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穿越千年說家風 | 小編帶你去豐州桃源村,探尋傅氏家族的前世今生……

穿越千年說家風 | 小編帶你去豐州桃源村,探尋傅氏家族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穿越千年說家風 | 小編帶你去豐州桃源村,探尋傅氏家族的前世今生……


好家風


代代相傳


桃源傅氏


家風蘊千年




?


南安歷史悠久,自古人文薈萃。位於豐州鎮東面的桃源村,是福建傅氏的發源地。從唐朝末年開閩傅氏始祖——傅實衣冠南渡,遷居於此,就不斷開枝散葉。時至今日,傅實後代人口已達到六十多萬。千百年來,傅姓後人在良好家風文化的熏陶下,清名留芳者,代不乏人,抒寫了一段段忠孝廉節、尊師崇教的動人故事。




(△視頻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忠孝廉節


豐州鎮桃源村


豐州鎮桃源村,泉州的歷史文化名村。村民以傅姓居多,比例將近97%。每年,都會有許許多多來自海內外的傅氏後人,來到這裡尋根、祭祖。




尋根祭祖


中華傅氏共同的始祖是3000多前輔佐商高宗治國安邦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建築學家——傅說。傳說,他發明了一種叫「版築」築牆技術,改善了當時的居住條件。而桃源村則是福建傅氏文化的發源地,他們的祖先就是開閩傅氏始祖——傅實。



在豐州民間有句話,叫「先有周井,後有豐州;先有豐州,後有泉州」。可見周井的歷史悠久。周井位於桃源村的一個小角落。當年,傅實從河南遷居到此,從此繁衍生息,傳芳千年。



傅榮火是民間傅氏文化研究者,說起桃源傅氏的歷史淵源 ,如數家珍。他告訴我們,傅實生活的年代正值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包括泉州在內的許多地方,起義此起彼伏。 公元880年,唐僖宗廣明元年,他由河南奉敕率軍入泉,輔助趙國公安定福建。之後又於公元885年,帶兵駐紮桃源周井堡,為安定政局、恢復生產建立不可磨滅的功績。


《南安傅氏族譜》常務副總編


傅榮火


傅實公在31歲的時候,被任命為威武軍節度招討史,他把福建安定下來,登記土地,保證了稅收、徭役的派遣,他首先安定了泉州,所以大家普遍認為他對日後刺桐港的輝煌起了一定的作用。



由於忠毅勇武又有出色的治理才能,傅實成為了唐王朝在東南沿海地區所倚重的一支重要力量。後來,唐室賜傅實銀印青綬,這也是如今豐州傅氏堂號「銀青衍派」的來歷。


傅實一生歷經不同朝代變更,但他始終忠於職責,效忠大唐王朝。豐州延續千年的元宵節點燈儀式,就是他仿照唐都長安開啟的;他還興建了唐王宮也就是今天的桃源宮,供奉唐太宗像,按禮朝拜。


▽豐州元宵節



△桃源古地


千百年來,桃源傅氏由傅實而起,後嗣子孫散播各地;傅實的「忠義」精神,也在歷史的長河中,潛移默化,深深地滲進傅姓族人的血液里,並形成了獨特的家風文化。




在傅氏大宗祠兩側的牆壁上,「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格外醒目。據說,這是宋代名臣文天祥有感而發親手書寫的。而一代又一代的傅家子弟,更是以此為訓,堅守氣節,清正廉明,湧現了一批名揚青史的清官廉吏。在《福建通志》、《泉州府志》、《南安縣誌》等志書中,屢有傅氏名人的記載。



明朝武舉人傅應嘉便是其中一位。他是豐州傅氏後代,也是一位著名的抗倭英雄,協同俞大猷、戚繼光,轉戰東南沿海,歷經百餘戰,逢戰常帶頭衝鋒陷陣,殺敵無數,為平定閩粵倭寇作出了巨大貢獻。明世宗稱其為「蛟龍」,與俞大猷、戚繼光並稱「俞龍、戚虎、傅蛟龍」。



《南安傅氏族譜》常務副總編


傅榮火

傅應嘉因被奸臣陷害去世,皇帝敕他橫棺豎葬。橫棺是指棺材從泉州過來,棺材橫地在走,碰到房子可以拆房子;橋不能過,可以拆橋,這是對他特殊的恩寵。但是為了保護群眾的財產,他家就從水路走,用船運到錦堂。



豐州桃源至今還保留一種叫「蛇脫殼」的武術陣法,據說當時傅應嘉還把它應用到抗擊倭寇的鬥爭中。如今傅氏後人用它來強身健體。



在近代中華民族危亡的關頭,南安傅氏族人繼承祖先「忠」字為先的家風,在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都有其族人為國奮鬥的身影。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許多遷居南洋的傅氏族人還紛紛捐資捐物,支援國內抗戰,有的還回國直接參加抗日戰爭。


《南安傅氏族譜》常務副總編


傅榮火


傅維丹43年就在印尼爪哇參加共產黨,組織愛國華僑,為祖國捐資捐物,甚至組織了青壯年到內地來參加打仗。



在儒家的傳統思想文化里,「忠」與「孝」一樣,代表著是對個人道德的最基本要求。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鼎食之家,無不以此作為修身治事的精神自覺。對於傅氏族人來說,它更是家風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南安傅氏族譜》常務副總編


傅榮火


我們傅家對孝非常重視,在明朝的時候,曾經有這樣一位人物,名叫傅檝,他的父親、祖父都是進士。他的父親為官清廉,得罪了不少人,被害了。為了尋找殺父仇人,傅檝流浪了35年尋找兇手。當朝宰相對他的事迹非常感動,為他題了一個匾額,叫做「苦孝廉節」。


傅檝以孝治家詮釋人間大愛親情。令人欣喜的是,如今孝悌之風,依舊潤澤著桃源的傅氏族人。



60歲的傅東方是桃源村的低保戶,生活艱難。每天,除了想方設法維持生計,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照顧患病在床的老母親。


傅東方的母親已經年過九旬,八年前因摔倒癱瘓,一直卧病在床。幾年如一日,他守護在老人身邊,悉心照顧。


照料母親




在傅東方的用心陪伴下,母親的晚年生活,少了孤寂和清冷,多了溫情和暖意。其實,早在幾年前,傅東方的父親還在世時,因為老年痴呆,生活無法自理。 他一人照顧兩位老人,不離不棄。


傅東方不善言辭,但幾十年來,他把對父母的感恩、對孝的堅守,默默融入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


尊師崇教


傅氏大宗祠



歷史上,桃源傅氏後代不僅湧現了許多以忠義孝悌之名流芳後世的人,這裡還因興旺的文教事業遠近聞名。今天,當年很多私塾、書院早已荒廢在歷史的塵埃里,但是當我們走進傅氏大宗祠,依然可以尋覓到當時文苑昌盛的景象。


傅氏桃源大宗祠里就有這樣一副楹聯:「公侯將相忠貞奕世留青史,唐宋明清科第聯魁步玉台。」它道出了桃源傅氏在科舉時代,簪纓昌盛、科第蟬聯的盛況。



一直以來,傅氏族人十分重視教育。據記載,宋明清時期,很多像桃源村這樣比較大的傅姓聚居村都設有私塾或義塾,方便青年子弟讀書學文化。

《南安傅氏族譜》常務副總編


傅榮火


《南安風物誌》就記載了桃源傅氏讀書的情況,宋明清一共辦了三十七所書院,中了八名進士,二十七名舉人,還有幾十名的貢生。




在傅氏族人中,至今還流傳一個尊師重教的故事。


《南安傅氏族譜》常務副總編


傅榮火


傅天翼是我們的第十一世祖,他是讀書出身,考中了解元。但是他的老師,家裡比較貧困,也沒有孩子,傅天翼就替他養老,給他送終,之後老祖宗還規定,以後子孫要掃他的墓,要先掃先生墓。


據了解,時至今日,傅天翼的後人,仍然遵從著先祖遺訓,每年掃祖先墓前,先掃先生墓。尊師重教,成了傅氏族人的優良傳統。在桃源村,它充分體現在蔚然成風的捐資助學中。




位於桃源村的華源小學建立於1928年,是南安建校時間較早的鄉村小學,它是由本地傅氏宗親和華僑出資合力建設起來。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 ,為了支持華源小學發展,傅子伍特地從香港回來,帶頭捐贈20萬元,以他哥哥傅子庵名義成立基金會,用於華源小學的獎教獎學。傅子伍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到香港發展,靠著勤勞和不服輸的精神,白手起家,有了自己的服裝企業。在事業稍有起色之際,他便傾盡所能,源源不斷支持家鄉的文教事業和道路建設。



今年傅子伍已經86歲,雖然腿腳不便,但他依然堅持每年從香港飛到老家,住上一段時間。


秉承母親的教誨,傅子伍一生樂善好施,幾十年來為家鄉教育發展以及道路建設,累計捐款超過了300多萬,生動展現了良好家風的力量。




好的家風傳承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為了讓更多傅氏族人了解傅氏宗族的歷史源流、家風文化,從2008年開始,傅榮火一直致力於各種傅氏族譜的編撰。今年9月份,辦公地方搬到了桃源村後,住在泉州市區的他,每天都要在兩地奔波。




為了傅氏族譜,傅榮火花了將近三年的時間去收集資料,並通讀了大量相關的書籍。目前,他編撰的《南安傅氏族譜》已完成初稿。



《南安傅氏族譜》常務副總編


傅榮火


我們傅家在歷史上有忠臣、有孝子,這些故事有必要告訴我們的後代,給子孫後代立一個榜樣。


在傅榮火看來,家風就是一種有形的榜樣,一種無形的力量。它需要去彰顯、去傳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一個個動人的家族故事,一句句樸實益人的家訓箴言,它們留駐在傅氏族人的心中,薪火相傳,育化鄉風,造福後人。



編後語


家風家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良好的家風滋養了一代代人的品性,成為每個家庭、每個家族珍貴的精神財富。桃源傅氏家風文化中所提倡的「忠孝廉節」「崇文重教」,很好地契合了當下時代的發展需要。它引導、激勵著傅氏族人以此為范,修身齊家。



【記者:林偉彬 姚梓煜 郭金雙 劉曉琦】


編輯:南安市融媒體中心


長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安市廣播電視台 的精彩文章:

TAG:南安市廣播電視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