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民國商人熱衷捐印善書,道教神仙是他們對生活的希冀

民國商人熱衷捐印善書,道教神仙是他們對生活的希冀

道教之音網站現誠聘編輯,歡迎垂詢,一同傳播道教正能量。

晚清和民國時期,道教的三部善書《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鷙文》、《關聖帝君覺世真經》常常是結集出刊,以《三聖經》命名。《三聖經》的特點是圖文並茂,童叟、婦孺易懂。當時《三聖經》發行量相當大,覆蓋面相當廣。舊社會市面上沒有任何一本書可以與之等量齊觀。《三聖經》的發行,各地的關帝廟、商人會館起到了巨大的助力助推作用。一些商人把助印、助推《三聖經》的發行視為一項功德無量的善功。

《三聖經》是道教信仰的善書,也是晚清民國時期民間社會道德教育的通俗讀本和教材。《三聖經》在晚清民國時期為什麼熱度這麼高?這與當時的社會狀況有著直接關係。特殊的時代背景催生了民眾對於《三聖經》的熱度。

註:簽訂《馬關條約》

有句話說得好:社會上極力提倡的,恰恰就是社會上所缺失的。晚清民國時期,國力羸弱,風雨飄搖,世風日下,善緣難覓,百姓苦不堪言。西方列強的鴉片和堅船利炮敲開了華夏大地的大門,清政府的統治腐敗無能,民不聊生,農民起義此伏彼起。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統治搖搖欲墜,國人也隨之跌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苦難深淵,飽受三座大山的壓迫。袁世凱竊國之後,軍閥割據,戰亂不斷,匪患猖獗,土匪多如牛毛,人民身上的負擔日益沉重。外族入侵,日寇的鐵蹄蹂躪華夏,祖國的大好河山千瘡百孔,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在這樣一個社會大背景之下,一些民眾把希望寄托在太上老君、文昌帝君、關聖帝君的保佑之下,希望太上老君的曉諭、文昌帝君的以身說法、關老爺的伏魔大刀能給他們帶來心理上的慰藉、現實中的保佑和未來的希望。他們渴望《三聖經》能夠修補人們的從善思維,剔除人們的惡念和貪念,凈化世風,重建人們的傳統道德觀念,約束、規範國人的言行。

對於《三聖經》推崇熱度最高的是商人這個群體。刊印發行《三聖經》需要錢,沒有經費作支撐,做好這件事顯然是不成的。晚清明國時期,刊印發行《三聖經》,各地的關帝廟起了重要的助推作用。關帝在道教中亦有財神之稱,但財神爺的錢從哪裡來?主要來自於商人。舊社會的商人渴求良好的市場秩序,渴求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當時的統治者不可能滿足商人這一最簡單、最起碼的願望。商人重利,商人的利靠誰保護?既然時代不能滿足商人的基本需求,他們便把這個渴望寄托在關老爺的身上。舊社會,許多商人會館都附設關帝廟。拜關帝,祈求武財神關帝的保佑,是許多商人會館不可缺少的內容。拜關帝就要從聽從關帝的訓示開始,所以助刊發行《三聖經》就成為許多商人熱衷的善功。

當時,各地的官府對《三聖經》的發行持支持和熱捧的態度。封建統治者希望黎民百姓心有畏懼,接受苦難,安於現狀,不要對他們的反動統治有所造次,希望鬼神能夠維繫他們的利益,延續腐朽的統治。這是當時各地官府熱捧《三聖經》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但事實證明,失道寡助,人算不如天算,封建統治者如意算盤還是落空了,普普通通的黎民百姓最終為封建統治者敲響了喪鐘,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敲響了喪鐘。

神仙保佑的不是背道而行的行為,而是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以百姓之心為天心所示。剝削者只懂得求神拜神,卻並沒有把三聖教化具體到愛民愛國的功行中,由此才真正失去了民心所向。

有學者認為,時至今日,拋開信仰的層面,《三聖經》的道德感化作用,在現實社會中仍然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老話講:頭上三尺有神靈,人在做,天在看。和諧盛世,人們依然需要規矩、需要道德、需要敬畏。無論何時何地何人,任性而為、背道而馳,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註:本文作者海寶明,節選於作者《老海為您講述晚清民國時期最為暢銷的道學普及性讀物——》一文,略有刪改

道教之音原創文章,轉載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以愛之心做事,以感恩之心做人
邱祖成道記(二):遭師諷屢被叱責,解師意不起二心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