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周迅、楊蓉痛哭:被年齡焦慮毀掉的一代人

周迅、楊蓉痛哭:被年齡焦慮毀掉的一代人







每日

8

點,文化早餐

   

?

 

點擊 

 

拾文化 

 

關注 

置頂公眾號


情感

  |

 

新知

  | 

 

文化

  |  

生活

  |  

摶物館



文/李亦然




你以為你在老去,其實你只是在焦慮。




1


趙雷一首《三十歲的女人》


究竟是心疼還是暗諷?




遲遲不火的趙雷,在《我是歌手》中因演唱《成都》迅速躥紅,然而,剛剛被封神的趙雷,卻因為另一首歌而迅速跌入被批判的汪洋漩渦中。




那首歌就是《三十歲的女人》。






拋開一切聯想,僅僅從藝術的角度去欣賞,這首歌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妥:





她是個三十歲 身材還沒有走形的女人             


這樣的女人可否留有當年的一絲清純             

可是這個世界有時候外表決定一切             


可再燦爛的容貌都扛不住衰老             


我聽到 孤單的跟鞋聲和你的笑         


你可以 隨便找個人依靠



但是這首歌卻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大多數30多歲的女性觀眾聽完之後都表示歌詞有些唐突和冒犯,而且充滿了對大齡單身女性的歧視:




身材變形、衰老、孤單、隨便……似乎都不是什麼褒義詞。







於是,有一部分女性提出抗議,並如此演繹了他歌詞中的邏輯:



你呢,是個三十歲還沒嫁出去的女人,眼晴旁已經有了幾道皺紋,也沒有了當年的情純,幸虧身材沒有走形,你為什麼要堅持獨身呢,難道真的一個人的生活比兩個人更快活,別硬撐了,你晚上一定很寂寞吧,年紀大了,還是別再那麼挑剔了,隨便找個人嫁了吧,因為再燦爛的容貌都扛不住衰老……




趙雷後來解釋,他並沒有歧視大齡女性的意味,反而是同情抑或是寫實。但因為《三十歲的女人》中,寫盡了社會對大齡女性的偏見,還是廣泛地引發了女性們的集體焦慮。




中國素來就有年齡歧視一說。女性只要超過了25歲,就開始遭遇年齡上的各種歧視。




趙雷《三十歲的女人》究竟是不是年齡歧視尚未可知,但是有網友翻出他多年前接受媒體採訪的一則言論。在採訪中他介紹自己的身世的時候,稱自己的母親「34歲老年得子,故而教子甚嚴」一句,令人驚掉了下巴。




34歲老年得子?那24歲的豈不是妥妥的中年女性。







新聞媒體對大齡女性也並不友好。





某媒體在報道「金正男被殺」一事時,稱今年29歲的行刺者為「1988年的中年女子」;某媒體報道90後女生前往邊區支教的時候稱該女子是「1990年的中婦女」。很多媒體的標題也都起的充滿歧視意味,比如「最早一批的90後,已經進入晚婚年齡」,「美女研究生抱兒懷女碩士畢業獲稱人生贏家」之類。




似乎大學畢業後如果不立即結婚,就會秒變中年女性,大齡剩女一般。




在這樣的社會壓力之下,25歲之後的女性就開始為年齡而焦慮了。而這個年齡階段的男性,普遍都對年齡幾乎沒有焦慮。




25歲,女性普遍認為自己的人生已經開始走向結束;但與此同時的男性,卻認為自己的人生剛剛開始。





影視圈充斥瑪麗蘇


從來不肯欣賞成熟美




有一期《演員的誕生》,邀請了楊蓉、王媛可、斕曦三位30+的女性,在節目中,楊蓉、王媛可、斕曦紛紛哭訴自己在演藝事業上遭遇到的年齡歧視。







在演藝事業上,30+的女性似乎格外尷尬。女演員不裝嫩就被淘汰,但是裝嫩又會被罵,正如楊蓉在《沙海》里扮演了少女的角色而慘遭觀眾凌遲一般,但如果不扮演少女,就只能去飾演男主的媽媽了——因為電視劇里幾乎沒有中年女性的角色,不是少女就是媽。







情感劇《美好生活》,宋丹丹只比張嘉譯大九歲,但卻飾演了張嘉譯的媽媽;電視劇《天盛長歌》中,梅婷也只比陳坤大一歲,卻飾演了陳坤的媽媽。







中國的影視行業,對於中年女性來說是很不友好,楊蓉甚至在微博上吐槽,自己就連想演一個慘遭丈夫背叛後獨自帶娃成長的中年單親媽媽的角色都找不到。




馬思純拿了金馬獎後,曾直白地告訴媒體:「我小姨蔣雯麗都快沒戲拍了」,可見中年女演員的生存環境有多麼惡劣,但是,日本1969年出生的蔣雯麗小兩歲的天海佑希依然是日劇女王。







相比於中國中年大女主戲的空白,日韓和歐美似乎都豐富的多:




在日本,米倉涼子、宮澤理惠、內田有紀、吉瀨美智子、菅野美穗……這些70年代生的女演員們仍舊是日劇的擔當;在韓國,《密會》《有品位的她》《迷霧》等都是中年大女主戲;在歐美,《傲骨賢妻》《使女的故事》都是經典。







為什麼在日韓和歐美,中年大女主戲如此受歡迎?因為他們都很樂意欣賞女性成熟之美。因為願意欣賞熟齡之美,所以中年女性反而在他們國家很吃香,她們非常有市場,而且很暢銷。




前段時間日本發起了一項調查,調查民眾最想擁有的女性的顏,結果出乎意料,排名前十位的大多都是30+的女性:







排名第一的新垣結衣,今年已經過了30歲,排名第七的石田百合子,今年已經49歲。




這份榜單中,有十個人平均年齡36歲,有三位女星的年齡超過了40歲。最被國人推崇和喜愛的新垣結衣和石原里美都已經過了30歲,但是人氣始終不減反升,她們在觀眾心中的位置,至今都沒有被任何鮮肉取代。







而她們中還有許多人,是在35歲之後才開始第一次紅的,石田百合子是在47歲時才迎來人生高光時刻的。




她們能夠在35歲之後迎來事業上的高峰時期,離不開日本人豐富的審美:日本這個充斥了」矛盾「的民族,有著豐富而多元的審美,在動漫領域強推少女人設,但是電視劇領域偏好熟齡之美。







而在中國,審美則是單一的。網紅臉佔據了市場主流,瑪麗蘇佔據了半壁江山。




男性的審美,則無一例外地遵循著李敖提出的「「瘦」、「高」、「白」、「幼」、「秀」的標準,無論在影視行業還是現實的相親地帶,年齡都是女性的第一大標籤。




3


相親市場流水的男人


鐵打的25歲法則




部分男人如何看待女人的年齡,或許可以從

相親市場上,永遠不變的規律:流水的男人,鐵打的25歲法則

中窺見一斑。







曾有記者採訪一個28歲去北京某公園相親角相親的小伙,小伙對記者說道,對女方首要的要求就是年齡小,22、23歲為宜,因為:「年齡大的肯定有問題,脾氣不好或者怎麼樣的。年紀小的就考慮得少,很單純。」




看完這則採訪,我以為他口中的年齡大指的是30+,而在記者後續的詢問中,他告訴記者女人只要過了25歲就屬於他口中的「年齡大」。但是反觀小伙,他則認為自己28歲還很年輕,可以在相親市場慢慢挑選。







相親市場的年齡歧視現象,這些年付諸報端的就不罕見。




34歲的單身女攝影師郭盈光到著名相親角上海人民公園寫了張徵婚廣告,為自己相親,結果被大爺嘲諷道:34歲只能算是郊區房,不值錢的。




26歲剛剛畢業的廈門大學碩士被父母逼迫回到家鄉相親,30歲的男方質疑她道:「你26歲了還沒有結婚,你爸媽不急嗎?還是你有什麼隱情?」




……





如今的社會,經濟在飛速前進,相親市場卻越來越低齡化,以前30+才會被稱作剩女,如今25+就已經開始被男方稱呼為剩女。不僅相親市場如此,各個婚戀網站也把25歲當作一道門檻:

25歲女孩半年會員為5000元,25歲以後每長一歲增加1000元。




浪潮工作室曾在分析了大量的文本資料之後得到結果:在「年齡」、「品行」、「相貌」、「學歷」、「家境」等8項影響中,決定男性點擊率的首要因素是年齡。也就是說,如果年齡偏大,「品行」、「相貌」、「學歷」、「家境」等在男方心中都失去了意義。







大齡女性在相親市場被歧視,這一現象暫且不論。然而在相親市場里,最奇葩的還要算,自己年齡大,還嫌棄比自己年齡小的女性是剩女。




相親,就是對25+的女星的一次年齡上的凌遲。




4


25歲除了年輕一無所有


36歲你有回憶還有未來




在中國,30+的女性似乎已經不配出現在相親角了,也不配追求愛情了。同樣的情況,如果是劉強東、吳奇隆等人都娶了比自己小十幾歲甚至二十幾歲的女孩,就會被視之為人生贏家,但如果是王菲和與小她11歲的謝霆鋒複合、47歲的伊能靜與小她9歲的秦昊結婚,就會遭到群眾的辱罵。







女性似乎在年齡上,面臨著更為迫切的選擇和妥協,即便44歲依舊貌美如花的周迅,也自曝有一段時間,被年齡焦慮折磨地痛哭。




周迅說,她可能沒辦法去面對衰老這件事。但是真正折磨她的並不是衰老,而是世人對衰老的女性惡毒的攻擊。





網路上甚至有人「總結歸納」出剩女的種種名稱:





       (一)25-27歲為初級剩女,這些人還有勇氣繼續為尋找伴侶而奮鬥,故稱「剩鬥士」(聖鬥士);


  (二)28-30歲為中級剩女,此時屬於他們的機會已經不多,又因為事業而無暇尋覓,別號「必剩客」(必勝客);  
  (三)31-35歲為高級剩女,在殘酷的職場鬥爭中存活下來,依然單身,被尊稱為「斗戰剩佛」(斗戰勝佛);
  (四)到了35歲往上,那就是特級剩女,當尊之為「齊天大剩」(齊天大聖); 
  (五)到了40歲以後,那叫「聖誕老人」;
  (六)到了45歲以後,那就是超級剩女,就尊稱為「剩著為王」(勝者為王)。







傳統的中國人認為,18歲是女孩最好的年齡。而過了25歲沒結婚就開始有人用剩女相稱呼。




就算是非要用剩女相稱,國外也普遍認為,35歲時是剩女,中國整整多出了十年。而且,剩女這個稱呼本來就很畸形,僅僅用生育年齡來衡量女人價值的畸形稱謂,就跟給鮮肉標示保質期一樣。







比起社會上對幼齡的追逐,劉嘉玲的話或許可以成為照亮這個畸形審美的社會的一束光。




她說:

「我覺得現在是我人生中最好的階段,有豐富的人生經歷閱歷,還有經驗,所以可以通過這些去把你的工作做得更好。」




而根據一項新的權威調查顯示,英國人認為36歲是人生中最好的年齡,無論男女。因為英國人認為,年輕的人除了年輕一無所有,而老年人又即將步入墳墓,而36歲,剛好既擁有一些不咸不淡的回憶與經歷過世事的滄桑,還擁有著改變未來的能力與活躍的體力。







與中國人的幼齡審美相比,英國人的年齡界限比中國晚十年,而這十年,剛剛好可以裝滿一個年輕人全部的迷茫、痛苦、奮鬥與改變。







很多中國女性,常常為年齡增長而痛苦,但你以為你在衰老,其實你只是在焦慮。




女性的價值,不該由年齡來限制,毀掉你的從來不是年齡,而是你的焦慮。放下焦慮吧,你不可能永遠年輕,但你可以永遠熱淚盈眶。





End 

.








? more ? 更多文章點擊直達




那些年一起騙過我們的賣家,史上最坑爹的雙11購物指北



還會有多少明星,因這二字被趕出娛樂圈!



大小S父親酗酒家暴:教育最大的死敵,就是父母的性格








要不要  

  和  

分享到票圈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不要在任何事物面前失去自我

TAG: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