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見證強軍之路】第1集:從802演習到百萬大裁軍

【見證強軍之路】第1集:從802演習到百萬大裁軍

原標題:【見證強軍之路】第1集:從802演習到百萬大裁軍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國防時空》欄目從今天(10號)起,將陸續推出10集系列節目《見證強軍之路》。這組系列節目選取百萬大裁軍、組建陸軍航空兵、我軍首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解放軍進駐香港和殲-15艦載戰鬥機首次在遼寧艦著艦等10個重大歷史事件、開創性軍事行動,深入採訪了十多位事件親歷者、行動參與者,通過他們的深情回憶和生動講述,再現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以來,人民軍隊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光輝歷程、時代強音,一起感受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得的重大突破和偉大成就。敬請關注收聽。


10集系列節目


《見證強軍之路》


第一集

1981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華北張家口地區,舉行了一場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由鄧小平親自決策的此次802演習,摸索了現代條件下諸軍兵種協同作戰的經驗,展示了人民軍隊向現代化邁進的英姿,也拉開了中國軍隊走精兵之路的序幕。



本集見證:從802演習到百萬大裁軍


見證人:曹栓澤(原北京軍區65集團軍副軍長,曾參與見證802演習、百萬大裁軍)


戳↓音頻 聽原聲



「我們看強-5飛機從天空飛下來,衝到離地面50米,發射炮彈和槍彈,噠噠噠打完了,咔咔又飛起來,我們看著擔心,想這傢伙別撞了地了......」雖然時間已過去37年,但66歲的曹栓澤老人對1981年舉行的802演習,仍然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曹栓澤:


「當時確實感到很震撼。火箭炮幾十管都裝滿了,包括反坦克布雷車裡邊裝有幾十個地雷,跟火箭一樣發射出去,一打唰唰唰那個地雷落得滿地都是。打仗不光是有步兵,兵種也很厲害,原來和坦克結合在一起訓練不多,一看坦克一開嘩嘩嘩那種勁頭,我們跟在坦克後面跑,確實感到很震撼。」


天上殲擊機群鷹擊長空,地面裝甲車隊馳騁縱橫,空中各類炮彈震耳欲聾。參加802演習時,29歲的曹栓澤已經是一名團參謀長,振奮之餘,也不免有些憂慮。


十年「文革」,人民解放軍建設、發展遭到嚴重破壞,有著400多萬人的軍隊,應有的訓練幾乎全被政治運動所替代,全訓部隊不足30%。


曹栓澤:


「過去我們是小米加步槍,現代化戰爭怎麼打呢?當時就決定搞一個802演習,給全軍搞一個示範,仗怎麼打。802演習整個動員了當時北京軍區八個集團軍,還有坦克師、炮兵、工兵、二炮、空軍,全軍比較先進的武器都調過來了,真正地演示了一場當時我們最新裝備現代條件下的合同作戰。」



802演習


802演習的正式稱謂是「華北地區方面軍防禦戰役實兵演習」,演習時間是1981年9月,參演兵力11萬多人,出動坦克和裝甲車1300多輛,火炮1500餘門,飛機285架,汽車1萬多輛。演習持續了整整5天。鄧小平一場不落,從頭看到尾。


曹栓澤至今還記得,當時,擔任中央軍委主席才剛剛三個月的鄧小平,特意穿上了平時很少穿的綠軍裝,坐在觀禮台正中央,顯得神采奕奕。


曹栓澤:


「鄧主席他們在八角台上,我們大概離他們有幾千米。我們師堅固陣地防禦,人往前沖,那炸藥就在人群里響。」


(資料圖)


802演習代表了當時中國軍隊的最高水平。對於這場演習中所表現出的精準籌劃和嚴密組織,後來成為集團軍副軍長的曹栓澤至今仍然感慨不已。


曹栓澤:


「從上級機關到下邊,(計時的)表不是按小時推算、按分推算,而是按秒推算。飛機要向這打炮,飛機一撤出,火炮炮彈馬上落下來,要計算好。炮彈發射早了,飛機推不出去,發射晚了連不上,炮彈正打,我們要往外沖,這些東西計算得都特別特別清楚。」



氣勢磅礴的802演習,集中展示了人民軍隊向現代化邁進的戰鬥英姿和威武陣容。國外的一些觀察家紛紛評論說,這是「一次精彩的演習」、「是人民解放軍最盛大的一次顯示力量」


曹栓澤:


「不光是我們軍隊震撼,老百姓震撼,整個世界都很震撼,為重新樹立我們解放軍的形象,樹立我們部隊的形象,當時也起了一個很好的作用。」


802演習舉行時,正值改革開放之初,國際國內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國際局勢趨向緩和,黨和國家工作重心開始轉移。在這種形勢下,人民解放軍如何建設和發展、怎樣發展,如何適應現代化戰爭的需要,成為擺在人民解放軍面前的首要問題。


曹栓澤:


「隨著武器裝備現代化,好多過去是人來做的東西,現在由武器代替了,用技術和火力來代替人力,這是世界發展的普遍規律,不需要那麼多人了。」


演習結束的第二天,1981年9月19日,鄧小平同志在檢閱完部隊以後,發表了一個重要講話。他指出,必須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


當年擔任團參謀長的曹栓澤說,那時我軍狀況的確讓人難以樂觀:


曹栓澤:


「經過文化大革命之後,不僅官兵素質不如以前了,指揮員的指揮能力有些弱化,我軍員額也比較龐大。從1975年到1980年,大概精簡掉了200多萬部隊。但是,還有400萬部隊的規模,按照當時中國的國情,確實有些不堪重負。我們一個團里光副團長副政委這些副職就有七八個,師以上機關和領導班子比較龐大,人多了就幹不了事。」


改革開放的前幾年,鄧小平逢會就講「為什麼要消腫」。他嚴肅地指出:「軍隊要提高戰鬥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消腫不行」。他憂心忡忡地說:「像我們現在指揮機構的人太多,真正打起仗來,不要說指揮作戰,就是疏散也不容易」。


1984年11月1日,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鄧小平立起一根手指,向全世界宣布裁軍100萬。


(資料圖)


在解放軍報上看到這條消息時,已經當上團長的曹栓澤很矛盾:


曹栓澤


「減誰都覺得心疼、惋惜,但是從理性上講是該減的,一個是養的人太多了;二是我們的裝備也達不到,特別步兵的裝備太次,比抗美援朝時期強點,但強不了多少;第三也是浪費,幾十年不打世界大戰,用不了那麼多部隊。」


此後,我軍堅定不移地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裁軍百萬,組建陸軍合成集團軍、陸軍航空兵部隊和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把教育訓練擺在戰略地位,使我軍向著「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標不斷前進。


不過,對於被裁撤掉的官兵們來說,卻是另外一種複雜的心情。


曹栓澤:


「都很熱愛部隊工作,是不想走的。都捨不得脫下這身軍裝,從十幾歲開始穿上軍裝,並且經歷了那麼多風風雨雨。大家都捨不得,確實也受衝擊。好多英雄的部隊,為了服從大局也給減掉了,但是也沒辦法。」



(資料圖)

對於改革開放之初我軍走精兵之路的探索,包括曹栓澤在內的很多部隊官兵後來說,鄧小平同志確實是高瞻遠矚!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裁軍後為部隊帶來的新變化。


曹栓澤:


「部隊被減掉了,形成一個拳頭,更厲害了,拉出一個營比過去一個團都厲害,合成了,裝備上去了,人員精幹了,確實是好事。人員的素質提高了,指揮高效。指揮機構人少了,辦事就快了,就順暢了,推諉扯皮的現象比過去減少了不少。」


在鄧小平同志的統籌領導下,中國軍隊乾淨、利落、穩妥地完成了百萬大裁軍。改革開放十年以後,解放軍總部機關人員精簡一半,11個大軍區合併成7個,減少軍級以上單位31個,撤銷師團級單位4050個。鐵道兵、工程兵、基建工程兵從解放軍序列上消失了。而陸軍航空兵、電子對抗部隊等軍隊中過去沒有出現的兵種開始出現。


鄧小平同志說:軍隊減少一百萬,實際上並沒有削弱軍隊的戰鬥力,而是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



(資料圖)


1985年至1987年的百萬大裁軍,這是一次以世界眼光審時度勢的戰略舉措,為我軍隊建設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積累了實踐經驗。而對於曹栓澤和他的戰友們來說,百萬大裁軍並不是裁減員額的尾聲,在以後的幾十年里,裁軍已經成為常態。


曹栓澤


「1990年又一次裁軍,當時我當副師長,我們部隊裁掉了一個師,這樣的裁軍連續裁了十幾年。我軍總規模由300萬人減少到230萬。」

2015年9月3號,北京天安門廣場,習近平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宣布:我宣布,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



3個月後,也就是2015年12月份,隨著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的召開,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整體性、革命性變革啟動。被海外輿論稱為「中國60多年來最大一次的軍改」正式拉開帷幕。


當前,在習主席、中央軍委的堅強領導下,全軍和武警部隊精心組織、穩紮穩打,正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堅決打贏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這場攻堅戰……


曹栓澤:


「我雖然已經退休,但仍持續關注改革強軍的進程。這幾年,我從廣播里、電視上,不斷地看到新聞,我軍在習主席的籌劃領導下,先後成立了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又重新調整組建了軍委機關,還成立了東南西北中五大戰區,這每一個都是大動作啊!另外,我看一些報道,感覺全軍抓實戰化訓練也抓得特別緊,我感到這支軍隊真是大有希望!」




明天請繼續關注


《見證強軍之路》第二集:

組建中國陸軍航空兵


來源:央廣軍事


節目監製:呂錫成


策劃:孫利


統籌:譚淑惠


本期記者:周宇婷


編輯:李鵬


播音:於芳 蘇揚 徐佳慧


音頻製作:王敏


編輯:生生

編審:王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廣軍事 的精彩文章:

【浴火·強軍】11大軍區到底是怎麼變成7個的?
一年排雷9405枚 無一傷亡

TAG:央廣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