黃州、惠州、儋州是蘇東坡一生最倒霉最潦倒時待的三個地方,「但正是他人生遭遇低谷的時候,在他最潦倒的三個地方,蘇東坡寫出了他一生最輝煌的詩文,達到了作為一個文化大家的輝煌成就。」這種人格彈性,豁達心態,完成自我的典範力量,也讓阿來多次由衷「點贊」。「試問,今天的人,有幾個能做到?但蘇東坡完成了這樣一個奇蹟。就像杜甫,在他最顛沛流離,流離到成都的時候,寫下人生最美的詩篇,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這是至今為止描繪成都最美最美的詩句,全是杜甫在一生當中顛沛流離寫的。」 阿來也指出,蘇東坡對於當下四川人文精神建設的積極意義,建議川人多從蘇東坡身上獲取寶貴的人文資源,注入當下的社會生活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諧劇第二代掌門人沈伐 明年諧劇誕辰80周年 想為傳承聚人才
紀敏佳現身資陽「代言」安岳檸檬 將發微博分享給更多人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