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現實主義創作要貼近百姓,「扎」進生活里 | 《那座城這家人》研評會

現實主義創作要貼近百姓,「扎」進生活里 | 《那座城這家人》研評會

原標題:現實主義創作要貼近百姓,「扎」進生活里 | 《那座城這家人》研評會


以現實生活作為創作的原動力,《那座城這家人》在記錄時代故事的同時,更升華了內容和精神主題。


1976年,一場7.8級地震在唐山(劇中影視化處理為「唐城」)發生,王大鳴在這場浩劫中失去了父親和身懷六甲的妻子林智燕。陶瓷廠女工楊艾闖進了王大鳴的生活,連同王大鳴身邊的一群人,組成了一個大家庭……《那座城這家人》的故事就此拉開序幕。

唐山人民災後重建走過的40年,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年。在書寫唐山人民災後重建家園故事的同時,《那座城這家人》也濃縮了一幅改革開放大背景下的時代變遷史。



12月10日下午,電視劇《那座城這家人》專家研評會在京召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毛羽高度評價該劇,指出《那座城這家人》是中國電視劇誕生60周年、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這個非常重要的宣傳節點的一部優秀作品。「可以說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冷靜觀望,回歸中國電視劇的優秀傳統已經在業界越來越形成共識。」毛羽表示,「特別高興看到了一批作品,它們回歸初心,在創作階段圍讀劇本、切磋人物、秉承『戲比天大』的理念,比如今年已經播出的《最美的青春》《歸去來》《黃土高天》《正陽門下小女人》這些劇就是如此,我們今天研評的《那座城這家人》也是如此,今晚即將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時間播出的《大浦東》,在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播出的《大江大河》也是如此,這樣的電視劇溫暖時代,溫暖社會,溫暖人心,讓我們看到希望和光明就在前方,這樣的劇多了,春天就不會遠了。」


從小人物看大時代

《那座城這家人》改編自唐山籍作家李焱的長篇小說《平安扣》,以經歷大地震重創的城市唐山為背景,講述了兩個家庭、三代人悲歡離合的故事。


以唐山大地震為起點,該劇截取了改革開放、香港回歸、下崗潮、澳門回歸、非典、奧運會、汶川地震等8個事件,從「勞動最光榮」的火紅年代書寫到知識和科技迎來全面發展的當下,時間跨度40年。



正是在這40年間,該劇將個人命運與時代命運相融合,勾勒出一幅具有時代特色的歷史長卷。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導張燕看來,《那座城這家人》以這樣一個大家庭塑造了眾多充滿愛的小人物,或如情真意切、勇於擔當的王大鳴,或如美麗大度、剛柔並濟的楊艾,劇作通過描述這個大家庭里的小人物共克災難的歷程,呈現出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


「《那座城這家人》從重建家園的普通百姓入手,展現他們相濡以沫、相互支撐的過程,可以說是大題材小視角,給這部劇的展開奠定了一個牢牢的『底』。」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總局電視劇審查委員會專家劉淑欣提出,以唐山震後重建為題材,空間跨越一座城,時間跨度四十年,在落筆時既要避免空泛的基礎上又要保證內容的深入,並非易事。


《廣電時評》主編高琦認為,《那座城這家人》是當前劇作中心制、現實題材和現實主義開始回歸本位的一個鮮活案例。「該劇有『新』『實』『連』三個特點。『新』是設定新穎,巨大災難的強概念設定、生活流的敘事方式,全劇沒有反派只有日常的設定,很新穎;『實』是創作紮實,兩年劇本採風、創作就值得點贊;『連』是連接當下、撫慰人心的價值。」


重建的不只有家園


《那座城這家人》並不迴避那段讓每一個親歷者甚至每個中國百姓揪心的歷史:23秒,一場巨大的災難吞噬了一座昔日的工業城,也讓無數民眾就此失去了家園和親人。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鵬舉曾經是參與唐山地震救災的其中一員。王鵬舉坦言,真實的唐山地震後的慘狀比劇中呈現出來的效果要更加觸目驚心。


《平安扣》原著作者李焱還有一重身份,就是這場地震的親歷者。24.2萬人罹難,7200個家庭絕戶,留下了4200名地震孤兒,3800名重殘傷員,李焱在發言中率先拋出這樣一組數據。「他們(角色)都是我的親朋好友的再現,甚至我的丈夫就是一名地震孤兒。」無論是劇中喪偶喪女的馮蘭芝,還是一心救人的林兆瑞和肢體殘疾的林智誠,亦或是相依為命的楊丹楊艾姐妹,這些角色都能在唐山當地找到原型。


李焱坦言,唐山大地震毀滅的是無數人的生命,但《那座城這家人》讓觀眾從中看到了災難之後的浴火重生,看到了希望和光明,而非沉淪。


觀眾透過劇作更多地可以看到時代的變遷影響著每一個劫後餘生的人,這些人最終都在時代的潮流中尋找到了各自的新生: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王大鳴的家鄉逐漸得以重建,他的養子孫磊早已不是當年的小啞巴,而是通過奮發圖強將礦業集團開到了印度;他的小女兒王小霜則繼承了瓷器廠,成為一名陶瓷藝術大師,還將瓷器遠銷到了海外……對此,王鵬舉表示,這部劇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沒有把重點放在家園重建,而是放在了心靈重建上。


《光明日報》文藝部副主任李春利也認為,《那座城這家人》中的人們經歷了生死,對生與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在這部劇中,沒有消沉,以母親為核心的這樣一個普通家庭在災難面前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一蹶不振。他們認,因為母親說那是天災;他們又不願去認,在現實面前沒有人低頭,不僅獨善其身,還收養遺孤,關愛身邊每一個能關愛的人。「這樣一家人的生活給了我們生的意義,以及怎樣才算活出意義,就像這部劇中結尾處的點題之筆:好好活下去是對死者最大的告慰。」


在張燕看來,劇中所有人物都有共同的創痛經歷,他們在迎接城市重建和在每個時期所遇到的時代困境中,共同凝結構築成了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唐山核心精神,實際上也就是中華民族的核心精神。


「扎」進生活里


回溯《那座城這家人》的創作經歷,編劇陶陶透露,原著《平安扣》是一部非常有特色的小說,唐山當地氛圍很明顯,但由於缺乏有效的戲劇關係,改編的話難度之大,「就怕自己寫輕了,寫薄了,觸碰了這種題材又不能帶給觀眾和社會帶來正麵價值觀」。最終決定接手之後,陶陶三次去到唐山當地,前後用了100多天採訪各式各樣的人物,參考各種影視、文獻等資料。



毛羽提到,《那座城這家人》在播出期間也受到各方的關注,這部劇不僅看哭了很多觀眾,也讓觀眾在觀看後表達了更多哭過之後的升華。「中國電視劇的觀眾是專業的,他們通過電視劇,通過電視台,通過網路,應該說他們能看到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好的電視劇;中國電視劇的觀眾也是寬容的,他們對中國電視劇每一點的點滴進步都會由衷點贊;當然,中國電視劇的觀眾也有毫不留情的一面,對於行業存在的亂象所引發的創作上的浮躁和膚淺,他們也有他們的表達方式,要麼是棄劇,要麼是通過兩倍速的方式來看劇。」


梳理以往的現實主義作品,觀眾是否信服和買單,取決於劇作本身是否真實。作為《那座城這家人》的主演,王大鳴扮演者馬元也在研評會上分享了自己創作心得。


「創作完成之後,我們演員有這樣一種感受:我們就是一家人真正地生活在一起,也沒有在創作什麼或者『演』什麼,所有主創的情感都是很真實的。」對馬元來說,演員的工作是「情感的搬運工」,但這並不意味著劇作是憑空創造出來的,其背後一定具有深刻的沉澱和內涵,更重要的是有真實的場景。


據了解,為了打造一部有血有肉、有笑有淚的現實主義作品,劇組在三千平米的棚內,夜以繼日地搭建出了四組早已消彌的舊日街衢、衚衕、民居,還原了三百餘處幾欲亂真的內景外景,歷經108天艱苦拍攝,最大限度地還原時代場景。馮蘭芝扮演者薩日娜在發言中表示,正是環境、服裝、造型營造出的真實感讓演員迅速進入到了角色內心,才得以盡情表達人物的情感。



「儘管這部劇是編出來的,但它是從生活里編出來的,是從生活中生長出來的,有這強烈的生活依據和歷史發展邏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對《那座城這家人》的創作思路予以肯定。《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吳傑也表示,《那座城這家人》非常貼近大眾所處的時代和生活,作為文藝創作者,要緊緊盯住當下,盯住火熱的現實生活來創作。


作者:鄭長華


編輯:張榆澤 江勇


【版權聲明】本文系《廣電時評》獨家稿件,《廣電時評》編輯部保留所有版權;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電時評 的精彩文章:

從「流量」到「能量」,頭部網綜改變中

TAG:廣電時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