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興國這2個村莊要火了!快來為你的家鄉助攻!

興國這2個村莊要火了!快來為你的家鄉助攻!

特!大!喜!訊!

今日,住房和建設部網站公布了《關於第五批擬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基本情況公示》,贛州24個村莊榜上有名!

來看看贛州這24個美麗村落吧

贛州市(24個)

興國縣城崗鄉白石村

紅色文化革命舊居。地理位置 白石村位於興國縣城崗鄉北部山區兼平原地帶,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距離鄉政府駐地10 公里,東連銅溪村,南接長保村,西毗鄰楓邊鄉楓邊村,北與嚴坑村接壤。 行政管屬 白石村隸屬於西省贛州市興國縣城崗鄉白石村村委會。 自然條件 白石村村旁有一古溪繞村而過,村內池塘眾多,資源豐富,環境美麗。

興國縣社富鄉東韶村

文化遺存源遠流長。東韶村地處興國縣東南角,社富鄉東北角,距離興國縣城 30 公里,距離社富鄉政府 3 里。東鄰溪源村,南接社富村,西鄰橫溪村,北靠傑村鄉韶溪村。 行政管屬 東韶村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社富鄉東韶村村委會。 自然條件 東韶村位於江西省南部,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度18.8℃,無霜期80 余天,年降水1372毫米。

安遠縣長沙鄉篔簹村

篔簹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的安遠縣長沙鄉水東圩西南方向,南接渡屋村,西鄰吉祥村,北傍長沙村,濂江河從全村穿越而過。村域面積約14 平方公里,為長沙鄉第二大村。境內水系主要有濂江河由天心鎮流入,西南至東北貫穿全鄉,從浮石流入會昌,流經篔簹村,繞村而過形成一個月亮灣形狀。遠古時期里曾是安遠、會昌、尋烏、於都的水陸交通樞紐,有「十里九渡,五里三圩」的繁忙與熱鬧。

大余縣池江鎮楊梅村

明朝徽派歷史傳統村落。楊梅古城坐落在池江鎮西北部。東與同心村相連,南接盧屋村,西與青龍鎮接壤,北與樟斗鎮為界距池江鎮鎮區 4 公里,距離大余縣縣城 28 公里。楊梅古城核心城區位於楊梅村東南部,整體選址是:西北是高山,東是丘陵小山崗。來自北部的高山之水呈乙字形繞城而過。站在城堡向北望去,「雲山」「鴨子腦」為龍脈延綿起伏,忽隱忽現。

定南縣老城鎮老城村

商幫義里贛粵咽喉。老城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南部,地處珠江流域東江源頭西,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城鎮管轄,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丘陵地貌,京九鐵路從老城村東側南、北飛馳而過,南距廣東和平縣上陵鎮江口村僅 1 公里,北到定南縣城 17 公里,西距贛粵高速 2 公里村域面積 5.67 平方公里,村莊佔地面積 9100 畝,老城村呈橢形,其東西向直徑略長於南北向。

贛縣區南塘鎮大都村

古村風貌完好文脈清晰。地理位置:位於鎮政府駐地南塘圩西北部。東界都口村,南毗白溪村渣龍白竹坑,西連田村鎮中齊村,西北與田村鎮社大村相依,東北接楓江村。村委會駐地大都,距鎮政府駐地南塘圩 7.5 公里,距贛縣人民政府駐地梅林 47.5 公里。 行政管屬: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南塘鎮大都村 自然條件:大都村四面岡巒密布。

贛縣區南塘鎮清溪村

古建規模龐大保存完好。清溪村位於贛州市贛縣區東部,東與勞田村毗鄰,麂山西邊,南界吉埠鎮上堡村,西連田村鎮山塘村,北鄰小溪村。西北與田村鎮里目村接壤。村委會駐地清溪圩贛縣區駐地梅林鎮 45 公里,距南塘鎮 8 公里處,距離麂山風景區 3 公里,有公路連接江(口)興國公路行政管屬: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南塘鎮清溪村 自然條件清溪村境內岡巒密布,森林覆蓋率高。

龍南縣武當鎮大壩村

客家圍屋。大壩村(田心圍)位於龍南縣武當鎮北部,大壩村東南部,田心圍坐西朝東,建於明朝中期建造,至今有400多年。由葉秀茂的次子葉廷艷所建,田心圍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達 600 多間,圍內最多時住過 900 多人。田心圍是盤龍狀客家圍屋的經典建築,具有完善的防衛設施,尤其是祠堂,規模宏偉,分三進、二天井,樑柱構架緊精緻,倉廚齊備。

龍南縣裡仁鎮新里村

酒香十里,圍屋璀璨。漁仔潭圍坐落於里仁鎮新里村漁仔潭村小組,位於濂江河西岸,與沙壩圍隔江相望,距 105 國道 5公里,離關西新圍 7 公里。屬中亞熱帶季風型溫暖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 18.9℃,一月平均氣溫 8.3℃,為最冷月;七月平均氣溫為 27.7℃,為最熱月。極端最高氣溫 37.4℃,極端最低氣溫-6℃。無霜期歷年平均286 天。平均降雨量 1526.3毫米。

龍南縣裡仁鎮正桂村

桂香襲人面,鴛鴦戲水邊。里仁鎮正桂村地處里仁鎮西南,距龍南縣城 8 公里,距里仁鎮圩鎮 2 公里,距 105 國道 1 公里。里仁鎮交通便利,區位優勢顯著105 國道橫跨東西,京九鐵路和贛粵高速公路縱貫南北,贛深高鐵穿境而過,是國道、高速公路、鐵路三條大動脈在龍南縣唯一的交匯點也是龍南縣的重要交通樞紐。正桂村轄區面積 1.97 平方公里,耕面積900 畝,林地面積1400畝。

南康區唐江鎮盧屋村

文化千年紅色薪火相傳。千年古鎮古村唐江鎮盧屋村位於贛州市南康區中部,東距贛州市區26 千米,南距南康城區 17 千米。唐江為崇義、上猶兩縣及南康市中北部8 個鄉鎮的商貿集散地和交通中心所屬於贛州市的管理,南面面對江,北部是相對比較繁華的南康區。氣候特點是溫帶季風氣候,夏熱冬冷地區。

南康區唐江鎮幸屋村

贛南要道水利工程精湛。唐江鎮位於贛州市南康區中部,距贛州市區 20 公里,距南康區22 公里。唐江歷史悠久,商貿興盛民間素有「頭唐江,二營前」之美譽,有「小贛州」之美稱,為江西四大歷史名鎮之一,江西小城鎮建設綜合改革試點鎮,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江西省首批百強示範鎮之一,系大贛州重點衛星鎮之一。唐江地理位置優越,水、陸、空交便捷,上猶江穿境而過,贛豐二級公路、康隆公路交匯於此。

寧都縣大沽鄉暘霽村

古建舊址多人文環境好。暘霽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西北部,大沽鄉西側,與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君埠鄉,大沽鄉大沽村、上淮村、南林村接壤。距寧都縣成 60 公里,距離大沽鄉政府所在地 7 公里。屬大沽鄉轄區行政村。暘霽村自然環境優美,遠離現代紛擾,素有「秘境暘霽」之稱。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無嚴寒,無霜期長,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瑞金市岡面鄉上田村

山抱水繞樹蜂窩型狀局。上田村位於岡面鄉東北邊,坐標:東經 115°89′,北緯 26°13′;隸江西省贛州市瑞金市岡面鄉;屬於山地、丘陵相交錯的地帶性地貌;土母質為坡質母質和變質岩分化物,也有少量洪質母質;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山地為偏酸性紅土、棕紅土,耕地為沙泥田、青泥田、鱔泥田、冷浸田。

瑞金市武陽鎮武陽村

古色古香底蘊豐厚。村落位於瑞金市西南十五公里的武陽鎮正東,距鎮政府一公里,西靠武平山,東臨綿江河,206 國道貫穿全境。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沿江而建,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瑞金市武陽鎮粟田村黃田村

四面環山席水而居。黃田村位於武陽鎮東南邊,坐標:東經 115°89′,北緯 26°13′;隸江西省贛州市瑞金市武陽鎮;屬於山地、丘陵相交錯的地帶性地貌;土母質為坡質母質和變質岩分化物,也有少量洪質母質;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山地為偏酸性紅土、棕紅土,耕地為沙泥田、青泥田、鱔泥田、冷浸田。

瑞金市瑞林鎮下壩村

下壩村處瑞金市瑞林鎮西南,距鎮政府 17 千米,離市區 84 公里,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丘陵山區,喀斯特地質,梅江流域,主河一壩溪和匯聚東湖、胡嶺,達泉坑等眾多小溪,紅土壤,百草豐茂,樹木繁陰,植被覆蓋率達 90%。百鳥竟飛野豬成群。麂、鹿獐豹常出沒山林雨量充沛,春末夏秋之季,常有暴雨傾盆。

上猶縣雙溪鄉大石門村

大石門村位於上猶縣城西北 60公里處,全村農業人口 1742 人,有20 個村民小組,450 戶。全村現耕地面積 1176 畝,林業面積 11750畝。大石門古村落因歷史上村口有兩個如同門戶的大石壁而得名。村落位於羅霄山脈諸廣山支脈腳下的小盆地,是由層巒疊嶂的高山——雙溪草山向丘陵過渡區的第一個小盆地,因此被喻為萬山之祥瑞的福地。

上猶縣安和鄉陶朱村

陶朱村,位於上猶縣東北部的安和鄉境內,是被宋徽宗追賜為「南贛鄉賢」的陽孝本故里。村落距離猶縣城 37 公里,距離贛州市中心城區 85 公里。村落背靠海拔 895 米的梅嶺嶂,四周青山環繞,發源於梅嶺嶂的九曲水穿村而過,匯入童子江。全村村域面積 14.4 平方公里,就在九曲水環繞的山巒左右兩邊分居著古村落陽姓聚居地蓮花井」「鄺屋」兩個部分。

石城縣琴江鎮大畲村

著名的鄉村旅遊示範村。大畲村地處琴江鎮東南部,贛閩古驛道邊。宋前曾名竹子洞、家村,元初尹世高從寧都固村遷此,以「良田白米」的美好願望,改名大畲。東鄰寧化縣石壁,南毗珠坑鄉,西連建上、仙源二村,北接沔坊村村內風光秀麗,客家文化底蘊深厚,傳統建築保存較為完好,素有」石城客家文化第一村」之稱。村內的傳統建築主要環繞通天寨山分布,主傳統建築有南廬屋、尹氏家。

信豐縣萬隆鄉李庄村上龍村

上龍自然村位於信豐縣萬隆鄉西南部,距離信豐縣城約 43 公里,距離萬隆鄉集鎮約 18 公里,上龍自然村屬低山淺丘陵地貌,域內丘山頭眾多,村落地處兩山相夾的谷平緩地帶,呈南北走向,南高北低,西高東低,東側、南側、北側由溪水所圍,西側靠山,主要種植水稻,村落山林風光景色秀麗,環境宜人,氣候濕潤清涼。上龍村民漢族客家人,村民均為葉姓。

尋烏縣澄江鎮周田村

江南客家民居建築代表。周田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澄江鎮東南部,江西、廣東、建三省交界處,離澄江圩鎮約 6 里,距縣城約 39 公里。該轄區總積 12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 900畝,山林面積 3600 畝。周田處於「Y」 字型的盆地,群山環抱,奇石、峰、圍屋點綴著這片客家樂土。田村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周田河靜靜地向南去,匯入東江之源——尋烏水。

尋烏縣項山鄉橋頭村

山水秀氣簪纓百代。橋頭村是項山鄉的中心村之一,項山鄉政府、項山圩座落於該村之東面正靠全縣最高的(海拔 1529.8米)項山甑主峰,地勢自南向西傾斜,屬河谷平地的山區,總面積 15平方公里,耕地面 1556 畝,山林積 2050 畝。

于都縣車溪鄉壩腦村

典型的客家傳統村落。壩腦村地處于都縣中北部之車溪鄉,距縣城 28 公里。村南梅江水光瀲灧,常見白鷺蹁躚起舞。村北是高聳入雲的車頭嶂,常年雲蒸蔚、霧靄濛濛。植被以低矮的灌木為主,山的下半部分始有松樹及其它高大喬木。 壩腦村址地勢平坦,東南沙地千百畝,系梅江沖積而成。村域面積 4.5 平方公里,屬中亞季風濕潤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的特點。

為他們加油!

那麼問題來了

什麼是中國傳統村落?

中國傳統村落,原名古村落,2012年9月,經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習慣稱謂「古村落」改為「傳統村落」。

據介紹,中國傳統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經濟、社會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中國傳統村落是農耕文明的精髓和中華民族的根基,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與自然生態景觀資源,是我國鄉村歷史、文化、自然遺產的「活化石」和「博物館」,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來源:客家新聞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人世界觀 的精彩文章:

廣東新建一條高速,惠州和東莞將受益,預計2020年完工

TAG:路人世界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