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見過宋朝的藝人嗎?來欣賞瓦市勾欄里的聲色

見過宋朝的藝人嗎?來欣賞瓦市勾欄里的聲色

富裕的宋朝人,不滿足於物質消費帶來的舒適小康,他們開始關注並投入精神消費的洪流,每一個階層都能在其中找到精神的放鬆和愉悅。最可貴的是,宋朝人的精神消費已經商業化,也就是說他們願意花錢去做精神的休閑和娛樂。市場化的個人精神消費進一步滲入人們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娛樂已經不再局限於宮廷、官邸和私宅的高牆和民間自娛自樂的狹小圈子,宋朝人已經有了自己的專業的大型娛樂場所。

北宋汴梁城

宋朝張端義在《貴耳集》中寫道:「臨安中瓦在御街,士大夫必游之地,天下術士皆聚焉。」這裡的「瓦」指的是瓦市,這裡的「術士」指的是宋朝的職業藝人。

瓦市,史料中又有瓦舍、瓦子、瓦肆多種別稱,是當時的大型文化娛樂中心,它也是宋朝市民文化蓬勃發展的標誌。

《夢粱錄》解釋了瓦市名字的由來:「瓦舍者,謂其來時瓦合去時瓦解之義,易聚易散也。」北宋都城汴梁和南宋都城臨安是瓦市最為興盛的城市,景象熱鬧非凡。

《夢粱錄》

瓦市中,大大小小圈起來的演出舞台叫勾欄。勾欄用欄杆或繩索、幕幛等圍成,設有戲台、後台和觀眾席。《東京夢華錄》記載:「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餘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可見當時的盛況。

勾欄里的觀眾席分為神樓、腰棚。神樓是正對著戲台而位置比較高的地方,放著供奉的梨園神之類的牌位,也設有觀眾席;腰棚就是圍著戲台的木製的觀眾席。觀眾席中還有等級,有「金交椅」,還有「青龍頭」「白虎頭」。金交椅是留給皇帝坐的,當然是在舞台正中最近處。按照古代「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青龍頭」在舞台的左側下場門附近,「白虎頭」在舞台右側的上場門附近,都是最好的位置。觀眾席里是沒有站席的,每個觀眾都有座位,座位是不編號的,先到先坐。

瓦市的娛樂活動,也帶動了商業的發展,《東京夢華錄》里說:「瓦中多有貨葯、賣卦、喝故衣、探搏、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經日居此,不覺抵暮。」

《東京夢華錄》

作為固定的演出場所,瓦市擁有固定的專業演出隊伍,保證了娛樂節目的質量。演出不受時間、天氣的限制,早場的節目從凌晨五更便開演,晚場一直延續到深夜。

這樣,從規模、配套服務就可以判斷,宋朝各色藝人表演的最佳場所便是瓦市、勾欄,因為這裡不缺觀眾,自然也就不缺票房。當然,能進入瓦市勾欄進行表演的,也絕非一般藝人有這個資格。可以說,瓦市勾欄里的依然,就是當時的明星,自由追捧他們的大量人在。

這些身懷絕藝,名頭甚響的藝人,帶來節目也是精彩紛呈。如果做個大致的分類,這些節目主要包括:曲藝、戲劇、雜技和武術等。

藝人眾多,節目繁博,使得瓦市勾欄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刺激著藝人個個刻苦學藝,表演的更高境界發展。藝人中,技高者立足,甚至終身在勾欄表演;技遜者走人,並不能再立足於勾欄。被淘汰的藝人,又叫「路歧人」,加入街頭流浪藝人的行列,甚至被逼出京都。觀眾的評判與需求是衡量演出質量的槓桿,因此藝人視觀眾為上帝,演出異常賣力。

瓦市勾欄的常客,除了大量的市民階層,官員、士大夫階層也常出沒其中,他們的趣味進一步擺脫貴族化傾向,與民間俗文化接近,這對於社會文化融合有著極大的益處。

同時,南宋時教坊制度的廢止,大批宮廷樂人被迫流入瓦市勾欄,上流社會的雅文化與民間俗文化互相影響,這是宋朝文化發展的一個側影。

瓦市勾欄里,各階層人的混合,文化價值取向的趨近,雅文化與俗文化的交融,其實正是盛世在社會生活中表現。作為宋朝都城的汴梁、臨安,以如此多彩的文藝活動,折射出它們在歷史上少有的開放精神和文化胸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一池三山:為什麼說西漢園林在中國造園史上的地位是空前絕後的?
在漢代,人們在出行的時候都有些什麼禁忌?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