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自成能攻入京師,為何在清軍面前一路敗退?

李自成能攻入京師,為何在清軍面前一路敗退?

1644年,闖王李自成率農民軍攻入京師(今北京),崇禎皇帝煤山上吊,明朝滅亡。吳三桂投降滿清同大順軍在山海關大戰,李自成兵敗由山海關退回京師。在京師補即帝位後,於第二天放棄京師,向晉、陝轉移。

李自成為何要放棄京師呢?有兩個原因:一、李自成帶往京師的兵力並不多,約10萬左右。山海關之戰大順軍大敗,損失慘重,士氣衰落。所剩兵力不足以保證守住京師。二、大順軍剛攻佔京師不久立足未穩,明朝權貴官紳勢力對大順軍恨之入骨,保不齊真開戰的時候這些勢力藉機在城內生亂。所以只能放棄京師,轉移至晉陝一帶的大順軍大本營,才是安全的。

為了截留李自成運走的金銀財寶,多爾袞命阿濟格、多鐸和吳三桂等率精兵急追。要知道大順軍攻陷京師所得的財物是相當誘人的,皇宮裡面的貴重物品就不說了,單單從達官貴人手中「追贓助餉」而來的黃金白銀就不計可數。帶著這麼多值錢玩意,大順軍必然跑不快,如果能進一步對大順軍造成重創當然就更好了。

李自成前腳剛走,清軍兩天後就進佔京師,不費一兵一卒白白撿了城池。同年九月份,順治帝福臨被由盛京(今遼寧瀋陽)接至京師,於10月1日登基大典,清朝正式定都京師。清朝如此容易就進入京師,大大刺激了其進一步爭奪天下的野心。攝政王多爾袞派出兩路大軍,一路往西進攻李自成大順軍。一路往南進攻南明弘光政權。

西路軍阿濟格率2萬精銳騎兵會同吳三桂、尚可喜的部隊,從山西大同繞道陝北榆林地區,再南下向西安進攻。為何要迂迴繞到陝北呢?我們知道從京師去往關中盆地還有一條較近的道,那就是從河南北部南下,渡過黃河經洛陽往西過潼關,亦可進入西安。

但是這條路有潼關扼守,並不好進。潼關,地處關中平原的東端,位於今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境內,是陝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之處。北瀕黃河、南依秦嶺山脈,地勢險要,自古就是關中的東大門,是扼守關中和中原之間交通的咽喉,有「三秦鎮鑰」之稱。歷史上發生在此處的戰爭,多不勝數。此時清朝的兵力並不足以讓多爾袞有足夠的自信叩關成功,所以繞到陝北就是必然的選擇了。

南路軍多鐸率2萬精銳騎兵會同孔有德、耿仲明的部隊,揮師進攻江南南明弘光政權。多爾袞之所以敢這麼做,是看透了南明弘光小朝廷的懦弱和醉生夢死,但還是出了意外情況。李自成探知清軍西路軍阿濟格的動向,率精銳大軍直撲延安,以圖將這支清軍吃掉。而此時部署在河南西部的大順軍,向懷慶府發起攻擊,奪回一些城池,並包圍了懷慶府治沁陽。

和無所作為的南明相比,大順軍才是清軍的最大威脅,多爾袞遂改變計劃,下令南下的多鐸部轉向西安方向,和阿濟格部一起合力先解決掉李自成的大順軍。如此調整,李自成就有些左右為難了,繞道陝北的阿濟格部行軍遲緩,還未能和李自成所部接戰。

但是轉向西進的多鐸部卻進展迅速,擊敗圍困沁陽的大順軍後,很快又攻破潼關防線。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李自成只好放棄西安,向湖廣轉移。李自成轉移後,榆林、延安一帶的大順軍李過、高一功等部,也被迫撤入川東。關中大地落入清軍之手。

李自成率所部出武關,經鄧州抵達襄陽,然後順漢水而下至九江。武關,在陝西商洛市丹鳳縣境內的東武關河北岸,春秋戰國時期為秦楚兩國交界處的重要關隘,和東面的函谷關、北面的蕭關、西南的大散關被稱為關中四塞。武關位於秦嶺山脈,北憑少習山,南臨險要,扼守關中和南陽盆地之間的通道,易守難攻,為兵家必爭之地。

清軍阿濟格部一路追擊李自成,雙方最後在九江以西惡戰一場,大順軍損失慘重。李自成下令棄舟登岸,燒毀剩餘的二百多艘船隻,率數萬人向湖廣撤退。在湖北通山縣九宮山,外出查勘的李自成被地方武裝圍殺,大順政權亡。

在李自成和清軍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南明弘光政權並未做出任何進取的舉措,依舊鶯歌燕舞,殊不知那邊騰出手來的多鐸,正在南下的路上……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寧錦之戰錦州被圍,袁崇煥為何不親自率兵救援?
拿破崙的侄子,法國唯一做過總統和皇帝的人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