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毛主席紀念堂一帶,你所不知道的「大清門」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毛主席紀念堂一帶,你所不知道的「大清門」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毛主席紀念堂一帶,你所不知道的「大清門」

民國時期有個建築叫中華門 ,北京中華門指故北京皇城的正南門,在北京中軸線上,原址在正陽門北側,現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邊、毛主席紀念堂一帶。此門曾是明清兩朝的國門象徵,平常日子不得開啟。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毛主席紀念堂一帶,你所不知道的「大清門」

明代稱大明門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毛主席紀念堂一帶,你所不知道的「大清門」

清代稱大清門。與正陽門、天安門不同,大清門不是城樓,而是一單檐歇山頂的磚石結構建築。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毛主席紀念堂一帶,你所不知道的「大清門」

民國時期改名為中華門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毛主席紀念堂一帶,你所不知道的「大清門」

修建時間 1417年 ,是五百年的中國國門 。供帝後儀仗出入。 拆除時間 1954年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毛主席紀念堂一帶,你所不知道的「大清門」

1976年,在原址修建了毛澤東紀念堂。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毛主席紀念堂一帶,你所不知道的「大清門」

軼聞趣事

1644年李自成進北京後,四月初一改此門為「大順門」(《明季北略》)。李自成不久後失敗,退出北京,匾額也未刻成。

大清門匾是石頭作的,青金石琢製成字,鑲嵌在石中。

中華民國成立後,選定了1912年10月9日(辛亥革命一周年慶典的前一天)將大清門更名為中華門,本想把石匾拆下翻用背面刻上「中華門」即可,待將石匾拆下後發現裡面竟是「大明門」三字。原來清人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已想到了這個辦法,於是只好重新趕製了一塊木匾,由京兆尹王冶秋題寫「中華門」匾額,掛於檐下。

大清門匾由文化部社會文化事務管理局保存。後移交首都博物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