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座陵墓,中國的考古研究長達四十多年,其中還有很多謎底沒解開

這座陵墓,中國的考古研究長達四十多年,其中還有很多謎底沒解開

秦始皇陵是第一座規模龐大、構造複雜的帝王陵墓,對於後世,有著極高的考古價值。兩千多年的歷史,賦予了秦陵本身神秘的色彩,我國對於秦陵的考古研究,已經長達四十多年,取得出多項突破,昔日神秘的秦始皇陵,正在逐漸揭開面紗。

考古工作者第一次對秦陵全面勘探,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其後的二十年中,考古工作者又多次勘探研究,發掘出大量建築遺址。已知的陵園範圍中,發現存有數量的眾多的陪葬坑、陪葬墓。累計發現各類文物共計五萬餘件,最為重要的是,秦始皇陵的整體布局已經摸查清楚。

據了解,秦始皇陵園佔地總面積達56.25平方公里,在古代帝王陵園中,甚是罕見。若從上空俯瞰,整個陵園呈現長方形,可劃分為三個區域,即內城、外城、外城之外,各區域之間層次分明,皆為方形,環環相套。

秦陵南北高度不同,最大落差達到八十五米,相當於南北大於東西的長方形陵園。秦始皇陵墓位於陵園正中出,外面是一座突起的「小山丘」,高度約有五十米左右,這是秦陵封土堆。封土堆之下,是陵園的核心區域——地宮,同時,也是秦始皇棺槨存放處。

陵園的城垣主要有內外兩層構成,以此作為內城、外城、外城之外的分界線。遠眺望去,好似一個拉長版的「回」字型。簡單來說,陵園的不同區域由三重城垣構成:

第一重城垣自然是地宮城垣,其後向外擴散,可看到內城垣與外城垣,地宮屬於內城的南半區域。內城區域,密集分布著各類功能設施,其中包括地下宮殿、寢殿、車馬儀仗、倉儲,這些都在內城南側。

內城西側區域,則屬於便殿建築群,東側為嬪妃陪葬坑,布局嚴謹合理,好似一座恢弘壯麗的地下城堡。內城與外城之間,為第二重區域,這裡同樣存在不少建築設施,其中尤以西側區域最為密集。

自南向北依次分布有:大型馬廄坑、奇珍異獸坑、園寺吏建築,數量不一,場面壯觀。東側區域主要以大型陪葬坑為主,發掘四十年來,考古學家已在其內發現了諸多鎧甲與馬器,極具考古價值。距此陪葬坑不遠處,還有一處百俑坑,也屬於陪葬坑。

不過,在南北區域內,未發現遺物。由此推斷,外廓區域,建築設施與歷史文物,主要集中在西區,象徵為咸陽城中的廄苑、囿苑及園寺吏舍,屬於娛樂場所,地位低於內城的建築設施。

第三重區域,就是外城之外的區域,多為大型陪葬坑、陪葬墓,如知名度較高的秦始皇兵馬俑,就在此區域的東側。除了兵馬俑,東側區域還有數座大小不一的馬廄坑、陪葬坑。西側區域,多為修陵人員的墓穴,還有生產磚瓦的廢棄窯廠、打石場。

北側區域藏有禽獸肢體及鱉的倉儲坑、同時,還有修陵督造人居住的房屋遺址。南側區域是一條長約千米、寬約四十米的防洪堤,用來攔截驪山上的水源,防止灌入地宮。

據兵馬俑博物院院長侯文彬介紹,陵園的布局是仿照秦咸陽城設計而來,地宮就相當於咸陽宮,陵園的地下,除了可供皇帝娛樂的場所,還有政務機構及官員辦公機構,儼然是個微縮版的咸陽城。

地宮內部場景如何,《史記》已有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可知,地宮內似乎別有洞天,尤其是文獻稱,地宮深處至少存在數噸水銀,以作為「江河湖海」。

考古人員採集陵園內不同區域的土壤,確實檢測出嚴重的汞含量超標,這足以證實史書所說。儘管考古人員未能親眼看到,但他們十分肯定,地底下確實有存量不明的水銀,且相比於數噸之量只多不少。

歷經兩千多年的歲月侵蝕,如今的秦始皇陵相比於以前,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本的封土堆高達上百米,今時僅有五十餘米;內城垣與外城垣亦損壞嚴重,僅有局部可以辨別。陵園周圍原本有許多宮殿建築群,後毀於戰亂之中,如今秦陵周圍只剩農田,昔日建築不復存在。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秦陵對外最大的宣傳窗口,無疑是秦兵馬俑。

首先需要說明,兵馬俑僅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根據人殉演變而來,使用陶俑、木俑作為帝王陪葬品。公元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破壞,根據史料記載,當時,項羽率軍三十萬攻入咸陽,屠殺秦室宗親後,又來到秦始皇陵,把所有地面建築付之一炬。

秦兵馬俑亦遭受破壞,損失較大。考古學者在不同葬坑中,皆發現黑色木炭成份,證明此地確實發生過火災。秦兵馬俑的一、二號坑之所以塌陷,也是火災造成的。歷史劫難終歸已經過去,目前我國考古工作者面臨的難題是文物保護。

秦兵馬俑原本為通體彩繪,在深埋地底的兩千多年中,已經出現大範圍脫落。僅存下的局部顏料,也在後來出土時脫落。秦代的顏料距今久遠,十分敏感,稍微有些抖動,極容易造成顏料捲起、脫落。

面臨這個問題,我國文物保護單位,聯合博物館方面,與中外科研單位合作,最終制定出有效措施,最大力度保存秦兵馬俑彩繪。

據秦俑保護專家張志軍稱,兵馬俑彩繪保護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必須面對的問題。經過各部門、各機構的通力協作,兵馬俑彩繪脫落的問題已經得到有效緩解。前些年,考古學家在對二號坑的跪射陶俑進行發掘時,就制定有嚴格的保護措施,最終,跪射陶俑安全出土,保存至今,並未出現脫落。

跪射陶俑的彩繪得以完整,充分證明各機構聯合制定的保護措施是有效可行的,其後的發掘工作中,皆是通過這種方法,發掘數百件戲俑,效果顯著。

秦兵馬俑彩繪容易脫落,還有另一個原因。根據勘探,考古學者認為,秦兵馬俑受到過人為破壞,尤其是一、二號坑出現過塌陷,這是誘因。造成秦兵馬俑大量脫落的主因,是陪葬坑塌陷後,外界的雨水、河水容易灌入坑內,長期浸泡中,自然容易造成彩繪脫落。數量眾多的兵馬俑中,僅有少量因特殊原因,可保持局部彩繪完整。

不過,在出土時,由於保護措施不利或缺乏了解,還是有不少彩繪剝離脫落,有幸保存下來的彩繪陶俑,可謂是鳳毛麟角。然而考古學者仍不敢懈怠,這些已經出土的彩繪兵馬俑,看似表面無事,待幾天後,極容易翹起脫落,這是環境因素導致,若不能及時採取保護措施,彩繪兵馬俑將無一倖免。

了解清楚彩繪脫落的原因,對於下一步如何保護,有著重要幫助。文物保護人員對俑體表面的生漆進行成份提取,發現上面有一層礦物質材料,其中包含鉛白、鉛旦等人造物質。確定顏料成份後,下一步就是分析彩繪脫落的原因,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彩繪本身對物體的吸附力就很小,尤其是礦物質之下的生漆表層,一旦缺少水分極容易乾燥翹起,直至完全脫落。

通過研究彩繪不同表層、顏料組成以及損壞原因,文物保護人員對於如何防止彩繪脫落,有了初步的應對措施。初期時,主要使用物理手段,對彩繪表層進行加固,不過效果並不理想。文物專家並不氣餒,以此總結經驗,又提出新的保護措施,即:彩繪脫落的根本是由於生漆表層的附著力較小,眼下穩定生漆是關鍵。

主要可分為兩個措施,一是對底層物質進行緊縮加皺操作。二是採用單體滲透,利用物質聚合使漆層與陶體產生黏性。

各部門分工協作,兩種措施同時展開,具體做法為:

一、使用數十種不同的加固劑與抗皺縮劑進行模擬實驗,對比評估實驗結果,選出保護效果最好的加固劑;

二、使用二十多種單體進行聚合後性質的模擬實驗,得出最優單體。經過多番努力,兩種保護措施皆取得突破進展,都可應用到彩繪保護上面。

兩種實驗的成功,標誌著困擾秦兵馬俑數十年的問題,終於得到解決,這是我國考古工作的重大進步。

秦陵兵馬俑的發現,催生了一門新的學問「秦俑學」,吸收並深化了我國古代各個領域的精華,這就是人類文明衍變的縮影。秦始皇陵本身的歷史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它的存在,是人類文明的巨大財富,待將來發掘時,其內所儲藏的秘密,必然會令兩千多年前的時代,更加清晰的展現在世人面前。

參考資料:

『《秦始皇和他的陵寢》、《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陵園淵源試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朕說有理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兵臨城下,太監慌忙送三個太子出京,如今後人在貴州出現
賈敏嫁給林如海後,帶來的陪房和下人都去哪了?

TAG:朕說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