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李白很有禪意的一首詩,騰身轉覺三天近,舉足回看萬嶺低

李白很有禪意的一首詩,騰身轉覺三天近,舉足回看萬嶺低

李白喜歡飲酒,他不僅以酒解憂,還以酒交友;李白還喜歡魏晉文學,經常從中引經據典,用於自己的詩文。除此之外,李白更喜歡與僧道交往,他不僅喜歡莊子的逍遙遊,還自比大鵬鳥。在讀者心中。李白已經足夠浪漫和飄逸了,但是詩仙有一次卻遇到了一位比他還要洒脫的高僧。

別山僧 李白

何處名僧道水西,乘舟弄月宿涇溪。

平明別我上山去,手攜金策踏雲梯。

騰身轉覺三天近,舉足回看萬嶺低。

謔浪肯居支遁下,風流還與遠公齊。

此度別離何日見,相思一夜暝猿啼。

李白出生於僧道文化盛行的四川,還曾以謫仙人自居,他遍游名山大川,結交名道高僧,逐漸受到他們的影響。李白辭京還山後便浪跡天涯,有時訪僧問道,有時縱情詩酒。天寶末年李白在宣州一帶盤桓,迷戀上這裡的山水風光和風土人情。他常走觀串寺,廣與和尚道士交朋友,其中不乏精通佛玄、能詩善文的詩僧和道士。

這首詩是天寶十三年左右,李白游宣州涇縣的水西寺時所作。水西寺是唐代著名的寺院,座落在涇縣西五里的水西山上。這裡林壑邃密,樓閣參差。李白結識的山僧是一位外地的雲遊僧,二人在此相逢相識。高僧來這裡不是為了學佛練禪,而是為了欣賞風月美景。

雖然倆人聊得投機,卻相聚短暫,第二天清晨高僧就與李白告別,手攜錫杖獨自上山走了。「金策」即錫杖,「雲梯」,指的是山上的磴道。因遠觀登山,如登梯而上,高入雲中,就像「踏雲梯」。「手攜金策踏雲梯」,描繪了此僧的飄然之狀,神異之色。

山僧站在山頂上,彷彿騰雲駕霧,回看千山萬嶺,全都踩在腳下。「騰身轉覺三天近,舉足回看萬嶺低」,這兩句一語雙關,李白也藉此寓意高僧的佛學修養,說他已近佛界三天(佛教稱欲界、色界、無色界為三天)中的最高天,而下視塵寰,遠在腳下。

然後詩人又拿古代的兩位高僧來與他比較,「支遁」是東晉時的高僧,他精通《莊子》和《維摩經》,他為人放浪不羈、善於玄辯。「遠公」指東晉高僧慧遠,他曾與陶淵明等名士結蓮社,談玄論道,吟詩作賦。

李白將山僧與名僧們相比,突出他的風度和才情。詩人廖廖數筆就刻畫了一位神態飄逸的高僧,一個佛學高深、詩酒嘯傲,行跡詭異、舉止不凡的高僧形象,喚之欲出。

「相思一夜暝猿啼」,最後一句暗寓李白整夜不寐,哀猿一直在夜間悲啼,更增加了詩人相思離別之苦。詩文在凄迷的夜猿聲中結束,但是詩人與高僧的深厚友情卻深印在了讀者的心間。

李白開篇便寫出山僧飄忽的行蹤,天地之間只容其騰身之處;綿綿群山,彷彿不堪其步履。即使以大鵬自喻的李白看來,也無法追逐高僧的氣度。他笑傲放浪,風流瀟洒,李白只能傾心仰慕。

這首詩充滿了禪意,高僧們除了坐禪誦經,苦苦修練,清風明月,無非禪心,只要有所妙悟,也一樣能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這也是高僧的高明之處,不宿寺中而宿涇溪,足見他的脫俗之處。李白不僅讚歎山僧「謔浪、風流」,更是敬佩他「騰身轉覺三天近,舉足回看萬嶺低」,他一定希望自己也能輕輕鬆鬆地領略其中的禪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皮日休很有寓意的一首詩,此時放懷望,不厭為浮客
牛希濟最經典的一首詞,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TAG:雲水心語 |