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緒教養

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緒教養

一、為什麼情緒難以控制

為什麼明明不應該生氣,可是還是抑制不住呢?老師在課堂上給出了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情緒的生理機制,人類情緒是在大腦皮層的邊緣系統這些比較低的層次、比較原始的腦區動作。它是以類似本能的反射方式來對外界的信息做回應,就像眼睛被光照了瞳孔會自然收縮一樣,不經過考慮就做出回應了。因為來不及思考再反應,所以很難由意識來掌控它。二是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裡面,缺乏對情緒的專門教育。作為父母本身也不知什麼樣的情緒是合宜的,弄不清楚自己的真正狀態,當然也沒有辦法給孩子正確的指導。

二、如何墊定孩子的情緒人格

一個人的童年時光是建構情感人格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經歷所形成的情感人格會跟著這個人一輩子。在這個階段,孩子最需要的「愛」,這是人類正常健全發展的基本條件,孩子早期尤其是0到6歲,對親子關係的依賴很大,如果這個階段能夠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有緊密情感連結,被愛的孩子會更獨立,而不是和父母脫離的孩子更獨立。因為充分的愛讓孩子心裡感覺安全,這些孩子會較早地開展探索行為,比較早的獨立。相反,一個得不到情感滿足的孩子,可能在將來的人生中,不斷尋找那個心中始終沒有被填滿的空缺,雖然外表和行為獨立了,但心理上卻一直沒有真正的獨立。

0到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如果這時候父母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嚴格的要求孩子,為了學習去逼迫孩子,會給孩子帶來壓力。這種壓力荷爾蒙如果分泌過量,會導致孩子快速發育中的腦袋受到嚴重的損傷,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和學習能力。研究發現,孩子即使不受虐,但是父母長期感情不好,整天在家裡吵架打架,在這種家庭氣氛很差的情況下,孩子的大腦也會出現創傷形態。因此在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給孩子情緒上的安全才是重要的。

如果希望孩子早一點在身心方面都能夠真正的成熟獨立,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給他足夠多的愛,千萬不要去剝奪孩子愛的需要。孩子童年時期的經歷就是在建構大腦的迴路,建構他的情緒人格,孩子情緒人格建立好壞的關鍵因素就在於父母。如果我們要送給孩子一個最重要的禮物,不是拚命送去各種潛能開發培訓班,而是要先給孩子一對相愛的父母和一個溫暖的家。

三、情緒教養包括哪些內容

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緒教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情緒的表達

表達就是孩子把他內在的感覺表達出來,孩子表達的情緒的方式很多,比如哭鬧、丟東西,甚至在地上打滾都是情緒的表達,只不這些表達方式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是孩子能夠用語言策略來取代肢體策略,還要合適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那我們平時怎麼做呢?

我們平時發現孩子有情緒狀況的時,就要教孩子先描述情境,再表達感受。讓孩子知道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感覺到「高興」或「生氣」,當孩子真的用嘴巴說出來時,我們一定要及時給予回應。讓孩子明白用說的方式,也會達到他想要的效果,不斷地鼓勵孩子說出來。這樣慢慢地孩子就學會了把內在感受用口語的方式合宜地表達出來。

當孩子有這個能力以後,我們還要教孩子能夠在不同的情況下,適當地,不傷人地去表達自己的感受,不要亂表達。要讓孩子明白在表達自己感情的時候要懂得體貼和愛人,不能不尊重別人,嘲笑別人等。

2、情緒的理解

情緒是一種很朦朧的感受,要清楚現在是什麼狀態,為什麼會這樣,我們需要給情緒命名,去了解情緒理解的核心內涵。比如給孩子描述什麼叫做高興?高興的狀態是什麼樣子的,做給孩子看,嘴角上揚,眼睛亮亮的等等,然後再讓孩子也來學習表現出高興的樣子。什麼時候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比如在吃好吃的糖果、玩滑滑梯時、和爸爸做遊戲時就會很高興對不對?這樣觀察表情和肢體動作的活動可以讓孩子學會察言觀色,提高對別人情緒的敏銳度。

3、情緒的調節

情緒的調節是當有一個很嚴重的負面情緒的時候,怎麼通過一個簡單可行的方法幫助自己回到一個正常的水準。孩子掌握情緒調節這個能力至關重要,因為人生不可能沒有挫折,我們要讓孩子明白這些負面情緒是可以通過自己來調節的,隨著孩子的長大,他調節自己情緒的方式也在變化,當父母不在身邊時他可以獨自面對,順利解決。

四、孩子的情緒教養具體怎麼做

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緒教養

1、通過玩遊戲做情緒教養

爭對0到6歲的孩子,遊戲是孩子配合家長最好的方法,可以和孩子玩情緒圖卡的遊戲,在卡片上寫高興、生氣、難過和害怕等表情,大家一起來孩子隨機抽取卡片,比如媽媽抽到「高興」卡,可以說:「媽媽今天很高興,因為寶寶今天給我說愛媽媽」。爸爸抽到「生氣」卡,可以說:「我覺得今天很生氣,因為被老闆說了一頓」。家裡的人都可以參與到活動中,描述自己為什麼會有的這個情緒。通過遊戲讓孩子明白情緒背後是有原因的,而且很可能由很多不同的原因造成。

除了描述,還可以和孩子玩「情緒經驗敘說」的遊戲,抽到不同的情緒卡,請孩子說出自己最……的經歷,通過個遊戲,家長會得到孩子的很多秘密,孩子在述說這些過程的時候,就是在調節情緒了,特別是些不好的經歷。有時候,光聽別人悲慘的經驗也是一種療愈。遇到相似的問題,看看別人是怎麼處理的,怎麼才能釋放心中的不快,讓小朋友自己去想,這些分享的過程可以順利化解掉很多不良情緒,整個過程家長只要做好引導孩子往解決問題的策略上去想就可以了。

2、在真實情境中家長應該怎麼做?

這一課,老師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比如說有一個小孩用積木正在蓋一個城堡之類的大工程。這個小孩好認真地一直搭搭搭,搭了大概四五十分鐘。這個時候,有一個冒失鬼突然衝過去,把他剛剛辛苦搭的積木,全部都衝倒了,孩子一看大哭起來。怎麼辦呢?

這時候父母可能會說:「啊,他把你積木弄倒了,這樣好了,我叫他幫你把積木堆回來,好不好呢?」其實,仔細想想,這是個「餿主意」,孩子心想:「積木之前是我一個人玩的,辛辛苦苦搭完的積木,不只被別人撞倒了,現在媽媽還叫他來一起玩,我到底得到了什麼補償?」而且對於另一個小孩來說,他不知道剛剛是怎麼疊城堡的,他要怎麼幫助疊回原來的樣子呢?這顯然是在為難他嘛。這個看似合理的建議,孩子的情緒完全沒有得到平復,而那個要補償他的人,也不知道該怎麼補償。

其實這時候,協商這個事情,應該留給孩子自己去做,而不應該是父母幫他做。這時正確的做法是先同理孩子,「你很生氣,要怎樣才會不生氣呢?」讓孩子自己想,看他到底想要怎樣?其實孩子給出來的答案很可能非常出人意料。可能是想要對方的某個東西,只要是合理的,家長都不要去干涉,在雙方的協商過程中,家長只要起到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就可以了。如果這個協議達到,孩子心理所有創傷都平復了。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認真去思考,什麼才是一個合理的要求,自己既可以得到補償,而且這個補償是對方給得出來的、合理的,自己又滿意的結果。

爸媽不要隨便出主意,而是協助孩子來回地折中跟協商。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就幫他學會這種協商能力,這可是他這一生極其珍貴的能力。所以,當孩子和別人爭執的時候,我們不要總是教訓他,反而要把這些爭執當成機會拿來教他,教他怎麼表達感受,怎麼去跟別人協商。

五、青春期孩子的情緒疏導和情感教育

我們前面強調的是0到6歲孩子的情緒教養,下面來談6-12歲兒童期和12歲到18歲青春期孩子的情況。

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緒教養

1、兒童時期:打好情感根基

在這個大概長達五六年的時間裡,孩子最重要的觀察對象其實就是父母。孩子生活在家裡,父母如何對待彼此、如何相處,會成為一個不可抹滅的印象,成為他內建的互動模式,會影響到他之後的人際相處,甚至是之後的婚姻。所以打好感情基礎仍然是重中之重。

除些之外,情緒的表達、情緒的理解,還有情緒調節的策略等,之前在幼兒時期的做法,兒童時期仍然可以繼續做。兒童期的孩子繼續做這些事,品質和深度會不一樣,孩子的情緒表述和討論的能力會比之前更加提升。

2、青春期:少說多聽+重複語尾、教孩子把性和愛連結到一起

當兒童期這個比較穩定的時期之後,就進入到最棘手的青少年時期,也就是孩子12~18歲這個階段。父母會感嘆當年那個小天使,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就消失了,孩子變得很不講道理,情緒變化多端,難以相處。事實上,青少年的變化,很大一個因素,來自於性生理的變化。他體內性荷爾蒙的劇烈變化影響到他大腦的改組,身體的發育,認知的改變,以及情緒人格的發展。

老師作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青少年期,好像人家家裡正在裝潢施工打掃,然後你跑過去,又希望人家好好招待你,又要對你有禮貌。這是不太可能的要求,因為這正是大腦最忙、身體最忙、功課也最忙的時期。所以,你會發現青少年時期是一個很不好處理的階段,但這也是孩子情緒學習很重要的一個轉折階段。

這個階段,家長要做的一個事情,就是從現在開始,「少講道理,不要嘮叨」!給他吃,給他生活的照顧,仍然關心他,愛他。但是不要啰嗦,父母講的道理其實他早就知道了。這時要做的事情叫做「聽」,當事情還沒過度發展的時候,就不要過度回應,只要傾聽就好。如果能夠學會傾聽,孩子才會和家長保持溝通。相反,只要家長不去聽而是要一直講,那和孩子的衝突一定會來。還有一重要的點,重複語尾就是重複孩子說的最後一句話,當我們複述孩子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孩子會覺得,我們在聽他說,而且完全理解他的情緒。然後等他把要講的講完,心平氣和地把一整天的怨氣吐完之後,就會開開心心地回房間寫功課去了。

到了青少年後期,孩子開始性生理髮展,但心智還非常的幼稚。家長要幫助孩子在開始長大、開始有性慾、開始很衝動的這個時候,去把他的性跟愛這兩件事,慢慢地拉在一起。幫助孩子體會到,性這個事情是跟我們以後的感情綁在一起的,是跟我們未來家庭的建立綁在一起的,甚至是跟將來為人父母,要教導自己的孩子綁在一起的。經過這樣仔細地教導孩子,孩子會對自己身體的珍惜、情感的成熟度,還有他談戀愛的時機,都會比較成熟、比較晚,而且比較穩重。

其實我們可以很輕鬆但真誠地聽聽孩子的看法,同時也可以表達對他交友和婚姻的看重和期待。甚至,也可以跟孩子分享我們自己在愛情和婚姻中的體會,孩子是會很認真聽的。在青少年時期,幫助孩子很慎重地去看待自己的情感跟身體,讓情感和婚姻的教導在青少年的時候就打下基礎,對孩子之後的發展非常重要。

六、教孩子之前先做個快樂的自己

很多成年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未必有好的父母來引導我們,遇到很多事情,也沒有人教我們怎麼去處理,以至於有一天,我們為人父母的時候,連自己的情況都沒處理好,更不用談怎樣去正確地教孩子。大人的情緒學習,首先是要拆掉自己的情緒地雷,然後要重新修復並建立自己。

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緒教養

1、拆掉自己的情緒地雷

什麼是情緒地雷?是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情緒節點,就是在什麼事情上特別過不去。這個地雷必定事出有因,要把它找出來,拆掉它,才能讓自己重新獲得自由。

怎麼找出自己的情緒地雷呢?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隨身帶一個筆記本,如果遇到一件事讓自己的情緒波動,就立刻把筆記本拿出來,記錄下來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自己產生這種情緒。時間一長就會發現,原來自己每次遇到某一類型的事情,就會受不了,這就是自己的情緒反應節點。比如說自己特別不能被批評,一有人批評,就破碎得不得了。

找到自己的地雷以後,要好好地、勇敢地面對它。為什麼聽不得別人批評的語言呢?是成長過程中有過什麼經歷嗎?還是個性需要調整?這時候要分析清楚、想清楚自己的人生到底要什麼?就會找到方法來解決的。想清楚之後,做出最好的決定。

2、幫助自己找到快樂

對於父母來說,自己快樂能量的增強了,才有心情好好地去教養孩子,對孩子來說,他一定想有快樂的爸媽,而不是整天黏身邊又愁眉苦臉的爸媽。根據大量的研究發現,人類所經歷的快樂大概有三種層次。

第一層次最常見,叫做「感官的快樂」,比如說吃好東西,穿漂亮衣服,出去玩,立即就可以享受快樂。

第二層次的快樂叫「幸福的快樂」,就是做一件事情,為了達成目標,暫時犧牲眼前的感官享樂,以得到更好的成果。這種幸福,和購物、看電影的快樂不一樣,是一種更深層更持久的快樂。

第三層次叫「意義的快樂」,是完成一個對自己的人生來說很重要的意義,它基本沒什麼享樂的成分,比如去當一個志願者,服務弱勢群體。這種無條件的付出,真的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會產生一種人生有價值有意義的快樂,這是更高層次的快樂。

對於教導孩子來說,我們的確需要幫助他從感官的享樂往幸福的快樂,甚至有意義的快樂去追求,不能讓他只停留在感官的享樂上。對於自己,每天被孩子搞得抓狂的時候,要適當地調節自己,可以一個星期給自己半天的假休息一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逛街、吃飯、做做頭髮等,體會感官的滿足,修復一下自己的情緒,回來重新開始。這樣做不是放著孩子不管,而是要給生活重新找到平衡。只有自己活得好,才會同時成為更好的父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擁有幸福的九個標誌!
提升覺知能力的18個自我溝通方法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