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容易弄錯的四個歷史冷知識,9成人不知道

最容易弄錯的四個歷史冷知識,9成人不知道

一, 《紹興和議》兩字中的「紹興」指的不是浙江紹興

說到「紹興」兩個字,現在大部分人都會想到浙江省紹興市,那是個經濟發達,文化昌盛的好地方,但這歷史上還有一份著名的文件——南宋和金簽訂的《紹興和議》也用到這詞,在此條約中南宋對金朝卑躬屈膝,割地賠款,可以說是奇恥大辱。

那麼這個「紹興」是不是指的浙江紹興呢?難道這個合約是在浙江紹興簽訂的?不是的,這款合約是宋金互相派遣使臣最後才確定的,沒有特別的簽約地點,那為什麼叫「紹興」和議呢?那是因為簽訂的時間是在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

不過現在的紹興名稱也是由那個年號而來的,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年,取「紹祚中興」之義,越州升格為紹興府。

二, 一開始,湘軍中的「湘」並不是指整個湖南

說到湘軍,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肯定不會陌生,這支由曾國藩打造的,由湖南地方團練轉變的軍隊在19世紀後半期的中國可以說是翻雲覆雨,那麼「湘軍」中的「湘」字指什麼呢?大家第一反應指的是湖南。

這其實也不能說錯,因為廣義來說把整個湖南的團練稱呼湘軍也可以,但那只是之後習慣性的說法。最開始湘軍中的「湘」並不指整個湖南,而僅僅指的是「湘鄉」,畢竟曾國藩等人就是湘鄉人,他們一開始只是整合家鄉的團練,而不是整個湖南的。

三, 蜀漢的國號是「漢」,而不是「蜀」

這是現在很多影視劇,包括一些很經典的影視劇都會犯的錯誤:就是劉備或者諸葛亮帶領部隊的時候,軍旗上有個大大的蜀字。

大家可能奇怪,難道不對嗎?畢竟這就是蜀漢王朝的軍隊啊,但那是後人起的名字,後人因為蜀漢只是佔據巴蜀一地,所以用蜀漢來稱呼劉備的政權,然而劉備他們正式的國號名稱是「漢」,而不是「蜀」。

在劉備,諸葛亮眼中,他們是正統,是大漢王朝的延續,自然會用當國號,怎麼可能用呢?用蜀說明自己是偏安政權,屬於自我貶低,當時魏國邊民習慣把北伐的蜀軍蔑稱為「蜀寇」,蜀漢自己肯定不會用這個字來自我稱呼,更不會寫在軍旗上。

四, 「宰相」這官職名只有遼朝才用

在封建時代,皇權和相權的矛盾始終是一個非常難解的問題,到了明朝,朱元璋乾脆就把丞相給廢了,不過現在咱們還是習慣用宰相來稱呼當年的「百官之首」。

但是在歷史上 ,「宰」字常用做官名,比如商周的太宰等;「相」字也常用做官名,比如秦漢的丞相,但宰相這個詞只是古代中國輔的最高行政官員的非正式通稱,並不是制度上的名稱。

那有沒有朝代把宰相當做正式官名的呢?也有,不過只有一個朝代這麼用,這就是遼朝。

作者:雲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最恥辱的四個王朝,司馬懿西晉奪冠,溥儀滿洲國僅第三
太平天國真的那麼不堪嗎?盤點太平天國3大積極意義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