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會成為下一個小風口嗎?

會成為下一個小風口嗎?

關注並標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閱讀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聯網商業

━━━━━━

行業的生產鏈條正在為一種看起來符合用戶習慣的內容衍生形態崛起做準備。

文 |36氪特約評論員 徐樂

行業的生產鏈條正在為一種看起來符合用戶習慣的內容衍生形態崛起做準備。

當某種媒體內容形態,發展成熟到一定程度時,很有可能會衍生出新的類型。典型的比如四格漫畫之於漫畫、晨間劇之於電視劇等。這些衍生出的新類型,大部分都是製作者在保留原有內容形態優勢的情況下,加入了新的技術或表達特點,以匹配用戶所逐漸形成的新使用場景和習慣。

到了2018年末,短視頻和網劇似乎也正在迎來這樣的契機——一種名為豎屏劇的「新物種」,正在隨著優愛騰的加碼,而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受眾眼前。

愛奇藝推出的名為《生活對我下手了》的豎屏劇,在豆瓣上口碑不凡。而騰訊推出的「賽馬」短視頻產品之一的「yoo視頻」,更是直接打出了「全網第一豎屏劇場」的口號,為用戶提供了多個種類的十多檔豎屏劇。

騰訊的yoo視頻將豎屏劇作為自身差異化競爭的發力點之一

那麼,所謂「豎屏劇」為什麼會是在這個時間節點興起?

用戶向移動端轉移的消費習慣是一個根本原因。

此前,無論是仿效自日韓的迷你劇,或者更短小精悍的「泡麵番」,雖然都已經考慮將手機而非PC作為觀看的主要介質,但它們都不同程度依舊帶有PC時代的「遺風」:

首先,將講故事的完整性作為主要考量,使得他們往往在時間長度上還不夠「碎片」,時不時出現10分鐘甚至更長的分集;

更關鍵的在於,各集之間有時還存在著劇情聯繫關係,所以用戶只能遵循線性時間規律來觀看內容。

這兩點無疑提高了用戶對於內容的消費門檻,同時反過來也對這些內容在短視頻平台上的碎片分發構成了制約。

但在這段時間內,用戶消費習慣的碎片化趨勢不但沒有減緩,反而愈演愈烈。

QuestMobile關於移動互聯網的報告顯示,在2018年9月,小鎮青年使用短視頻的時長同比增幅達到了11.1%。而他們恰好也因為過去PC時代電腦市場下沉力度不足而被認為是「更移動化」的一個群體;豎屏作為手機上更為自然的展示形態,也因為小鎮青年的崛起而獲得更多的偏愛。

巨頭出於競爭考量的主動加碼則是另一個重要因素。

快手、抖音等生活類短視頻平台以及西瓜等資訊型短視頻平台不斷蠶食短視頻市場增量。這是豎屏劇興起的一個時間背景。

但以上平台目前尚未建立起成熟強大的內容自產能力,這就給以優愛騰為代表的視頻平台巨頭們留下了一定的時間窗口。後者在過去PC內容版權大戰時期所建立起來的、橫貫上下游的布局鏈條,也可以被用以生產更移動的內容,輔助以流量手段,從而成為平台差異化爭奪用戶的武器。

一些立足於短視頻生產的MCN等機構,也正在努力去接住巨頭們此刻所伸出的橄欖枝。

比如在抖音這樣的平台上,想要成為IP,要麼有顏要麼有趣,前者自不必說,後者更多只能靠由創意為基礎的高刺激性「梗」,一遍遍給用戶留下印象。在內容繁雜的當下,這條路徑的實現難度可想而知。

而製作豎屏劇則為MCN提供了另一種可能:一方面,對於大量依託於抖音等平台的MCN而言,其內容生產方式天然就很「碎片」和「豎屏」;更重要的是,豎屏劇作為一種內容形式,它具有一定情節的特點以及相對更寬容的時長限制。

這不僅意味它所能帶給用戶的印象比抖音會更為深刻,有利於培養IP認知度,同時也意味著,後續商業上的可能性也更為巨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Uber正在試圖收購Lime或Bird其中一家,布局共享電動滑板車
亞馬遜音箱可以播放蘋果音樂了,巨頭從此「和解」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