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搶佔先機加碼新能源汽車,中國品牌向上的時機來了嗎?

搶佔先機加碼新能源汽車,中國品牌向上的時機來了嗎?

石油資源短缺、燃油車尾氣排放等因素使汽車工業走上節能環保之路成為必然之選,這催生了電動車發展的浪潮,也給了中國品牌彎道超車的機會。這對於正處於向高端品牌爬坡的長城、吉利等眾多自主車企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品牌向上已成必然

雖然近年來中國品牌在數量上提升較快,但「大而不強」、品牌影響力不足仍是擺在眼前的問題。比如,中國品牌的單車利潤較低,這說明中國品牌的溢價能力不高。另一方面,中國品牌在銷售收入和銷售數量方面不匹配。2016年時,乘用車中國品牌銷量佔43%,中國品牌價值規模即銷售收入佔國內總量不到30%。「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中國品牌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這一原因。」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曾公開表示。

也由於上述原因,在車市遇冷的2018年,一些中國品牌受到了衝擊,如北汽、江淮等品牌,但已在豪華領域布局的長城汽車卻抵禦住了車市的寒流。也就是說,在整個汽車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國品牌已開始出現了分化的局面,該陣營的競爭也格外激烈。

2014年長安超過長城奪得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冠軍,而在2017年,長安的銷量冠軍寶座又被吉利奪走。今年以來,吉利、長安和長城雖然仍位居中國品牌第一陣營,但情況也不盡相同,長城,吉利銷量依然保持上揚態勢,但長安、北汽、江淮汽車等品牌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在整體車市處於下行的趨勢下,中國品牌前期以性價比換來的優勢逐步褪去,這使得中國車企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慘烈,中國車企的淘汰賽已開始,品牌向上已成為謀求生存的必然之選。

不過,對於已經成長起來走高端化的中國品牌來說,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承受住挑戰。長城汽車推出獨立高端品牌WEY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畢竟,在消費升級、換購需求越來越強的時代,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高端車型。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長城汽車在2016年就推出了獨立豪華品牌WEY,其首款車型VV7上市不久後就進入了萬輛俱樂部,第二款車型VV5也延續了這種發展態勢。而從創立之初至今,WEY品牌的月銷量也始終保持在萬台以上,即便是在寒冬中的2018年,也依然保持著出色的成績。

而在WEY之後吉利成立了領克品牌,廣汽傳祺、上汽榮威等車企也推出了高端車型,比亞迪推出的「王朝」系列也多款打破了20萬元天花板。也就是說,以長城汽車為代表的中國品牌新勢力,帶動了中國汽車製造向上的力量。而WEY之所以能夠成功,在於其投入了大量資源讓品牌保持獨立,比如獨立的研發平台和渠道。此外,WEY品牌不論是研發體系、生產體系、營銷體系,甚至包括物流都是獨立的,有行業觀點認為,這是一種非常高效務實的經營模式,可以直接消減整個運營的成本,同時又能保持持續的競爭力。

搶佔先機

對於中國品牌來說,由於起步較晚,抓住先機就顯得更加重要。在汽車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中國品牌紛紛加碼新能源和新技術來佔據先機優勢。而儘管不少中國品牌車企在總體銷售業績表現一般,但憑藉政策紅利,和藍海市場的窗口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有較好的表現。這主要由於很多中國車企正在加快戰略調整,把新能源汽車作為重要板塊。

2018年,WEY品牌在新能源領域與智能領域不斷發力,兩年間收穫二十餘萬用戶的信任。2019年WEY品牌將通過更強大的技術實力與國際格局提振品牌勢能,擴大市場影響力,並持續引領中國品牌馭夢前行。

「產品高端化、做新能源,是中國品牌轉型的主要內容。」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國家政策加上市場競爭環境倒逼中國車企在新能源技術上進行升級,其在新能源市場發力也比較早,具備先機優勢,這給了中國品牌彎道超車的機會。

處於中國品牌第一梯隊的豪華品牌WEY就及時推出了新能源汽車,WEY P8就是品牌成立之後推出的首款新能源車型,它是基於WEY新能源專用平台Pi4打造的第一款車型,其外觀傳承了WEY家族式的前大燈組設計,豎狀日間行車燈也是WEY的一大標誌性設計,大嘴式波浪形進氣格柵配以全新的前包圍設計,看上去非常兇悍。車尾部分採用了雙邊四齣排氣布局,而後包圍使用了大量稜角設計,非常硬朗。WEYP8 搭載了一套由2.0T發動機+85kW後驅電機組成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總成。另外,WEY P8 從0-100%充電需4小時,純電續航里程為50km,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為660km。

WEY P8不但榮獲了「中國心」2018年度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金獎,還斬獲了2018中國新能源汽車大賽組別冠軍,它也是眾多品牌車型中與寶馬X1PHEV分在豪華插電式混合動力SUV組的參賽者。不同於油電混動類汽車的改造方向,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在基於傳統驅動形式不變的前提下再次加入一組可進行外部充電,在提速方面可以秒殺純電動汽車,並且在續航里程方面也更有保證。

優勝劣汰

按照工信部此前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來看,我國新能源市場2020年銷量將達到200萬輛,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銷20%以上,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空間巨大。中國品牌布局較早,因而佔據了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市場份額。

不過,現階段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主要集中於低端產品,中國傳統車企造的電動車基本都是傳統的燃油車改的。「我們的產品產量大,但對汽車生產的體系能力的理解和再創新的能力不強。我們可以改裝出電動車,但難以實現電動車的全新生產體系,因此我們很多企業與特斯拉的差距極其巨大。」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美國特斯拉的豪車概念被美國行業內充分認可,而中國高端電動車的被認可度不足。

此外,中國新能源汽車體量之大主要是補貼政策導向,企業的產品布局也是圍繞政策展開的。「這是沒有商業邏輯的,企業只盯著短期利益進行產品研發,推出的大多都是滿足最低標準的產品。今年6月份,補貼新政正式實施,一些低續航里程的車型很快就被淘汰掉了,這也導致了6、7月份新能源汽車環比下滑。」LMC汽車市場諮詢(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志凌說,一些企業甚至成立自己的租車公司,自產自銷以套取補貼。

在雙積分等政策影響下,合資車也已開始加快新能源車布局。東風日產以前不久上市的軒逸·純電為起點,計劃未來3年內將導入日產技術,并力爭在3年內實現電動化核心零部件100%國產化。還有廣汽三菱、廣汽豐田導入廣汽傳祺GS4 PHEV為原型的新能源車,也是新能源市場的一種新打法。此外,還有長安福特、上汽通用別克等合資品牌也都推出了各自的新能源車型。也就是說,補貼不斷退坡,加之合資車企的布局,中國品牌新能源車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圍繞政策進行產品布局的企業很容易在競爭中被淘汰。

不過,一些中國車企也選擇重新開發平台來做電動車,長城汽車方面就曾表示,不會做油改電、不做政策車,更多考慮的是政策退坡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健康發展。今年,WEY已陸續推出了其首款插電混動豪華SUV WEY P8和首款智能SUV VV6,在智能豪華和智能安全方面已逐步樹立起自己的風格。其中,新推出的VV6搭載了集成多達20項的智能駕駛輔助技術。WEY還推出了純電概念車WEY-X,該車達到L5級別自動駕駛水平,是WEY在未來出行領域科技創新的集中體現。除了在產品上進行了完善的布局,WEY還匯聚了世界各地頂級專家,融合了中西方造車技術,從產品設計、生產,到品牌定位和包裝,最終凝聚精華,成就了今天的中國豪華SUV——WEY。

而作為中國豪華SUV品牌,經過市場檢驗的WEY已經打破了合資品牌的壁壘,也加快了中國品牌國際化的步伐。引進全球頂級技術、增加海外研發中心、完善全球化研發體系,再加上全球渠道鋪設、進軍歐美市場,這些正是WEY宏圖壯志中的部分縮影,伴隨著一步步戰略落地,WEY登陸全球豪華SUV品牌舞台的大幕正徐徐拉開。

「以上內容不代表本刊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周刊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12.22在魔都的#游牧大會#一定要去!
雙11,你最應該記住的四條商業秘訣

TAG:第一財經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