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堅決不離婚。」——曾因違背社會道德風尚、無證辦學等在遼寧撫順被責令關停的「女德班」,最近在溫州捲土重來。

「穿得時尚暴露,等於教人強姦。」

「男為大,女為小。」

「柔是女人的根,順是女人的本」

「女子不應該往上走,就應該在最底層」

……

課程還是那個課程、老師還是那些老師、模式也還是那個模式,只是這一次,他們授課的對象變成了5到18周歲的未成年人。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逆來順受、堅決不離婚」——教化女性順從的「傳銷」套路

我們先來來看一看,女德班究竟講了些什麼內容?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婦道、女德、讀書無用……這些早已過時的觀念早就被現代人嗤之以鼻,為什麼還有家長趨之若鶩?

一位送孩子來女德班的家長這樣說: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很難想像銜著互聯網紅利「金湯匙」出生的00後們,竟然會被父母以「傳統文化教育」之名送入這樣的非法機構,在一個本應該塑造正確、健康、積極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年紀里,接受這樣腐朽、落後的錯誤價值觀教育。

說到底,這是父母對家庭教育的「懶惰」。也可以說,女德班是另一種形式的「楊永信式療法」
——不同於楊永信對學生身體上的「暴力屈從」,女德班採用的是精神「洗腦」。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它擊中的是當前父母與孩子、妻子與丈夫之間的相處焦慮和溝通隔閡,採用的是一套「男權至上」的規訓法則,為其包裝上「傳統文化」的外衣,讓學員誤以為有捷徑可走,從而信以為真。

姬姐來給大家梳理一下「女德班」的洗腦套路——

首先,是以夏令營、集訓營的形式,為學員製造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在這個環境里,隔絕了手機、互聯網等等外界訊息,學員所接受到的信息只能來自於授課老師、課堂視頻。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是不是很像傳銷?

再來,是有一套固定流程的「儀式」,讓學員對所在組織產生屈從、敬畏心理,比如晨誦、跪拜禮等等。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然後,由學員分享自身經歷,把「女德班」、「傳統文化」包裝成「救世主」一般的存在,讓學員對課程內容深信不疑。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自媒體「真實故事計劃」曾發布《我在女德班卧底的168小時》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宣揚不孝會得癌 給父母洗腳可以治癌症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學員聽完「不孝致癌」言論之後的分享

私以為這種荒唐的宣傳言論已經帶有「邪教」性質了。

最後,就是由講師講授《女戒》、《女論語》等封建文化產物,播放「女德論」的視頻,讓學員分享感悟,併當眾懺悔。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有了前面一系列的鋪墊,這個環節的收效就可以達到最佳。

「女德班」的小女孩上課反饋: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整套流程下來,別說是小孩子,一個正常思維的成年人都能被說服了。

「女子不應該往上走」——宣揚「女德」是打擊女性成長的「毒藥」

「三從四德」、「男女尊卑」、「貞節牌坊」……這些千百年來束縛女性的道德枷鎖,為什麼還能在在今天這樣開放、自由、進步的社會裡「起死回生」?

說到底,女性成長至今,來自長輩、男權社會的思想「枷鎖」從未真正打開過。

當婚姻關係出現問題時,處於優勢的那一方,往往會不自覺地將問題歸因於弱勢的一方。比如,當丈夫出軌、夫妻關係冷淡,妻子接受到的評價往往是「不夠乖」、「性格有問題」;

而在當男性處於劣勢時,對處於優勢地位的女性往往會不自覺地進行貶損,以掩蓋她優勢的一面。比如,當女性考上博士、做上高管,對她的評價往往是「嫁不出去」、「靠身體上位」等等。

這種借貶損女性、降低女性地位、教化女性順從來獲得對女性控制權的方式,真是男權社會打擊女性成長最令人不齒的手段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可怕的是,竟然有不少女性對這套說辭深信不疑。面臨婚姻或愛情的失敗,她們首先反思的是「自身有問題」;面對性侵傷害,她們覺得是自己的錯。

姬姐想起曾經的阿嬌。

「艷照門」事件之後,阿嬌事業、生活、愛情都受到很大的打擊,一度隱退娛樂圈。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後來在接受採訪時,她一再表示自己當年做錯了,而當主持人問到哪裡做錯了的時候,她仍然不責怪哄騙她拍照片的人,而是把錯誤歸結到自己:「錯在不應該拍那些照片」。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時至今日網友們提起阿嬌,仍不免把她和「艷照門」聯繫起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即使是她最終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和幸福,還是有不懷好意的評價和聲音存在。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心理學家武志紅在分析「女德班」存在的原因時說過,「當人面對外部世界感到無力和失控感時,就幻想可通過消滅自我活力、自我歸因和自我控制來達到一種虛假的控制感:我能通過改變自己影響外界。」

我們並不反對女性對自身進行自我反思和內省,但這種自省並非是全盤的自我否定和自我矮化。這種反思是「為什麼在遭受侵犯時沒有勇敢說不」、「為什麼不在第一時間尋求法律幫助」的重新審視,而不是「為什麼要穿著暴露」、「為什麼要深夜出門」、「為什麼要出去喝酒」的詰問——施暴者犯下的罪行,不需要受害者來買單。

法律在逐漸完善和保障女性權益的同時,社會卻在女性的內心帶上了無形的枷鎖。

而部分女性卻渾然不覺,一邊極力推崇,一邊成為這副枷鎖之下的受害者。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蔣勁夫家暴案後 一些女性網友的評論

魯迅先生曾說,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

這幾乎是女德班最完美的註腳。

台灣作家林奕含,幼年時曾被家庭教師強暴,身心受到巨大傷害,患上嚴重抑鬱症,在自己的第一本小說問世時,自殺而亡。

她在生前接受訪問時曾說,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

「女德班」陰魂不散?清醒一點 大清早就亡了

那是來自家庭、社會、施暴者的言語和道德壓力,是受害者身心遭受巨大折磨,卻沒能獲得任何援助的悲哀。

這並不是一個「少女愛上誘姦犯」的浪漫愛情故事,這是一個整個社會都拋棄了受害少女的悲劇。

今天我們反對女德班,不僅僅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錯誤、愚昧思想的荼毒,更是為了不讓女性取得的今日之成就,在這種腐朽、陳舊、男權至上的思潮里,倒退消失。

林奕含曾說,自己是經歷過集中營的人,而女德班,也許正是下一個集中營的締造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93歲「慰安婦」倖存者去世 曾下救全村50餘人
埃及盧克索新發現一座貴族墓葬 墓內有木乃伊棺材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