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他放的煙花到底有多美?連奧斯卡導演都願意為他拍紀錄片

他放的煙花到底有多美?連奧斯卡導演都願意為他拍紀錄片

關於煙火的魅力,始於我們小時候的過年記憶。在還未因環保而遏制中斷的那個年代,煙花是催化年味兒浪漫性質的道具和方式。看著它在夜空升騰綻放,人們在地下歡呼叫好,是每個中國人最喜聞樂見的畫面。

有一個人,他把源自於祖先「煉丹長生」的產物,包裹上了「理想與純粹」,這種集色彩、聲音、光亮融於一體的燃爆品劃破了藝術的天界。比如上個月18號下午在義大利佛羅倫薩上空上演的《空中花城》(City of Flowers in the Sky)。

橫向觀看全景圖片

這場煙花爆破秀的創造者是中國藝術家蔡國強。這也是他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爆破計劃。

蔡國強為《空中花城》創作的草圖

《空中花城》以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波提切利的《春》(Primavera)為創作靈感。爆破的是火藥,綻開的是一襲流動的油畫。

/

以「春雷」為開場序幕。瞬間,大地因巨雷聲被震動喚醒,再次復甦了《春》里的滿園春色。

/

「西風神與大地女神」

最右的風神仄費洛斯正在對花神克羅里斯造成威脅,他逼近使得花神想要慌忙逃開,煙柱的一飛衝天是閃躲和抗拒,但緊接著交叉騰衝,最後相融為一體,像極了男女關係中最欲止還休的那部分。

/

「花神」

原畫中的花有170個種類,不重樣的花朵樣式就達到了500多朵。《空中花城》的各色花朵也不甘示弱,它們不是悄無聲息地在開放,而是一瞬間的爆裂,宣示「繁榮生機」才是這場秀的主權王道。

/

「維納斯」

畫中的維納斯神色恬然地站在畫面中間,和《空中花城》傾瀉開來的黑白煙霧一樣,都是神聖而立的。

/

「三女神」

分別代表了「愛欲」、「純潔」、「希望」的三位女神相互碰觸攜手,表現了愛的覺醒和對美的追求。三種明亮的色彩代表文藝復興的精神面貌,飄然的噴射線條像極了女神輕盈的身段。

/

「精神花園」

《春》是文藝復興時代的一抹春風,而這裡用煙火炸裂出來彩色城牆也表現了藝術讓古典與現代的時空混沌模糊化,不論是《春》還是《空中花城》,都是用同樣的人文精神通向了神性的宇宙。

/

「紅百合」

熱烈濃郁的紅雲暈染了整個天空,成就了佛羅倫薩當日最壯烈的風景,也成了這座古老城市最具養分的肥料,滋養了這片厚重的土地,溫暖又震撼。

/ 只是一個放煙花的人 /

蔡國強以爆破為生。他遷徙紐約二十餘年,但不說英文,因為一個藝術家是不需要用語言作為媒介去觀察社會和自然的。蔡國強的紙筆是「天」與「火藥」,他只需要以天為紙,以火為筆就能「炸」出驚嘆來。

《有蘑菇雲的世紀:為二十世紀作的計劃》(1996)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歷史的足跡》(2008)

《黑色儀式》(2011)

蔡國強個別作品集

夜晚能賜予煙花璀璨的閃亮,但蔡國強卻偏偏不需要黑夜充做打底,白日反而成了他爆破作品中魔幻的催生道具。陽光下的煙花看起來更冷峻也更雄壯。2014年在上海舉辦的個展《九級浪》的開幕爆破計劃就證明了普通人欣賞藝術最常說的感受——「美哭了」 。

/

第一章的「輓歌」沉重無生氣,煙花稍縱即逝的悲涼美在這一幕完美體現。

//

第二章的「追憶」打造了「回憶」在宇宙星雲里漂浮的畫面。生如夏花的絢爛在最後如柳絮一樣,炸裂了出來。

///

第三章「慰藉」中的濃烈色彩還是給予了人們美好希望。閃爍爆破的零星煙火在濃煙中點亮,如大地的包容,最後一切又回歸到了靜美之中。

這一幕幕震耳欲聾的錦團在蔡國強手中完全脫離了煙火是用來助興的用途,天空渲染出的絕不僅僅是絢爛,還有令人心碎的傷逝之美。蔡國強賦予了爆破藝術通情的細膩。

/ 用煙火通向神秘宇宙的男孩 /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用這句《月亮與六便士》的名言來評價蔡國強是適用的。

他給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造過煙花大腳印,也在國外舉辦過無數次成功的個展,但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情卻是充滿一股稀奇古怪勁兒的,這個快60歲的男子依舊保有濃濃的孩子氣。

在蔡國強的家鄉福建泉州,那裡信風水,信看不見的未知力量。但他孩童時期的成長卻是與家鄉民風背道而馳的。那時這個小孩對宇宙和外星人充滿好奇,就算日後長成了一名藝術家,他也還是保留了童年的幻想——用外星人的視角來看待地球。

「我感到未來不可能去宇宙,挺傷心的。但慢慢理解了藝術是我通往宇宙的時空隧道,於是我想用一把梯子連結地球和宇宙,開展我期待的對話。」

於是開展出了《為外星人所作的計劃》這一項目,從1989年起,蔡國強開始用煙火、爆破,給外星人講述著地球,也給地球人描畫了很多外星人的「大腳印」。

但歷時最久,對他而言分量最沉甸的,是在各國城市都施展失敗的《天梯》計劃。

《天梯》項目曾三次展開,都以失敗告終

蔡國強沉迷於火藥魅力,這幾十年間「燒天給奶奶看」的天梯夢想說起來充滿了稚氣和執念,實行的過程卻是異常艱難。做一架能網星光、捕月亮的「天梯」獻給100歲的奶奶當禮物不難,難的是這架「天梯」還要承載住自己的初心與鄉愁。

在故鄉泉州的惠嶼島,神秘籌備中的「天梯」

2014年蔡國強的個人紀錄片《天梯:蔡國強的藝術》就記錄了天梯整個誕生的過程。

片中最感動的場景是當一節節梯子被點亮爆破的時候,年過半百的蔡國強像個孩童一樣用閩南家鄉話激動地對奶奶喊道:「阿嬤,你有看見嗎?你的孫子很棒噢。」那一瞬間,拋開《天梯》作為藝術項目存在的價值,觀眾看到就是一個可愛的大男孩,他簡單到像我們小時候點燃一根煙花棒就能滿足地咯咯笑一樣。

《天梯》計劃沒有對外公布,一切的實行都是極度私人的。天梯總長500米,從點燃到熄滅,只有150秒,這150秒,濃縮的是蔡國強的21年。整整等待了21年,只為了這150秒的孩子氣的夢想。

亮光浮動的梯子在老朽的故土上空燃燒飄動,直白又浪漫。它不是為逐日奔月構架的,它是自己童年成長的一根紅線,也是「泉州種子」長出來的「中國的騰」。

這根藤蔓連接了自己藝術生涯起點與終點的兩端,最終形成了蔡國強青春年少的「圓」。天梯完成後的僅僅一個月,奶奶去世了。

/ 將「傷痕」藝術化 /

《天梯》這部紀錄片很好地證明了藝術家的創作氣質和大時代是有千絲萬縷聯繫的。蔡國強在片中講到最多的是自己的父親,他說在那個貧困的年代,父親從未用工資貼補過家用,每月所發的工資都拿去買了書。他的父親總說「雖然我沒有用錢養育過你們,但這些書以後會是你們的財富。」

到了文革抄家時期,蔡國強幫著父親不得已要將藏書通通燒掉,燒書進行了三天三夜......現在來看,那把火在蔡國強心裡從未被熄滅,從文革時期燒到了現在。嘣嘣爆炸的火星是一種帶著破壞性、毀滅欲和末世感的力量。

《幻覺二:爆破計劃》(2006)柏林

蔡國強在《天梯》里說道「我通過找到火藥,使得自己得到解放。」

火藥成了他內心釋放愁苦的移情化身,這種在文革的化學作用下催生的傷痕,蔡國強將它轉為了藝術。

/ 不止是個盜火者 /

大多數人想像的藝術家都是不愛說話,自帶一種不愛與人交流的疏離感。但蔡國強本人完全沒有火藥那麼強勢嗆人,提起家鄉和創作,他有說不完的故事,態度十分溫和。如果不說,沒有人會想到這是一個以爆炸為生的人。

他同時具有一個社會名人的良知,一直以來都堅持環保,所以使用的煙火都是可降解的環保色粉。他看似用的是一種極高危險係數的方式在搞藝術創作,但其實他絕不會威脅到社會的安寧和秩序,帶給人激情的同時,還有安全感。

《撞牆》(2006)

蔡國強說他並不喜歡煙火,只是喜歡火藥而已。火、煙、花在他手中一次次被拆解又重組。不管是致敬文藝復興的《空中花城》還是表達藝術初心的《天梯》等,這些作品都是一張充滿狂野的敘事網,網住的是那些征途、自然、輪迴、血脈,它們才是真正的「人間煙火」,蔡國強則是灑下種子的播種者。

- End -

加入讀者群

fakeshion02(個人)

在FAKESHION, 你還可以邊看邊買

鬼馬又有設計感的Frigid.org

小眾平價的北山制包所

追求舒適的NEEDLE ATELI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AKESHION 的精彩文章:

失眠自愈六部曲 - 熬夜,也需要儀式感
好巧,你也聽蒸汽波?

TAG:FAKESH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