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號稱活關公,抗戰陣亡後被日寇厚葬,10萬軍民護送靈柩轉移

此人號稱活關公,抗戰陣亡後被日寇厚葬,10萬軍民護送靈柩轉移

各位讀者晚上好!子淵之前給大家介紹過許多抗戰將領的故事,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有「活關公」之稱的抗戰時期中國陣亡最高將領——張自忠。

梅花山張自忠將軍墓

張自忠,字藎忱,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生於山東一官宦世家,自幼家境殷實的他飽讀詩書、學識過人。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在母親的主持下,他與父親好友之女李慧敏成婚,婚後不久就赴天津學習政法知識,期間深受孫中山先生思想影響,加入中國同盟會,並在「辛亥革命」後投入到反清運動之中。畢業後,張自忠參軍入伍,逐漸成為西北軍閥馮玉祥的麾下大將。

張自忠將軍戎裝舊照

全面抗戰爆發後,張自忠一直率部轉戰於各地,拖延日寇的進軍步伐。1939年5月,日本為打通進攻重慶道路,發動「隨棗會戰」,此戰在國軍總指揮張自忠的率領下取得「鄂北大捷」。同年12月,張自忠趁日本防務空虛之機,率領麾下兵團主動出擊,殲敵四千五百餘人,史稱「襄東大捷」。幾次大戰下來,張自忠給予日寇沉重打擊,損失慘重的日軍對其畏懼不已,同時也打心底尊敬這位國軍將領,稱其為「現代關公」或「活關公」。

侵華日軍劇照

1940年5月,日寇為再次打通前往巴蜀的通道,集結三十萬重軍在鄂西地區發動棗宜會戰,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等人率部迎戰。戰役進行至15日時,國軍第33集團軍本部打得只剩下1500餘人,而且被數千名日寇包圍,期間張自忠雖左臂不幸中彈,但他仍堅持在前線指揮。16日拂曉,激戰了一天一夜的國軍第33集團軍,自司令長官張自忠以下全軍覆滅,這群英勇男兒全都為國捐軀。

抗戰時期日本陸軍大佐形象

戰鬥結束後,日軍士兵打掃戰場,發現張自忠將軍遺體時無不震驚,紛紛停下手頭的工作,來到將軍遺體前極為恭敬地立正行禮。隨後,日軍大佐橫山武彥下令士兵將張自忠將軍遺體用擔架抬至師部進行處理,在確認是其本人無誤後,日軍師團長村上啟作親自命令軍醫用酒精把將軍遺體擦洗乾淨。經檢視,張自忠將軍身有八處傷口,其中炮彈傷二處,刺刀傷一處,槍彈傷五處。在軍醫用繃帶裹好將軍後,村上啟作命師團所有將官列隊脫帽向將軍遺體敬軍禮,隨後將張自忠將軍遺體收殮入棺。當天深夜,日軍設在漢口的廣播電台中斷正常廣播,插播了張自忠陣亡的消息,並稱:「我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官兵在荒涼的戰場上,對壯烈戰死的絕代勇將,奉上了最虔誠的崇敬的默禱,並將遺骸莊重收殮入棺,擬用專機運送漢口。」

蔣親率要員登船迎接張自忠將軍靈柩

得知將軍陣亡後,蔣親自下令國民政府要從日寇手中取回將軍遺體,經過一番波折,張自忠將軍靈柩於5月23日由宜昌10萬軍民護送上船,運往重慶。期間,日軍飛機雖在宜昌上空多次盤旋,但10萬宜昌百姓無一人躲避,一心為將軍祭奠送靈,而日機見此場面,最終亦放棄轟炸行動,以免誤傷將軍靈柩。靈柩抵達朝天門碼頭時,蔣親率國府要員臂綴黑紗,登上輪船迎靈,最後「撫棺大慟」。聞聽丈夫殉國後,其妻李敏慧悲痛絕食七日而亡,夫妻二人合葬於重慶梅花山麓。下葬當日,民國各界紛紛派代表祭奠,主席也親獻「盡忠報國」輓聯致哀。

參考文獻:

《張自忠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男子有一祖傳梅瓶,以18元賣出非常高興,如今卻成價值過億國寶
江蘇出土一奇特瓷器,墓主之子曾以斬蛟聞名,如今已禁止出國展覽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